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正三轮车及其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三轮车及其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正三轮摩托车简称正三轮车,是摩托车的一种,装有与前轮对称分布的两个后轮。 现有技术中,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前制动系统和后制动系统。前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手柄和通过制动拉索与制动手柄相连的前制动器;后制动系统包括脚踏板、制动拉杆、后制动器。可见,现有技术中,正三轮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多为前制动系统和后制动系统独立操作,即前制动系统采用受手动操作,后制动系统采用脚操作。然而,在整车重载或高速行驶时,若采用前制动系统可能会导致前轮抱死,从而导致方向失灵、侧滑、侧翻以及失控等危险,因此,在正三轮车的使用过程中,驾驶者几乎都只采用后制动系统还进行制动,但是, 仅采用后制动系统,则制动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整车制动距离过长。可知,正三轮车的使用,一般面向农业运输方向,运输时一般货物较多,负载较重,同时,其行驶的路况较差,因此上述状况的存在使得安全隐患较大,对有效制动以及防前轮抱死的要求将更为严格。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做出改进,能够在有效制动的基础上克服前轮抱死的现象,消除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能够在有效制动的基础上克服前轮抱死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制动器,与所述前轮制动器相连接的前轮制动拉杆;后轮制动器,与所述后轮制动器相连接的后轮制动拉杆;连接所述后轮制动拉杆的制动连动杆;连接所述前轮制动拉杆与所述制动连动杆的补差弹簧;与所述制动连动杆相连,控制所述制动连动杆扭转,从而控制所述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动作的制动操作件。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制动操作件为与所述制动连动杆相连的脚踏板。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制动操作件为与所述制动连动杆相连的手刹组件。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制动操作件包括分别与所述制动连动杆相连的脚踏板和手刹组件。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脚踏板与所述制动连动杆通过制动拉杆相连。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手刹组件与所述制动连动杆通过制动拉杆相连。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制动连动杆上套置有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制动连动杆和所述后轮制动拉杆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制动连动杆和所述补差弹簧的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制动连动杆和所述制动操作件的第三连接件。优选地,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为制动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制动连动杆以及制动操作件,其中,制动操作件与制动连动杆相连,后轮制动器通过后轮制动拉杆与制动连动杆相连,前轮制动器通过前轮制动拉杆和与前轮制动拉杆相连的补差弹簧与制动连动杆相连。在正三轮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需要制动刹车的情况,驾驶者通过操控制动操作件, 从而控制与该制动操作件相连的制动连动杆扭转,制动连动杆拉动与之相连的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从而实现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从而能够有效制动;另一方面,由于在制动连动杆和前轮制动拉杆之间连接有补差弹簧,在制动过程中,前轮出现抱死趋势时,该补差弹簧通过自身弹力作用,在前轮制动器与前轮将要抱死的瞬间,给前轮制动器一个相反的力,从而抵消前轮制动器的制动力,克服了抱死现象。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是一种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该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有效制动的基础上克服前轮抱死的现象,也消除了由此引发的安全
急 ^^ 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正三轮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的制动系统。由于上述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有上述技术效果, 包括上述制动系统的正三轮车也应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连动杆的工作示意图。上图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前轮制动器;2前轮制动拉杆;3后轮制动器;4后轮制动拉杆;5制动连动杆;6 补差弹簧;71脚踏板;72手刹组件;8制动拉杆;9连接件;91第一连接件;92第二连接件; 93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有效制动的基础上克服前轮抱死的现象。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前轮制动器1、后轮制动器3、制动连动杆5以及制动操作件,其中,制动操作件与制动连动杆4相连,后轮制动器3通过后轮制动拉杆4与制动连动杆5相连,前轮制动器1通过前轮制拉杆2和与前轮制拉杆 2相连的补差弹簧6与制动连动杆5相连。在正三轮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需要制动刹车的情况,驾驶者通过操控制动操作件,从而控制与该制动操作件相连的制动连动杆5扭转,制动连动杆5拉动与之相连的后轮制动拉杆4,后轮制动拉杆4拉动后轮制动器3,从而后轮制动器3动作,后轮制动;与此同时,制动连动杆5拉动与之相连的补差弹簧6,补差弹簧6 拉动前轮制动拉杆2,前轮制动拉杆2在拉动前轮制动器1,从而前轮制动器1动作,前轮制动。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能够实现前轮和后轮的联合制动,从而能够有效制动;另一方面,由于在制动连动杆5和前轮制动拉杆2之间连接有补差弹簧6,在制动过程中,前轮出现抱死趋势时,该补差弹簧6通过自身弹力作用,在前轮制动器1与前轮将要抱死的瞬间,给前轮制动器1 一个相反的力,从而抵消前轮制动器1的制动力,克服了抱死现象。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是一种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该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有效制动的基础上克服前轮抱死的现象,也消除了由此引发的安全
急 ^^ ο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以及大型客车的防抱死装置为液压防抱死装置,成本较高。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通过补差弹簧的设置来克服前轮抱死现象, 大大提升了制动的安全性;相比与液压防抱死装置,花费较小,大大降低了该制动系统的成本。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其制动操作件可以为与上述制动连动杆相连的脚踏板71,当正三轮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需要制动刹车的情况时,驾驶者通过用脚踩下脚踏板71,脚踏板71拉伸与该脚踏板71相连的制动连动杆5,使得制动连动杆5扭转,从而控制与制动连动杆5相连的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动动作,完成前后轮的联合制动。当然该制动操作件的形式并不局限,还可以为与制动连动杆5相连的手刹组件 72,当正三轮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需要制动刹车的情况时,驾驶者通过用手拉动上述手刹组件72,拉伸与该手刹组件72相连的制动连动杆5,使得制动连动杆5扭转,从而控制与制动连动杆5相连的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动动作,完成前后轮的联合制动。显然,本发明还可以同时设置有上述脚踏板71和手刹组件72,即本发明提供的制动系统包含有两个制动操作件,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操作需要。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上述脚踏板71和手刹组件72与制动连动杆5的连接也并不局限,可以采用钢丝拉索连接,也可以采用制动拉杆8相连,本发明优选为制动拉杆8,可以更好的起到制动牵引作用。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连动杆的工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制动连动杆5上套接有连接件9,包括第一连接件91、第二连接件 92以及第三连接件93。分别用于实现制动连动杆5和后轮制动拉杆4、补差弹簧6以及制动操作件的连接。具体地,位于制动连动杆5两端的两个第一连接件91用于连接两个后轮的后轮制动拉杆4,从而连接两个后轮制动器3 ;第二连接件92用于连接补差弹簧6,从而连接前轮制动拉杆2以及前轮制动器1 ;两个第三连接件93分别用于连接制动操作件脚踏板71或手刹组件72。当驾驶者踩下脚踏板71或拉动手刹组件72时,第三连接件93与脚踏板71或拉动手刹组件72的连接点处受力,使得第三连接件93沿受力方向扭转,从而带动第三连接件 93另一端套设的制动连动杆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件91和第二连接件92扭转,第一连接件91控制后轮制动器3动作,第二连接件控制前轮制动器1动作,从而完成前后轮的联合制动。对于脚踏板71和手刹组件72与制动连动杆5的连接,同样优选为制动拉杆8,同上述的前轮制动拉杆2和后轮制动拉杆4 一样,均可以更好的起到制动牵引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中,其前轮制动器1和后轮制动器3均采用制动蹄,一方面可以实现正三轮车在各种行驶要求下的不同的制动需求,另一方面,其成本较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正三轮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为上述的制动系统。由于上述制动系统由上述的技术效果,包括上述制动系统的正三轮车也应具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便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正三轮车及其制动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制动器(1),与所述前轮制动器相连接的前轮制动拉杆O);后轮制动器(3),与所述后轮制动器相连接的后轮制动拉杆;连接所述后轮制动拉杆的制动连动杆(5);连接所述前轮制动拉杆( 与所述制动连动杆(5)的补差弹簧(6);与所述制动连动杆( 相连,控制所述制动连动杆扭转,从而控制所述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动作的制动操作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操作件为与所述制动连动杆(5)相连的脚踏板(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操作件为与所述制动连动杆(5)相连的手刹组件(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操作件包括分别与所述制动连动杆( 相连的脚踏板(71)和手刹组件(7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71)与所述制动连动杆 (5)通过制动拉杆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刹组件(72)与所述制动连动杆( 通过制动拉杆(8)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连动杆( 上套置有连接件 (9),包括连接所述制动连动杆( 和所述后轮制动拉杆(4)的第一连接件(91)、连接所述制动连动杆( 和所述补差弹簧(6)的第二连接件(9 以及连接所述制动连动杆(5)和所述制动操作件的第三连接件(9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制动器(1)和后轮制动器 (3)为制动蹄。
9.一种正三轮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制动连动杆以及制动操作件,其中,制动操作件与制动连动杆相连,后轮制动器通过后轮制动拉杆与制动连动杆相连,前轮制动器通过前轮制动拉杆和与前轮制动拉杆相连的补差弹簧与制动连动杆相连。本发明提供的正三轮车的制动系统,是一种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该系统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有效制动的基础上克服前轮抱死的现象,也消除了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制动系统的正三轮车。
文档编号B62L1/00GK102556256SQ2012100287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
发明者王磊 申请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