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05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下部的第一车轮、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的上部的鞍座、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车轮转动的驱动机构,从而构成单轮自行车,由于这种单轮自行车只有第一车轮与地表面相接触,当人骑驶在这种单轮自行车上时,自行车与人体同时有可能向前倒下、有可能向后倒下、有可能向左倒下、也有可能向右倒下,因而这种单轮自行车骑驶时较困难、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自行车,比较容易骑驶、并且相对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下部的第一车轮、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上部的鞍座、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车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下部的轮组件,所述的轮组件位于所述的第一车轮的前方,所述的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下部的轮接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轮接头上的第二车轮,所述的第二车轮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的轮接头的转动轴心线相空间垂直。
所述的车架本体上设置有扶手杆,所述的扶手杆位于所述的鞍座的前方。
所述的扶手杆的上部设置有车把。
所述的第二车轮有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二车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轮接头的两侧。
所述的车架本体、所述的轮接头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开有管腔,而另一个部件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插在所述的管腔中。
所述的第二车轮的车轮直径小于所述的第一车轮的车轮直径。
所述的第二车轮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在所述的车架本体的下部一前一后的设置有第二车轮及第一车轮,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都与地表面相接触,避免了人骑驶在车辆上时向前倒下或向后倒下,骑驶时,人体只需向左或向右控制自身重心,在所述的轮接头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的第二车轮向左或向右转动,从而人就能平稳地骑驶自行车,骑驶时比较容易、并且相对安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轮接头与车架本体的剖视图;其中1、车架本体;2、第一车轮;3、鞍座;4、扶手杆;5、驱动机构;6、第二车轮;7、轮接头;8、轮组件;9、第一转动轴;10、第二转动轴;11、管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1、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部的第一车轮2、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上部的鞍座3、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车轮2转动的驱动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部的轮组件8,所述的轮组件8位于所述的第一车轮2的前方。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轮组件8包括通过第一转动轴9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部的轮接头7、通过第二转动轴1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轮接头7上的第二车轮6,所述的第二车轮6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的轮接头7的转动轴心线相空间垂直。所述的第二车轮6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的轮接头7的转动轴心线大致上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扶手杆4,所述的扶手杆4位于所述的鞍座3的前方。所述的扶手杆4的上部设置有车把。
无图示,所述的第二车轮6有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二车轮6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轮接头7的两侧。所述的第二车轮6也可以只有一个,该第二车轮6与轮接头7相转动地设置。
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车架本体1、所述的轮接头7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开有管腔11,而另一个部件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插在所述的管腔11中。
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第二车轮6的车轮直径小于所述的第一车轮2的车轮直径。
骑驶时,当人体重心向右偏时,所述的轮接头7从上至下以所述的第一转动轴9为轴心作顺时针转动运动,从而第二车轮6向右转动行驶,当人体重心向左偏时,所述的轮接头7从上至下以所述的第一转动轴9为轴心作逆时针转动运动,从而第二车轮6向左转动行驶。
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第二车轮6设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的前下部,所述的第一车轮2位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的后下部。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1)、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部的第一车轮(2)、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上部的鞍座(3)、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车轮(2)转动的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部的轮组件(8),所述的轮组件(8)位于所述的第一车轮(2)的前方,所述的轮组件(8)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部的轮接头(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轮接头(7)上的第二车轮(6),所述的第二车轮(6)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的轮接头(7)的转动轴心线相空间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扶手杆(4),所述的扶手杆(4)位于所述的鞍座(3)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杆(4)的上部设置有车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车轮(6)有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二车轮(6)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轮接头(7)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所述的轮接头(7)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开有管腔(11),而另一个部件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插在所述的管腔(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车轮(6)的车轮直径小于所述的第一车轮(2)的车轮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车轮(6)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车架本体下部的第一车轮、设置在车架本体上部的鞍座、用于驱动第一车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车架本体下部的轮组件,轮组件位于第一车轮的前方,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本体下部的轮接头、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接头上的第二车轮,第二车轮的转动轴心线与轮接头的转动轴心线相空间垂直。由于在车架本体的下部一前一后的设置有第二车轮及第一车轮,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都与地表面相接触,避免了人骑驶在车辆上时向前倒下或向后倒下,骑驶时,人体只需向左或向右控制自身重心,在轮接头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车轮向左或向右转动,从而人就能平稳地骑驶自行车,骑驶时比较容易、并且相对安全。
文档编号B62K5/00GK2902861SQ2006200730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宋郑还, 蔡辉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