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座椅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98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童车座椅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童车座椅换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具体涉及的是安装在童车上的童车座椅换向装置。背景技术
现有的童车的座椅安装在轮架上的,之后在座椅上再连接有靠背架。安装好后,靠 背架就不能移动,更不能使座椅变换方向。本实用新型就在此种情况下作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节童车座椅更换方向的换 向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包括座架和连接在座架上的靠背架,其特征在于在座架 左、右两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卡位块,在各个卡位块上设有卡勾,在座架的左、右两侧边中 部分别铰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架的下部,在靠背架与连接条铰接点的 下方设有在靠背架转动换向后可卡入卡勾的销柱。如上所述的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卡位块上铰接有扭勾,在扭勾 的铰接点上套有扭簧。如上所述的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铰接在同一侧边的两个 卡位块的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座架的两侧边的四个边角上分别设有卡位块,在卡位块上设有卡 勾,在座架的两侧边也铰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架上。这样就实现了靠背 架在座架上往两边移动,实现座椅换向。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实用方便、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状态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到童车上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包括座架1和连接在座架1上的靠背架2。在所述座架1左、 右两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卡位块3,即卡位块3有四个,其中两个卡位块3设置在座架1 一 侧边的两端上,另外两个卡位块3设置在座架1另一侧边的两端上。在各个卡位块3上设有卡勾31。在座架1的左、右两侧边中部分别铰接有连接条
34,连接条4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架2的下部,使靠背架2带着连接条4转动。在靠背架2 与连接条4铰接点的下方设有在靠背架2转动换向后可卡入卡勾31的销柱21。作为本案例的优选方式,在各个卡位块3上铰接有扭勾32,在扭勾32的铰接点上 套有扭簧。所述连接条4铰接在同一侧边的两个卡位块3的中间位置。这样当要使靠背架置于座架的前边时,用手拖动靠背架,靠背架就会带着连接条4 转动。当靠背架来到座架的前边时,靠背架上的销柱21卡入卡位块3上的卡勾31中,之后 再由扭勾32将销柱21勾住,使销柱21定位,而连接条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座架和靠背架 上,使靠背架实现三点定位,靠背架安装固定在座架的前边。同样的原理,当靠背架安装到座架的后边时,用手掰开扭勾32,使扭勾32脱离销 柱21,之后拖动靠背架,使靠背架带着连接条4转动。当靠背架来到座架的后边时,靠背架 上的销柱21卡入座架的后边的卡勾31中,之后再由扭勾32将销柱21勾住,使销柱21定 位,而连接条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座架和靠背架上,使靠背架实现三点定位,靠背架安装固 定在座架的后边。
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包括座架(1)和连接在座架(1)上的靠背架(2),其特征 在于在座架(1)左、右两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卡位块(3),在各个卡位块(3)上设有卡勾 (31),在座架(1)的左、右两侧边中部分别铰接有连接条(4),连接条(4)的另一端铰接在靠 背架(2)的下部,在靠背架(2)与连接条(4)铰接点的下方设有在靠背架(2)转动换向后 可卡入卡勾(31)的销柱(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卡位块(3)上铰接 有扭勾(32),在扭勾(32)的铰接点上套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4)铰接 在同一侧边的两个卡位块(3)的中间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座椅换向装置,包括座架和连接在座架上的靠背架,在座架左、右两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卡位块,在各个卡位块上设有卡勾,在座架的左、右两侧边中部分别铰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架的下部,在靠背架与连接条铰接点的下方设有在靠背架转动换向后可卡入卡勾的销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童车座椅更换方向的换向装置。
文档编号B62B9/12GK201784665SQ20102051065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严广, 陆德权 申请人:中山乐美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