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57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箱盖,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 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它是保证正常运行的关键总成,在发动机中必须有润滑 油用以减小金属机件之间的互相磨损,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通常,摩托车发动机润滑 油盛装在发动机下部的机油盘内,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润滑油经过机油泵泵入润滑系统的油 道,然后流到各个工作部件润滑,润滑后的润滑油直接回流到机油盘内。由于发动机工作产 生大量的热,在润滑油润滑过程中会加热润滑油,润滑油反复润滑后温度将大量升高,润滑 油温度过高其润滑性能会改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机械性能。由于目前发动机内没有设置 专门冷却润滑油的装置,润滑油靠在机油盘内停留时散热自然冷却降温,自然冷却的效果 不明显,无法达到降温的目的,影响发动机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使润滑油流经箱盖 的油槽散热降温后进入润滑系统,保持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发 动机的机械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具有合盖面的发动机箱盖,发动机箱盖内 腔中部设有曲轴润滑油室,发动机箱盖内腔下半部设有向下弯曲延伸的油槽,油槽内设有 将油槽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槽缘,槽缘与油槽的走向相同,油槽的第一腔 室与设置在箱盖侧面的进油孔连通,油槽的第二腔室与曲轴润滑油室连通,曲轴润滑油室 通过加强筋的筋孔与箱盖上侧面连接润滑系统油道的出油孔连通;箱盖外壁设有若干向外 凸出的散热片与油槽相对。所述油槽的上端面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所述油槽的上端面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20_50mm。所述槽缘的上端面与油槽的上端面等高。所述油槽的第二腔室内设有支撑筋。所述散热片横向设于箱盖外壁。所述油槽用密封垫及密封盖密封。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箱盖内腔下半部设有向下弯曲延伸的油槽,油槽 内设有将油槽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槽缘,槽缘与油槽的走向相同,箱盖外 壁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散热片与油槽相对。润滑油经机油泵泵出后进入箱盖,箱盖的油槽 弯曲延伸,且具有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使润滑油在箱盖内流经通过的时间长,箱盖 外壁又设有散热片,这样经过加长润滑油流通时间和箱盖散热面积使润滑油得到充分散 热,尽量冷却降温,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动机的机械性能,也保持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所述油槽的上端面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因此油槽用密封垫及密封盖密封,保证润 滑油在箱盖内流通,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所述若干散热片横向设于箱盖外壁且均布于整 个油槽相对的面上,散热片与油槽延伸走向基本相同,润滑油的热量可以尽可能通过散热 片散热,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

图1为发动机箱盖合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发动机箱盖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箱盖,2为进油孔,3为出油孔,3a为出油孔槽,4为合盖面,5为油槽, 5a为第一腔室,5b为第二腔室,5c为油槽的上端面,6为槽缘,7为支撑筋,8为曲轴润滑油 室,9为筋孔,10为散热片,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与图2,发动机箱盖边缘周向设有合盖面4,以及发动机箱盖1内腔中部 设有曲轴润滑油室8。箱盖的合盖面4上设有若干安装孔11,螺栓穿过安装孔把箱盖固定 安装到箱体上,箱盖的合盖面与箱体之间采用常规的密封垫密封。发动机箱盖1内腔下半 部设有向下弯曲延伸的油槽5,油槽5内设有将油槽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5a和第二腔 室5b的槽缘6,槽缘6与油槽5的走向相同,第一腔室5a和第二腔室5b在油槽弯曲延伸 的尾端连通。油槽5的上端面5c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4,且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 20-50mm,所述槽缘6的上端面与油槽的上端面5c等高,便于油槽的密封,油槽用密封垫及 密封盖密封,密封垫和密封盖的形状与油槽的形状相对应,密封油槽时,密封垫贴于油槽上 端面5c,密封盖盖在密封垫上,用螺栓插入油槽上端面设置的安装孔和密封盖的安装孔连 接紧固。所述油槽5的第一腔室5a与设置在箱盖侧面的进油孔2连通,油槽5的第二腔室 5b与曲轴润滑油室8连通,油槽的第二腔室与曲轴润滑油室8连通一端比较宽,第二腔室内 在该端槽内设有支撑筋7,支撑箱盖,避免箱盖塌陷。曲轴润滑油室8通过加强筋的筋孔9 与箱盖上侧面连接润滑系统油道的出油孔3连通,出油孔3位于出油孔槽3a内。箱盖1外 壁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散热片10与油槽5相对,散热片10横向设于箱盖外壁且均布于整 个油槽相对的面上。本实用新型润滑油的流通过程润滑油经机油泵泵入曲轴箱箱体,箱体的油道连接箱盖的进油孔2,润滑油通过油 槽5的第一腔室5a,从第一腔室流到第二腔室5b,然后从箱盖上侧面的出油孔3进入润滑 系统的油道。在流经油槽时通过外壁的散热片散热降温。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合盖面(4)的发动机箱盖,发动机箱盖内腔中部设有曲轴润滑油室(8),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箱盖(1)内腔下半部设有向下弯曲延伸的油槽(5),油槽(5)内设有将油槽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5a)和第二腔室(5b)的槽缘(6),槽缘(6)与油槽的走向相同,油槽(5)的第一腔室(5a)与设置在箱盖侧面的进油孔(2)连通,油槽(5)的第二腔室(5b)与曲轴润滑油室(8)连通,曲轴润滑油室(8)通过加强筋的筋孔(9)与箱盖上侧面连接润滑系统油道的出油孔(3)连通;箱盖外壁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散热片(10)与油槽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5) 的上端面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上 端面低于发动机箱盖的合盖面2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缘 的上端面与油槽的上端面等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第 二腔室(5b)内设有支撑筋(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横 向设于箱盖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用密 封垫及密封盖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盖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合盖面的发动机箱盖,发动机箱盖内腔中部设有曲轴润滑油室,发动机箱盖内腔下半部设有向下弯曲延伸的油槽,油槽内设有将油槽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槽缘,槽缘与油槽的走向相同,油槽的第一腔室与设置在箱盖侧面的进油孔连通,油槽的第二腔室与曲轴润滑油室连通,曲轴润滑油室通过加强筋的筋孔与箱盖上侧面连接润滑系统油道的出油孔连通;箱盖外壁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散热片与油槽相对。本实用新型使润滑油流经箱盖的油槽散热降温后进入润滑系统,保持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动机的机械性能。
文档编号B62J31/00GK201613977SQ20092031785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涛 申请人:重庆路沃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