太子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06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子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子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的自行车,我们在骑驾时,人的身体向前倾斜,所以骑车时很费力,坐姿不适感觉更累,而市场上骑驾轻松、省力的太子自行车(前轮大后轮小)却很少见,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车架,我们此款车架专配前轮大后轮小的太子自行车,此车架配置的太子自行车,骑驾舒适,非常适用于中长途的行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结构严密,外形美观大方,专配前轮大后轮小的太子自行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太子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梁2、横梁1以及避震器4和后平叉3,斜梁2上端连接前支架6,且下端连接后平叉3,后平叉3与后平叉斜叉5相连,后平叉斜叉5分别与斜叉支架8和水平横梁7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平叉3是以直线向下倾斜。
其中,所述的避震器4分别与横梁1和斜叉支架8相连。
所述的横梁1和斜梁2在相交位置的角度有一百二十度。
所述的水平横梁7分别与斜梁2和后平叉斜叉5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结构严密,外形美观大方,专配前轮大后轮小的太子自行车,本车架配置的太子自行车,骑驾舒适、省力和轻松,适用于中长途的行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太子自行车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合太子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子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梁2、横梁1以及避震器4和后平叉3,后平叉3以直线向下倾斜且与后平叉斜叉5相连,斜梁2上端连接前支架6,且下方连接水平横梁7,横梁1左端和斜梁2在相交位置角度是一百二十度,横梁1与避震器4相连,避震器4与斜叉支架8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后平叉1、后平叉以直线向下倾斜,以配合太子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的需要。2、后平叉向下倾斜,使后轮中心下降,更有效地起到一种稳定作用,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容易控制车的行驶。
横梁和斜梁根据多次实验,横梁与斜梁以一百二十的角度相交,在横梁上可以得到一个最佳坐姿位置,养面良好的垂直坐姿,且在骑驾过程中视觉观更开阔和舒适。
避震器在骑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凹凸不平的地方,而避震器是起到缓冲作用,由于避震器上有高弹性的弹簧,当后轮碰到某些物体时,后轮的振荡很大,而人受到的影响却不是很大。
水平横梁水平横梁左端连接斜梁,右端连接后平叉斜叉,使整体车架更牢固,使整车的中心更稳。
权利要求1.一种太子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梁(2)、横梁(1)以及避震器(4)和后平叉(3),斜梁(2)上端连接前支架(6),且下端连接后平叉(3),后平叉(3)与后平叉斜叉(5)相连,后平叉斜叉(5)分别与斜叉支架(8)和水平横梁(7)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平叉(3)是以直线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避震器(4)分别与横梁(1)和斜叉支架(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斜梁(2)和横梁(1)在相交位置的角度有一百二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横梁(7)分别与斜梁(2)和后平叉斜叉(5)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子自行车车架,包括斜梁(2)、横梁(1)以及避震器(4)和后平叉(3),斜梁(2)上端连接前支架(6),且下端连接后平叉(3),后平叉(3)与后平叉斜叉(5)相连,后平叉斜叉(5)分别与斜叉支架(8)和水平横梁(7)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平叉(3)是以直线向下倾斜,避震器(4)分别与横梁(1)和斜叉支架(8)相连。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结构严密,外形美观大方,专配前轮大后轮小的太子自行车。
文档编号B62K3/00GK2892642SQ20062007313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8日
发明者王宝玲 申请人:王宝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