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08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婴儿车上,并使婴儿车的两支骨架杆以可拆解方式连结的卡钩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婴儿车在设计上,通常会利用一些扣合装置来连结骨架杆,其中图11、12所示的英国证书号码第GB 2 380 166 B号发明案提供的婴儿车1具有左右对应的骨架,以下只以其中一侧作说明。也就是该婴儿车1包含一支前轮杆11、一支位在前轮杆11上方的扶手杆12、一个固定地安装在前轮杆11邻近上方位置的固定座13、一个固定地安装在扶手杆12邻近下方位置的轨座14、一支将轨座14以可枢摆方式和固定座13连结的枢轴15,以及一个安装在轨座14上的控制单元16。
该固定座13具有一个邻近上方的定位突块131,此定位突块131具有一个位在前方的定位面132,以及一自定位面132顶缘往后弧弯的导斜面133,而该控制单元16包括一个邻近定位突块131的卡滑块161、一个将卡滑块161下压的弹簧162、一支可沿着扶手杆12长度方向移动地插设在扶手杆12上的控制销163,以及一条引接在卡滑块161及控制销163间的引动绳164,在卡滑块161邻近下方位置具有一个直立的卡掣面165,以及一个弧形的导斜面166。
当前述发明专利位在图12实线的一个卡掣位置时,该卡滑块161的卡掣面165和固定座13的定位面132靠合,此时扶手杆12无法相对于前轮杆11折弯,而当控制销163被上提使得卡滑块161克服弹簧162的弹力上移,且卡掣面165会和定位面132上下错开时,扶手杆12及轨座14就可以枢轴15为支点往后并往下枢摆,也就是如图12假想线所示的一个非卡掣位置。相同道理,当婴儿车1要由非卡掣位置转换到卡掣位置时,只要施力将扶手杆12往上并往前推,该扶手杆11及轨座14就可以枢轴15为支点一起摆动,而当卡滑块161的卡掣面165对应该定位面132时,受到弹簧162的顶推,该卡滑块161才会下移再度和固定座13卡合。
前述发明专利案虽然可以达到设计当时的目的,但是在扣合的设计上,其是以卡滑块161和固定座13间的前后靠抵,来达到卡掣的目的,此种前后向靠抵的方式由于左右两侧缺乏定位效果,因此,在钩合后容易左右偏摆其稳定性较差。此外,在移退行程的设计上,整个卡滑块161需要往上移位元,并且越过固定座13的定位面132顶缘时,该卡滑块161及固定座13才可以卡掣或者脱离卡掣,这种设计在移退行程上也较大,故其整体的体积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钩合时稳定度佳,并具有较小移动行程及较小钩合间隙的用来结合婴儿车的骨架杆的卡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装置是安装在一台婴儿车上,所述婴儿车具有一第一骨架杆,以及一第二骨架杆,该卡钩装置是安装在所述骨架杆上,并使所述骨架杆以可分离方式结合,上述卡钩装置包含一个安装在第一骨架杆上的主卡钩单元、一个安装在第二骨架杆上的扣合座,以及一个安装在第二骨架杆上并可带动该扣合座由一个卡合位置转换到一个非卡合位置的引控单元。上述主卡钩单元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第一骨架杆上并具有一安装槽的基座,以及两个左右间隔并可弹性复位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卡钩,上述卡钩都具有一个卡钩部,以及一个由卡钩部往基座延伸的连接部,在卡钩的卡钩部间界定出一个朝向第二骨架杆的钩口,而在连接部间另外界定出一个脱出通口,而该扣合座包括一个朝向该主卡钩单元的主卡掣壁,上述主卡掣壁具有一往该主卡钩单元的卡钩突出的卡掣突部,此卡掣突部可以由钩口通过而和卡钩钩合,也可以由脱出通口移出而和卡钩脱离卡合。
当安装在第二骨架杆上的扣合座往主卡钩单元靠合时,前述主卡钩单元的卡钩将扣合在主卡掣壁的卡掣突部左右两侧,以达到卡合稳定性佳的目的,由于前述双卡钩的设计也可以缩小卡钩移动的行程,故本实用新型该项设计也具有移退行程短以及体积小等功效。


结合下列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钩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显示该卡钩装置安装在一婴儿车上的状态;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侧面剖视图,图中该卡钩装置的一个扣合座位在一个卡掣位置;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组合正面剖视图,主要显示该卡钩装置的扣合座和一引控单元;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后视立体分解图,单独显示该卡钩装置的一个主卡钩单元;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立体图,显示该主卡钩单元与扣合座分离时的状态;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前视立体分解图,显示该主卡钩单元和扣合座的对应关系;图7是一沿图1中7-7线所取的一组合剖视示意图;图8是一类似图5的未完整立体图,图中该主卡钩单元和扣合座扣合在一起;图9是一类似图3的局部组合正面剖视图,图中该扣合座位在一非卡掣位置;图10是一类似图7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中该扣合座将要和一副卡钩单元卡合;图11是英国证书号码第GB 2 380 166 B号发明案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及图12是该英国专利的一未完整组合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装置20是左右对称地安装在一台婴儿车2上,该婴儿车2包括两支由后上方往前下方斜伸的第一骨架杆21、一个位在第一骨架杆21上方并具有两支位在侧边的第二骨架杆221的扶手单元22、两支由前上方往后下方斜伸的第三骨架杆23、两个左右对应的枢座24、两支各别穿过同侧枢座24、第一、三骨架杆21、23的第一支轴25,以及两支将第二骨架杆221邻近下方位置枢设在同侧轴座24上的第二支轴26,该第二骨架杆221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杆壁222,在每个杆壁222上各别具有一下长槽孔223、一与下长槽孔223间隔的上长槽孔224,以及一个介于两者间的固定孔2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杆21、221、23分别是婴儿车2的前轮杆、扶手杆及后轮杆。
本实施例的卡钩装置20包含一个安装在第一骨架杆21邻近上方位置的主卡钩单元3、一个安装在第三骨架杆23邻近上方位置的副卡钩单元3’、一个可沿着第二骨架杆221长度方向滑移地套设在该第二骨架杆221上的扣合座4,以及一个安装在第二骨架杆221上并可带动扣合座4在一卡掣位置转换到一非卡掣位置的引控单元5。
参阅图4、5、6,本实施例的主、副卡钩单元3、3’的构造相同,只是安装位置不同,以下只以主卡钩单元3作说明。本实施例的主卡钩单元3包括一个固定地安装在第一骨架杆21上方的基座31,上述基座31具有一个管状并插入第一骨架杆21的插固部311,以及一个突出于第一骨架杆21的卡钩容置部312,上述卡钩容置部312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侧壁313、一个衔接在该等侧壁313底缘间的底壁314,以及一个衔接在侧壁313上方间的顶壁315,在侧壁313、底壁314及顶壁315间构成一条垂直于第一骨架杆21的长度方向并具有一朝前开口317的安装槽316,所述侧壁313在邻近开口317的位置各别具有一个往该开口317突入的前挡缘,在顶壁315邻近后方的位置具有一个往下突出的上挡缘319。
本实施例的主卡钩单元3还包括一个由安装槽316后方往前安装并被前挡缘及上挡缘319阻挡的卡钩安装座32、一支穿过基座31的侧壁313以及卡钩安装座32的固定销33、两个卡钩34、两支将卡钩34以可枢摆方式安装在卡钩安装座32上的卡钩安装销35,以及一个提供该等卡钩34复位弹力的弹性扣片36。该卡钩安装座32具有一水平的基壁321、一个自该基壁321邻近后方位置往上突起并供该固定销33穿过的组装突块322、一个自基壁321突起并位在组装突块322前方的卡钩组装块323,以及一片自组装突块322突出并受到于上挡缘319后方的挡壁324,在该组装突块322上具有一个位在前方并受挡在基座31的前挡缘后方的前挡面325,以及两个左右对应并往中央凹设的限位槽326,而所述卡钩34都具有一个伸入其中一个限位槽326内的枢转部341、一个和枢转部341间隔并往前挡面325突出的卡钩部342,以及一个连接在卡钩部342及枢转部341间的连接部343,其中连接部343上具有一个扣片定位槽344,又所述卡钩34的卡钩部342间具有一个朝向第二骨架杆221的钩口37,在卡钩34的连接部343间具有一个沿着第一、二骨架杆21、221结合状态下的第二骨架杆221长度方向设置的脱出通口38。而该弹性扣片36具有两个左右间隔并扣压在卡钩34的扣片定位槽344上的弹压部361,利用该等弹压部361的扣压,可以使卡钩34的连接部343及卡钩部342经常保持往开口317中央枢摆。而该副卡钩单元3’的构造和主卡钩单元3相同,只是副卡钩单元3’的卡钩34是往后突出(见图2),而主卡钩单元3的卡钩34是往前突出。
参阅图3、6、7,本实施例的扣合座4是可滑移地穿套在第二骨架杆221上,包括两片左右间隔的外壁41、一个连接在外壁41后方的主卡掣壁42,以及一个连接在外壁41前缘间的副卡掣壁43,在外壁41及卡掣壁42、43间界定出一个直向并供第二骨架杆221穿出的通道44,每个外壁41都具有一个左右对应的插销孔411,上述插销孔411并对应第二骨架杆221的下长槽孔223。
而该主、副卡掣壁42、43的构造都相同,以主卡掣壁43为例,具有一个直立的基壁部421、一个位在主基壁421下方并往内凹设后界定出一个朝下容槽422的槽壁部423,以及一个自槽壁部423往容槽422突出的卡掣突部424,所述卡掣突部424具有一个往容槽422突出的连接突条425,以及一个横连在连接突条425后方的卡掣突条426,在卡掣突条426上具有两个朝向卡钩34 左右间隔的斜面427。
参阅图3、图9,本实施例的引控单元5包括一个穿套在第二骨架杆221上的引控座51、一支穿过引控座51及上长槽孔224的上移动销52、一个安装在第二骨架杆221内部的弹簧安装座53、一支穿过第二骨架杆221及弹簧安装座53的固定插销54、一支介于引控座51及弹簧安装座53间的连动片55、一支将连动片55及弹簧安装座53连结的连动轴56、一支穿过弹簧安装座53、第二骨架杆221及扣合座4的下移动轴57,以及一个安装在该弹簧安装座53上的复位弹簧58。
该弹簧安装座53具有一个上座壁531,以及一个和上座壁531间隔的下座壁532,前述下移动轴57并穿过第二骨架杆221的下长槽孔223,而该复位弹簧58是安装在该等座壁531、532间,并可因下移动轴57上移而蓄积复位作用力。
参阅图2、7、8,本实施例的卡钩装置20位在图2所示的一个卡掣位置时,该第二骨架杆221是平行位在第一骨架杆21的上方,并且邻近第一骨架杆21,此时设在第二骨架杆221上的扣合座4也邻近主卡钩单元3,前述扣合座4的卡掣突部424也扣设在主卡钩单元3的两支左右对称的卡钩34间,此时该第二骨架杆221和第一骨架杆21借由卡钩装置20扣合在一起。
参阅图2、5、9,当本实用新型卡钩装置20的扣合座4要由图8的一个扣合位置转换到图5所示的一个非扣合位置时,操作者首先将引控座51上拉,以便借由连动片55拉动弹簧安装座53上移,而在弹簧安装座53上移的过程中,由于复位弹簧58的顶端受到固定销54的压制不会上移,复位弹簧58的底端会因为弹簧安装座53以及下移动轴57上移并蓄积复位作用力,由于前述下移动轴57是同时穿过下长槽孔223及扣合座4,因此,在上拉引控座51的过程中也会带动扣合座4一起上移,当扣合座4的卡掣突部424因为上移,而由主卡钩单元3的脱出通口38脱离并且和卡钩34脱离卡掣时,该第二骨架杆221就可以第二支轴26为支点往前摆动,也就是往设置副卡钩单元3’的方向移动。
配合图10,当扣合座4的副卡掣壁43邻近副卡钩单元3’的卡钩34时,借由副卡掣壁43的卡掣突条436上斜面427的顶推,可以让卡钩34克服弹性扣片36的弹力外张,直到卡钩34的卡钩部342越过卡掣突条436的后端缘时,前述卡钩34就会借由弹力复位而钩卡在副卡掣壁43的卡掣突条436上。
以上实施例所揭露的卡钩装置20是运用在婴儿车2之扶手单元22的换向设计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设置两个前后间隔的卡钩单元3、3’,但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并不以具有两个卡钩单元3、3’为必要。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卡钩单元20也可以运用在婴儿车2的其它部位,也就是说,只要在婴儿车2上的两支骨架杆需要以可分离方式扣合者,都适合用于本实用新型。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执行扣合的动作时,只要让扣合座4往其中一个卡钩单元3、3’靠合,就可以使两侧的卡钩34在移退很小的行程自动扣合,此设计的钩合间隙也较小,而在扣合后由于卡钩34是钩卡在扣合座4的左右两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钩合间隙小、体积较小等优点,也可以增进钩合后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所述婴儿车包含一第一骨架杆及一第二骨架杆,该卡钩装置是安装在所述骨架杆上,并使第二骨架杆以可分离方式和第一骨架杆结合,其特征在于该卡钩装置包含一主卡钩单元,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第一骨架杆上并具有一安装槽的基座,以及两个左右间隔并可弹性复位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卡钩,上述卡钩都具有一个突出于基座的卡钩部,以及一个由卡钩部往基座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在卡钩的卡钩部间另外具有一个朝向第二骨架杆的钩口,于卡钩的连接部间另外具有一个脱出通口;一扣合座,可沿着第二骨架杆的长度方向滑移地套设在该第二骨架杆上,包括一个朝向该主卡钩单元的主卡掣壁,上述主卡掣壁具有一往该主卡钩单元的钩口嵌入且两侧分别与卡钩的卡钩部嵌卡的卡掣突部;一引控单元,安装在第二骨架杆上,操控该扣合座由主卡钩单元滑出脱出通口,扣合座的主卡掣壁和主卡钩单元分离,并扣合座由一卡掣位置转换到一非卡掣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来结合婴儿车卡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支和第一骨架杆间隔的第三骨架杆,而第二骨架杆可在第一及第三骨架杆间枢摆移动,并借由卡钩装置和第一及第三骨架杆中的其中之一扣合,该卡钩装置还包含一个安装在第三骨架杆上的副卡钩单元,上述副卡钩单元包括一个固定地安装在第三骨架杆上并具有一安装槽的基座,两个左右间隔并可弹性复位地安装在基座上的卡钩,上述卡钩都具有一个突出于基座的卡钩部,以及一个由卡钩部往基座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在卡钩的卡钩部间具有一个朝向第二骨架杆的钩口,于卡钩的连接部间具有一个沿着第三骨架杆长度方向设置的脱出通口,而该扣合座还包括一朝向该副卡钩单元的副卡掣壁,该副卡掣壁具有一个可和副卡钩单元的卡钩卡合的卡掣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卡钩单元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基座的安装槽内的卡钩安装座,以及两支卡钩安装销,其中该卡钩安装座具有一个卡钩组装块,在卡钩组装块上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限位槽,所述卡钩还具有一个安装在限位槽内并供卡钩安装销穿过而形成枢摆支点的枢转部,该主卡钩单元还包括一个使卡钩具有复位弹力的弹性扣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扣片具有两个分别压抵在所述卡钩的连接部上的弹压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婴儿车的卡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卡钩单元都包括一个安装在基座的安装槽内的卡钩安装座,以及两支卡钩安装销,该卡钩安装座具有一个卡钩组装块,在每个卡钩组装块上都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限位槽,所述卡钩还具有一个安装在限位槽内并供卡钩安装销穿过而形成枢摆支点的枢转部,所述卡钩单元还包括一个使卡钩具有复位弹力的弹性扣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脱出通口是沿着第一、二骨架杆结合状态下的第二骨架杆长度方向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用来结合婴儿车骨架杆的卡钩装置,使婴儿车的两支骨架杆以可分离方式连接,上述卡钩装置包含一安装在其中一支骨架杆上的主卡钩单元,以及安装在另一支骨架上的一扣合座、一引控单元,其中该主卡钩单元包括一个基座,以及两个安装在基座上并可弹性地复位的卡钩,每个卡钩都具有一个卡钩部,以及一个由卡钩部往基座延伸的连接部,在所述卡钩的卡钩部间具有一个钩口,于卡钩的连接部间具有一个脱出通口,而该扣合座包括一个可由钩口通过而和卡钩卡合的主卡掣壁,上述引控单元则可以带动扣合座的卡掣壁由脱出通口移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左右相向的卡钩来卡合的设计,不但可以缩小钩合间隙及移退行程,也可以增进卡合时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B7/06GK2915624SQ20062012122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蓝贯仁 申请人:蓝贯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