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33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的前轮、后轮制动普遍是采用分别单独操纵控制的方式,前轮的制动一般是通过安装在方向把上的手柄操纵控制,后轮的制动一般是通过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操纵控制。这种分别单独操纵控制的方式,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采取正常的逐渐减速,通过脚踏板单独操纵控制后轮制动就能够实现摩托车稳定地减速直至停车,但在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刹车时,需同时通过操纵手柄和脚踏板对前、后轮同时制动,然而由于驾驶者往往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与脚同时操纵控制摩托车的前、后制动,故前、后轮的同步制动更难完成,特别是在紧急刹车时刻,一旦前轮制动先于后轮制动,会造成摩托车倾翻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实现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便于驾驶者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包括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所述前轮制动器设有前制动盘和前制动钳,前制动钳通过第一制动软管与由前制动手柄操纵的第一主缸相连,后轮制动器由拉索牵动而动作,拉索包括内钢丝以及空套在内钢丝上的外管,内钢丝的两端分别与后制动操作件和后轮制动器连接,在所述外管的前、后端外侧设置有摆杆和限位块,内钢丝穿过所述摆杆和限位块,所述外管及内钢丝弯曲地布置在限位块和摆杆之间,所述限位块与车体固定;所述摆杆与车体枢接并能绕枢接点摆动,摆杆的一端与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推动部相抵接,第二主油缸通过第二制动软管与所述前制动钳连接,操作后制动操作件,所述内钢丝带动外管伸张能推动摆杆使第二主油缸的活塞动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枢接点位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或者是位于所述第二主油缸与拉索之间。所述摆杆上设置有带孔的凸台部,所述内钢丝穿过凸台部,所述外管与凸台部的端面靠近或抵接。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发动机壳体或后制动毂盖上。所述限位块固定在车架或安装在车架上的车体件上。所述外管的两端头上设置有耐磨头。所述耐磨头的外端设置有向所述外管直径方向延伸的突缘。所述耐磨头的外端延伸有伸入摆杆或限位块的钢丝护套。所述后制动操作件是后制动手柄或后制动踏板。所述后轮制动器是鼓式制动器,所述内钢丝的后端与后制动凸轮摇臂连接。[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后制动操作件,拉动内钢丝使后轮制动器动作,同时,由于外管的前、后端分别受到摆杆和限位块的限位,加上外管自身形状对内钢丝的约束,在内钢丝拉动后轮制动器的初期,外管形状和位置保持不变;当后轮制动后,后轮制动器对内钢丝的作用力大于外管自身形状对内钢丝的约束力,使内钢丝向前端部伸张,同时带动外管伸张,外管前端部向摆杆施加推力,当此推力大于第二主油缸内活塞回位弹簧的压力时,摆杆推动第二主油缸的活塞动作进而使前轮制动器的前制动钳对摩托车前轮制动,实现了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便于驾驶者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操作后制动操作件时,通过拉动内钢丝使后轮制动器动作,与此同时,内钢丝带动外管伸张能推动摆杆使第二主油缸的活塞动作进而推动了前轮制动器对摩托车前轮制动,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便于驾驶者操作,提高摩托车制动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拉索与后轮制动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联动制动时前轮制动力与后轮制动力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包括前轮制动器I和后轮制动器2,所述前轮制动器I设有前制动盘3和前制动钳4,前制动钳4通过第一制动软管5与由前制动手柄6操纵的第一主缸7相连,后轮制动器2由拉索8牵动而动作,拉索8包括内钢丝81以及空套在内钢丝上的外管82,内钢丝81的两端分别与后制动操作件9和后轮制动器19连接,在所述外管82的前、后端外侧设置有摆杆10和限位块11,内钢丝81穿过所述摆杆10和限位块11,所述外管82及内钢丝81弯曲地布置在限位块11和摆杆10之间,所述限位块11与车体12固定;所述摆杆10与车体枢接并能绕枢接点摆动,摆杆10的一端与设置在车体12上的第二主油缸13的活塞推动部相抵接,第二主油缸13通过第二制动软管14与所述前制动钳4连接,操作后制动操作件9,所述内钢丝81带动外管82伸张能推动摆杆使第二主油缸13的活塞动作。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枢接点位于摆杆10的另一端,内钢丝81从摆杆10的两端之间穿过。后制动操作件9可以是前制动手柄或后制动踏板,操作后制动操作件9时,通过拉动内钢丝81使后轮制动器2动作。与此同时,由于外管82的前、后端分别受到摆杆10和限位块11的限位,加上外管82自身形状对内钢丝81的约束,在内钢丝81拉动后轮制动器的初期,外管形状和位置保持不变;当后轮制动后,后轮制动器2对内钢丝81的作用力大于外管82自身形状对内钢丝的约束力,使内钢丝81向前端部伸张,同时带动外管82伸张,外管82前端部推动摆杆10外管前端部向摆杆10施加推力,当此推力大于第二主油缸13内活塞回位弹簧的压力时,使第二主油缸13的活塞动作从而使前轮制动器I的前制动钳4夹紧前制动盘3,对摩托车前轮制动,实现了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便于驾驶者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摆杆10上设置有带孔的凸台部15,内钢丝81穿过凸台部15,外管82与凸台部15的端面抵接,使摆杆1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外管82的两端头上设置有耐磨头16,使外管得到良好的保护,在受力状态下外管的两个端部不容易被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如图3和图4所不,耐磨头16的外端设置有向外管82直径方向延伸的突缘17,以增大抵接面积;耐磨头16的外端延伸有伸入限位块11的内钢丝护套17a,可以保护内钢丝81并对内钢丝81起导向作用。根据摩托车车型的不同,限位块11可以固定在发动机壳体或后制动毂盖上,或者是固定在车架或安装在车架上的车体件上,如图3所示,限位块11可以固定在踏板车发动机壳体100上,拉索8由管夹83约束走向,拉索8与管夹83之间有空隙,拉索8可相对管夹83作轴向移动。 如图I和图3所示,后轮制动器2是鼓式制动器,内钢丝81的后端与后制动凸轮摇臂18连接。图5是联动制动时前轮制动力与后轮制动力关系曲线其中B曲线是一名乘员时前后轮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C曲线是两名乘员时前后轮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D曲线是本专利所述前后联动装置的前后轮实车制动力分配曲线。通过调整操作件9或者摆杆10的杠杆比,就可达到调整角度0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不同车型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关系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的前制动器为碟刹,后制动器可为鼓刹或碟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包括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所述前轮制动器设有前制动盘和前制动钳,前制动钳通过第一制动软管与由前制动手柄操纵的第一主缸相连,后轮制动器由拉索牵动而动作,拉索包括内钢丝以及空套在内钢丝上的外管,内钢丝的两端分别与后制动操作件和后轮制动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前、后端外侧设置有摆杆和限位块,内钢丝穿过所述摆杆和限位块,所述外管及内钢丝弯曲地布置在限位块和摆杆之间,所述限位块与车体固定;所述摆杆与车体枢接并能绕枢接点摆动,摆杆的一端与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推动部相抵接,第二主油缸通过第二制动软管与所述前制动钳连接,操作后制动操作件,所述内钢丝带动外管伸张能推动摆杆使第二主油缸的活塞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点位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或者是位于所述第二主油缸与拉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上设置有带孔的凸台部,所述内钢丝穿过凸台部,所述外管与凸台部的端面靠近或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发动机壳体或后制动毂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固定在车架或安装在车架上的车体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两端头上设置有耐磨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头的外端设置有向所述外管直径方向延伸的突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头的外端延伸有伸入摆杆或限位块的内钢丝护套。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操作件是后制动手柄或后制动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所述的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制动器是鼓式制动器,所述内钢丝的后端与后制动凸轮摇臂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包括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由拉索牵动而动作,拉索包括内钢丝以及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前、后端外侧设置有摆杆和限位块,内钢丝穿过所述摆杆和限位块,所述外管及内钢丝弯曲地布置在限位块和摆杆之间,所述限位块与车体固定;所述摆杆与车体枢接并能绕枢接点摆动,摆杆的一端与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推动部相抵接,第二主油缸通过第二制动软管与所述前制动钳连接,操作后制动操作件,所述内钢丝带动外管伸张能推动摆杆使第二主油缸的活塞动作,从而推动前轮制动器对摩托车前轮制动,实现了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便于驾驶者操作,提高摩托车制动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L3/08GK202414071SQ20112052544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张义东, 稻叶一美, 罗开军, 陈宏 申请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