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94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唧油装置,尤指一种可 调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唧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行车制造工业的日新月异,传统自行车的煞车系统,例如 鼓式煞车,已经无法满足高级自行车的要求。目前一般高级登山车或是 竟技用自行车,通常都采用质量轻且煞车效益佳的油压式煞车。
一般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若依功能分大致上可分为制动装置以 及对制动装置提供油压的唧油装置,由于制动装置非关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领域,因此以下^f又针对自行车油压煞车的唧油装置加以阐述说明。
习用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唧油装置不外乎包含有一本体、 一形 成于本体中的储油槽、 一设于本体中的主控压缸以及一枢设于本体上用
以操作主控压缸的握把,其主要藉由握把来推进主控压缸的活塞进而将 高压由送置制动装置达到制动减速的目的。
然而,习用的唧油装置由于不具调整的机构与功能,不能视路况环 境或是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主控压缸中活塞的无效行程,因此,制造 者必须应不同功能的自行车而设计制造不同款式的唧油装置,才能满足
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无形中提高了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成本,同 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竟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主控压缸的无效行程及其本 身的机械利益令使用者于施力时有不同手感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 可调式唧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
一种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主要包括
一固设于车把手上并形成有一储油槽的本体;
一设置于本体中的主控压缸,用以提供高压油至自行车的煞车系
统;
一枢设于本体上用以驱动主控压缸的握把,其中,该握把上利用螺 紋旋设有一调整主控压缸无效行程的调整组件。
该主控压缸包含有一轴向形成于本体中的缸槽,该缸槽延伸至本体 的表面并藉由一第一油孔与一第二油孔与储油槽连通,其中该第一油孔 的直径细小于该第二油孔的直径并位于主控压缸的前端,该主控压缸自 缸槽的底部起依序装设有一弹簧、 一活塞、 一连杆以及一挡止片,该挡 止片系卡制定位于缸槽的内壁上以避免连杆、活塞以及弹簧等组件自缸 槽中脱离本体,该弹簧的两端分别贴抵于缸槽的底面并顶推活塞的端 部,将活塞与连杆定位于主控压缸中。
该活塞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第一油封以及一第二油封,两油封的端 缘以气密的方式贴4氐于缸槽的内壁,当活塞未作动时,该第一油封位于 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之间,且第二油封的行程恒不超过第二油孔,该活 塞并于两油封间形成有一颈部,该颈部选择性地与第二油孔连通,当活 塞于无效行程时,该颈部可供暂存来自储油槽的作动油,该活塞异于弹 簧一端的端部形成有一承窝供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连结连杆的一端。
该握把上形成有 一供锁设调整元件的贯穿螺孔,调整元件上设有外 螺紋,因此,当调整元件相对于握把旋转时亦同时沿着螺孔的轴线移动 调整第一油封与第一油孔的距离。
该连杆为一双球形连杆并贯穿该挡止片,两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一球 体以及一第二球体,该第一球体部分容置于活塞的承窝中,第二球体则 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链接至调整元件。
该调整元件朝向连杆的一端偏心形成有一容置第二球体的承窝,两 者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链接,且该调整元件轴向装设有一手动旋钮,方 -便用户转动该调整元件。
藉此,透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展现,使用户可视自行车的属性与骑 乘的环境适当地调整活塞的位置,除可有效地执行煞车动作外,亦可兼
顾骑乘的舒适性;同时适当地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利益,亦可达成省 力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活塞位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无效行程最长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活塞位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无效行程最短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械利益的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本体
11储油槽
20主控压缸
21缸槽
211第一油孔 22弹簧 231第一油封
212第二油孔
232第二油封 234承窝
23活塞
233颈部
24连杆
241第一球体
242第二球体
25挡止片
30握把
301螺孔
31调整组件
311承窝
312手动旋钮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请 参阅如图1至图3B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有一固设于车把手上 并形成有一储油槽11的本体10、 一设置于本体10中的主控压缸20、 一枢设于本体10上用以驱动主控压缸20的握把30,其中,该握把30 上利用螺纟丈旋设有一调整主控压缸20无效行程的调整元件31,又该主 控压缸20所输出的高压油藉由一连设于本体10上的油管40输送至自 行车的制动装置而达到减速或停车的目的。
该主控压缸20包含有一轴向形成于本体10中的缸槽21,该缸槽 21系延伸至本体10的表面并藉由一第一油孔211和一第二油孔212与 储油槽11连通,其中该第一油孔211的直径细小于该第二油孔212的 直径并位于主控压缸20的前端,该主控压缸20自缸槽21的底部起依 序装设有一弹簧22、 一活塞23、 一连杆24以及一挡止片25,该挡止片
25卡制定位于缸槽21的内壁上以避免连杆24、活塞23以及弹簧22等 组件自缸槽21中脱离本体10。该弹簧22的两端分别贴抵于缸槽21的 底面并顶推活塞23的端部,藉以将活塞23与连杆24定位于主控压缸 20中。
该活塞23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第一油封231以及一第二油封232, 两油封231、 232的端缘系以气密之方式贴抵于缸槽21的内壁,当活塞 23未作动时,该第一油封231系位于第一油孔211与第二油孔212之间, 且第二油封232的行程恒不超过第二油孔212。该活塞23并于两油封 231、 232间形成有一颈部233,该颈部233系选择性地与第二油孔212 连通,当活塞23于无效行程时,该颈部233可供暂存来自储油槽11的 作动油,此时,第二油封232可避免作动油自主动压缸20渗漏。该活 塞23异于弹簧22 —端的端部系形成有一承窝234供以可万向枢转的方 式连结连杆24的一端。
该连杆24为一双i^形连杆并贯穿该挡止片25,因此其两端分别形 成有一第一球体241以及一第二球体242,其中,该第一球体241部分 容置于活塞23的承窝234中,而第二球体242则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 链接至调整元件31。
该握把30上形成有一供锁设调整元件31的贯穿螺孔301,由于调 整元件31上设有外螺紋,因此,当调整元件31相对于握把30旋转时 亦同时沿着螺孔301的轴线移动调整第一油封231与第一油孔211的距 离,而达到调整活塞23无效行程距离的目的,如图4至图6所示。该 调整元件31朝向连杆24的一端系偏心形成有一部分容置第二球体242 的承窝311,使两者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链接,另该调整元件31系轴向 装设有一手动祷 組312方^^用户转动该调整元件31。
本实用新型执行煞车动作的原理简述如下,当使用者搬动握把时,
由于连杆24的驱动,活塞23会朝向缸槽21的底部运动,当第一油封 231未越过第一油孔ni时,原先位于主控压缸20中的作动油,会透过 第一油孔211流入储油槽11中,再经由第二油孔212流入活塞23颈部 233与缸槽21内壁的空间中,此时活塞23所移动的距离定义为无效行 程。当第一油封231越过第一油孔211的瞬间即开始压缩原先位于主控 压缸20中的作动油,并将高压油藉由油管40输送至自行车的制动装置 而执行减速或停车的动作,而活塞23越过第一油孔211后所移动的距 离定义为有效行程。由于第一油封231会经常于第一油孔211的洞口往 复移动,且为避免第一油孔211的端部刮伤第一油封231而影响第一油 封231压缩作动油的效能,该第一油孔211的口径不宜太大,于是在煞 车效能与油封使用寿命的双重考虑下,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 该第一油孔211的口径系设为0. 5毫米。
请参阅如图4所示,系将第一油封231与第一油孔211间的距离调 整至最大时(无效行程最长);请再参阅如图6所示,系将第一油封231 与第一油孔211间的距离调整至最小时(无效行程最短);请同时参阅 如图5至图7所示,由于握把30所能下压的幅度固定,因此,执行煞 车动作时,活塞23于主控压缸20中的总行程(无效行程+有效行程) 亦是固定的,当活塞23的无效行程被调至最大时,其所能压缩的油量 便为最小,因此使用者所能感觉来自制动装置的反作用力(握感)亦最 小,相对地,执行煞车时的延滞时间亦较长;反之,当活塞23的无效 行程被调至最小时,其所能压缩的油量便为最大,因此使用者所能感觉 来自制动装置的反作用力(握感)亦最大,相对地,执行煞车时的延滞 时间亦较短。因此,使用者得视其实际需要,适当地利用调整元件31 来调整活塞23与第一油孔211间的距离。
请参阅如图8所示,将握把30与本体10的枢接点视为支点,调整 元件31与连杆24的接触点视为抗力点,而使用者握持握把的地方视为 施力点,于图8中,抗力点离支点较远,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利益最 小;由于调整组件31的承窝311为偏心设置,因此,当调整组件31由 图8中的状态慢慢旋转时,会将抗力点往支点的方向带,当旋转至180 度时,如图8所示,抗力点最靠近支点,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利益最 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 用户可视自行车的属性与骑乘的环境适当地调整活塞23的位 置,除可有效地执行煞车动作外,亦可兼顾骑乘的舒适性。
2. 适当地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利益,不但对煞车效能没有影响 外亦可达成省力的目的。
3. 适用范围广,调整活塞23的位置,亦即调整主控压缸20中可 压缩的油量也就是致动装置所能提供的制动力,因此,不论是登山车、 竟技车或是都市丛林之代步车,皆能提供适当的制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其主要包括一固设于车把手上并形成有一储油槽的本体;一设置于本体中的主控压缸;一枢设于本体上用以驱动主控压缸的握把,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上利用螺纹旋设有一调整主控压缸无效行程的调整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主控压缸包含有一轴向形成于本体中的缸槽,该缸槽延 伸至本体的表面并由一第一油孔与一第二油孔与储油槽连通,其中该第 一油孔的直径细小于该第二油孔的直径并位于主控压缸的前端,该主控 压缸自缸槽的底部起依序装设有一弹簧、 一活塞、 一连杆以及一挡止片, 该挡止片卡制定位于缸槽的内壁上,该弹簧的两端分别贴抵于缸槽的底 面并顶推活塞的端部,将活塞与连杆定位于主控压缸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活塞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第一油封以及一第二油封,两 油封的端缘以气密的方式贴抵于缸槽的内壁,该活塞并于两油封间形成 有一颈部,该活塞异于弹簧一端的端部形成有一承窝供以可万向枢转的 方式连结连杆的一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上形成有一供锁设调整元件的贯穿螺孔,调整元件 上设有外螺紋。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连杆为一双球形连杆并贯穿该挡止片,两端分别形成有 一第一球体以及一第二球体,该第一球体部分容置于活塞的承窝中,第 二球体则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链接至调整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朝向连杆的一端偏心形成有一容置第二球体的 承窝,两者以可万向枢转的方式链接,且该调整元件轴向装i殳有一手动 旋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油压煞车系统的可调式唧油装置,包含有一固设于车把手上并形成有一储油槽的本体、一设置于本体中的主控压缸、一枢设于本体上用以驱动主控压缸的握把,其中,该握把上利用螺纹旋设有一调整主控压缸无效行程的调整元件,又该主控压缸所输出的高压油藉由一连设于本体上的油管输送至自行车的制动装置而达到减速或停车的目的。用户可视自行车的属性与骑乘的环境适当地调整活塞的位置,除可有效地执行煞车动作外,亦可兼顾骑乘的舒适性;同时适当地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利益,亦可达成省力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L3/00GK201186724SQ20072031226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蔡赐芳 申请人: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