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车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66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地形车车体的制作方法
一种全地形车车体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车身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车车体结构。
技术背景
目前,国际公知的全地形车车体都采用非承载式车体结构,底板采用承载式底板结构,这种结构的底板在将车辆的底板结构布置以后,使得车辆质心高,尤其是车辆装备设备以后,使得车辆质心进一步增高,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同时,由于非承载式车体采用的是整体式的车架结构,车体的高度较高,质量大,不利于全地域使用。非承载式车体结构强度不足,不能有效防止外来冲击,保护车内乘员安全,而且材料用量大,使得车身质量大,从而带来整车的质心高,一则车辆的油耗大,二则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鉴于此,有必要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它是适用于全地形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由于采用了将车体前、后围上缘凸出,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的这种浅水挡板技术,又采用了车体上周边口成空腔状的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车体在岸、离岸时和在崎岖路面时的越野能力问题,还解决了水中浮性和稳性的问题。该车身壳体均由高强度板件焊接拼合而成,这种车体的强度高,防冲击能力强,车体质量小,重心也低。
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全地车车体,该车体为承载式焊接组合车身,该承载式焊接组合包括承载式底板焊接组合、左车身焊接组合、右车身焊接组合、左副箱焊接组合、右副箱焊接组合、前围板焊接组合、后围板焊接组合;所述底板焊接组合与左车身焊接组合、右车身焊接组合焊接,构成车身下部组合,车身下部组合再与左副箱焊接组合、右副箱焊接组合、前围板焊接组合及后围板焊接组合焊接在一起构成车身焊接组合;在左、右副箱焊接组合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前防滚架和后防滚架。车体的外表面采用大平面折弯后焊接而成,尽可能少的焊缝保证了焊接应力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密封可靠。车体中部留出了较大的空间,前后货架提高了整车的载货能力,并且有利于控制重心和浮心的位置,前防滚架与后防滚架与车身装配连接后有利于提高车身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车体,该车辆质量小,重心低,其车身壳体均是由高强度钢板焊接拼合而成,这种车体的强度高,防冲击能力强。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2,是底板焊接组合结构3,是左、右车身焊接组合结构4,是左、右副箱焊接组合结构5,是车身焊接组合中部剖面结构6,是底板焊接组合与左、右车身焊接组合连接结构7,是左、右车身焊接组合与左、右副箱焊接组合连接结构8,是底板焊接组合与前后围焊接组合连接结构9,是主传动轴安装座、发动机前安装座、综合传动箱安装座结构10,是前防滚架和后防滚架与车身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全地形车车体,该车体为承载式焊接组合车身,该承载式焊接组合包括承载式底板焊接组合1、左车身焊接组合2、右车身焊接组合25、左副箱焊接组合3、右副箱焊接组合31、前围板焊接组合4、后围板焊接组合5 ;底板焊接组合1与左车身焊接组合2、右车身焊接组合25焊接,构成车身下部组合,车身下部组合再与左副箱焊接组合3、右副箱焊接组合31、前围板焊接组合4及后围板焊接组合5焊接在一起构成车身焊接组合。车身焊接组合前、后围上缘凸出60、61,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这种浅水挡板技术和船体上周边口成空腔状59,保证了车辆在水上行驶的姿态。
如图2所示,承载式底板焊接组合1包括底板8及在底板上设置的加强梁。加强梁包括纵向加强梁10、18、横向加强梁12、13、15、16、22、对、30、前部X形加强梁19和后部X 形加强梁四;前部X形加强梁19与底板8和横向加强梁22、30连接;纵向加强梁22上设置多个前地板支承座23 ;后部X形加强梁四与底板8和横向加强梁12、13、15、16连接;纵向加强梁10分别与横向加强梁12、13、15、16、22、30连接;纵向加强梁18与横向加强梁30 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
在底板8上,设置有发动机前支承座11、综合传动箱安装座支承14、综合传动箱后支撑沈、主传动轴安装支承27、驻车拉索前支撑20、换档手柄支承座21、电瓶支承架32,在底板8中部设置有多个中部地板安装座17,尾部设置有拖车牵引座9。
如图3所示,承载式左车身焊接组合2包括车身左侧板33、侧板加强筋34、侧板立柱35、侧板长横梁36、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密封板38、链条张紧器安装座39、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侧板前立柱40 ;车身左侧板33上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和主传动轴安装孔57 ;车身左侧板33内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两侧焊接侧板立柱35,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上方焊接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一轴至三轴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 上边缘处焊接密封板38 ;所述的车身左侧板33外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在主传动轴安装孔57处设置主传动轴轴承安装基座43。
承载式右车身焊接组合25包括车身右侧板41、侧板加强筋34、侧板立柱35、侧板长横梁36、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密封板38、链条张紧器安装座39、轮边减速器安装板 42、侧板前立柱40。车身右侧板41上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和主传动轴安装孔57 ; 车身右侧板41内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两侧焊接侧板立柱35,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上方焊接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一轴至三轴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上边缘处焊接密封板38 ;所述的车身右侧板41外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在主传动轴安装孔57处设置主传动轴轴承安装基座43。
如图4所示,左、右副箱焊接组合3、25包括车身左、右侧副箱44、53及在车身左、右侧副箱上设置的防翻滚保护架安装座48和多个加强筋。如图1所示,在左、右副箱水平面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的安装座;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装配在左、右副箱焊接组合3、31上。如图5所示,由车身焊接组合中部剖面可看出,底板焊接组合1与左、右车身焊接组合2、25,左、右副箱焊接组合3、31,前、后围板焊接组合4、5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其中底板焊接组合1与左、右车身焊接组合2、25是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如图6,搭接长度为(6-20)mm,最佳长度为12mm。左车身焊接组合2与左副箱焊接组合3,以及右车身焊接组合25与右副箱焊接组31之间也是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如图7,搭接长度为(6-20)mm,最佳长度为12mm。所有搭接处采用两面焊接,车身内侧采用(50%-60%)的断续焊,外侧采用满焊, 一方面可以提高焊接强度,另一方面也起密封作用。底板焊接组合1与前围板焊接组合4和后围板焊接组合5通过搭接方式焊接在一起,不过他们的搭接方式如图8所示,底板焊接组合1与前围板焊接组合4之间夹角为(30° -60° ),最佳角度为38. 5°,底板焊接组合1与后围板焊接组合5之间夹角为 (30° -60° ),最佳角度为47.8°,焊接方式也是内侧采用(50%-60%)的断续焊,外侧采用
两煤。如图9所示,发动机前支承座11,综合传动箱后支撑焊接组合沈,主传动轴安装支承27均焊接在底板焊接组合1上,主传动轴安装支承27同时还与左车身焊接组合2和右车身焊接组合25焊接在一起。如图10所示,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通过装配方式与左车身焊接组合3、右车身焊接组合31连接在一起,装配方式均采用两点固定。防滚架中部固定座56通过螺栓与左车身焊接组合3、右车身焊接组合31连接在一起,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下部通过螺栓 55与左车身焊接组合3、右车身焊接组合31连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地形车车体,该车体为承载式焊接组合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式焊接组合包括承载式底板焊接组合(1)、左车身焊接组合(2)、右车身焊接组合(25)、左副箱焊接组合(3)、右副箱焊接组合(31)、前围板焊接组合(4)、后围板焊接组合(5);所述底板焊接组合(1)与左车身焊接组合(2)、右车身焊接组合(25)焊接,构成车身下部组合,车身下部组合再与左副箱焊接组合(3)、右副箱焊接组合(31)、前围板焊接组合(4)及后围板焊接组合(5)焊接在一起构成车身焊接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式底板焊接组合 (1)包括底板(8)及在底板上设置的加强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上设置的加强梁包括纵向加强梁(10、18)、横向加强梁(12、13、15、16、22、对、30)、前部X形加强梁(19)和后部X形加强梁(29);所述前部X形加强梁(19)与底板(8)和横向加强梁(22、30)连接, 纵向加强梁(22)上设置多个前地板支承座(23);所述后部X形加强梁(29)与底板(8)、横向加强梁(12、13、15、16)连接;所述纵向加强梁(10)分别与横向加强梁(12、13、15、16、22、 30)连接;所述纵向加强梁(18)与横向加强梁(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8)上,设置有发动机前支承座(11)、综合传动箱安装座支承(14)、综合传动箱后支撑(26)、主传动轴安装支承(27)、驻车拉索前支撑(20)、换档手柄支承座(21)、电瓶支承架(32),在底板(8)中部设置有多个中部地板安装座(17),尾部设置有拖车牵引座(9)。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式左车身焊接组合(2)包括车身左侧板(33)、侧板加强筋(34)、侧板立柱(35)、侧板长横梁(36)、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密封板(38)、链条张紧器安装座(39)、侧板前立柱(40)、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左侧板(33) 上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和主传动轴安装孔(57);所述车身左侧板(33)内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 )两侧焊接侧板立柱(35 )和链条张紧器安装座(39 ),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上方焊接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一轴至三轴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上边缘处焊接密封板(38);所述的车身左侧板(33)外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 (58)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在主传动轴安装孔(57)处设置主传动轴轴承安装基座 (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式右车身焊接组合(25)包括车身右侧板(41)、侧板加强筋(34)、侧板立柱(35)、侧板长横梁(36)、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密封板(38)、链条张紧器安装座(39)、侧板前立柱(40)、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右侧板(41) 上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和主传动轴安装孔(57);所述车身右侧板(41)内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两侧焊接侧板立柱(35)和链条张紧器安装座(39),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58)上方焊接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一轴至三轴轮边减速器上方横梁(37)上边缘处焊接密封板(38);所述的车身右侧板(41)外侧每个轮边减速器安装位置 (58)设置轮边减速器安装板(42),在主传动轴安装孔(57)处设置主传动轴轴承安装基座(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副箱焊接组合 (3、25)包括车身左、右侧副箱(44、53)及在车身左、右侧副箱上设置的防翻滚保护架安装座 (48)和多个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副箱水平面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的安装座;所述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 装配在左副箱焊接组合(3)和右副箱焊接组合(31)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车体,该车体为承载式焊接组合车身,包括承载式底板焊接组合(1)、左车身焊接组合(2)、右车身焊接组合(25)、左副箱焊接组合(3)、右副箱焊接组合(31)、前围板焊接组合(4)、后围板焊接组合(5),在左、右副箱水平面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前防滚架(7)和后防滚架(6);由于采用了将车体前、后围上缘凸出,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的这种浅水挡板技术,又采用了车体上周边口成空腔状的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车体在岸、离岸时和在崎岖路面时的越野能力问题,还解决了水中浮性和稳性的问题。该车身壳体均由高强度板件焊接拼合而成,这种车体的强度高,防冲击能力强,车体质量小,重心也低。
文档编号B62D23/00GK102530089SQ2012100491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张勇, 张卫朋 申请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