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72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式摩托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摩托车已不再是很困难的事。摩托车因其快捷、方便、省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摩托车已逐渐成为现代化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市场上销售的摩托车种类繁多,款式各异。然而目前,人们所常见的摩托车,经组装成型后,即为结构固定的摩托车。这种摩托车车体重,车身长,存放时占地面积大,不易存放在室内或汽车内部, 也不便于随身携带;放在外面的话又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折叠式摩托车,所述折叠式摩托车的方向舵可以折叠,能有效的减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方便使用者存放和使用。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式摩托车,其包括一车体、一设于所述车体上的方向舵及一设于车体上的摆臂,所述折叠式摩托车包括一设于摆臂及方向舵之间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设于摆臂顶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及一设于方向舵底端且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上的第二连接结构。本折叠式摩托车通过于摆臂及方向舵之间设有折叠机构,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的上方,且第二连接结构不能绕着第一连接结构旋转;需将所述摩托车的方向舵折叠时,将第二连接结构绕着第一连接结构旋转至车体上,以将方向舵的高度降低;从而不仅能有效的减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进而方便使用者存放和使用; 能很方便的将本折叠式摩托车放在汽车上或放于室内。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是第一万向节体,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是第二万向节体。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为相互配合的第一万向节体及第二万向节体, 能使得所述方向舵在转向时更加的灵活,而且结构简单,传功效果好;也能使得所述折叠机构在折叠所述方向舵的时候更加的灵活可靠。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相对设置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连接耳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夹设于两连接耳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孔中的旋转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底端呈圆筒状且固设于摆臂的顶端。所述连接耳的顶端端面呈弧状;所述两连接耳相互间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大致呈圆柱状且固设于方向舵的底端。 设置旋转轴和第一连接孔,能实现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上。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固设于车体上且位于第一连接结构外侧的固定支架、至少一与方向舵的底端连接且设于第二连接结构外侧的连接臂组件、及一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上或连接臂组件上的固定手柄;所述连接臂组件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手柄位于固定支架或连接臂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手柄向固定支架或连接臂组件延伸形成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能设于连接臂组件上以阻止连接臂组件旋转。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固设在车体上。设置固定支架及连接臂组件是为了更好的将折叠机构固定,使得整个折叠机构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固。设置固定手柄及固定手柄上的阻挡部,是为了在使用状态时及折叠状态时将本折叠式摩托车更好的定位,保持本折叠式摩托车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手柄大致呈L型。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固定支架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连接结构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组件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二连接结构的相对两侧。设置固定支架及连接臂组件分别为两个,且设于第一连接机构的相对两侧及第二连接机构的相对两侧;能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受力也更加的均衡。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设有轴向贯穿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臂组件包括一与方向舵的底端相联接的连接臂体、及一设于所述连接臂体上且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能旋转的设于第二连接孔中。所述连接臂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延伸方向大致与连接臂体的延伸方向垂直。通过设有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孔;在需将本折叠式摩托车的方向舵折叠时,将第一连接结构绕着旋转轴旋转,连接臂组件绕着第一连接轴旋转;即能降低方向舵的高度,进而减少本折叠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或连接臂体的一侧向固定手柄延伸形成一轴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轴,所述固定手柄的近固定支架端或近连接臂体端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固定手柄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轴能旋转的设于第三连接孔中。设置固定手柄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或连接臂体上,在实际应用时,也能将固定手柄旋转的设于第二连接轴上。所述固定手柄既能设在固定支架或连接臂体的内侧,也能设置在固定支架或连接臂体的外侧。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端面凹设有一凹槽,所述连接臂体近固定支架端上凹设有一轴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固定手柄的阻挡部穿过凹槽设于定位槽中。所述凹槽轴向延伸。所述固定手柄的阻挡部穿过凹槽设于定位槽中,从而实现给折叠式摩托车的定位,加强折叠式摩托车的稳固性。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一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连接结构上的固定手柄,所述固定手柄的近第一连接结构端或近第二连接结构端向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连接结构延伸形成一阻挡部;所述固定手柄的阻挡部能与旋转轴相配合,以阻止第二连接结构旋转。所述固定手柄也能直接设于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连接结构上,将固定手柄的阻挡部与旋转轴相配合,以实现对本折叠式摩托车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的定位。在上述的折叠式摩托车中,所述连接耳的顶端端面凹设有一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贯穿槽,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凹设有一卡持槽;所述固定手柄的阻挡部能穿过贯穿槽卡持于卡持槽中。所述贯穿槽轴向延伸。所述固定手柄的阻挡部穿过贯穿槽设于卡持槽中,从而实现给折叠式摩托车的定位,加强折叠式摩托车的稳固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折叠式摩托车通过于摆臂及方向舵之间设有折叠机构,在需将其折叠时,将第二连接结构绕着第一连接结构旋转即可;从而不仅能有效的减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且方便使用者存放和使用。


图I是本发明折叠式摩托车的折叠机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折叠机构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折叠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0、方向舵;20、摆臂;31、第一连接结构;311、连接耳;32、第二连接结构; 321、旋转轴;33、固定支架;331、第二连接孔;332、第二连接轴;333、凹槽;34、连接臂组件; 341、连接臂体;342、第一连接轴;3421、定位槽;35、固定手柄;351、阻挡部;352、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折叠式摩托车包括一车体(图中所示)、一设于所述车体上的方向舵10、一设于车体上的摆臂20、及一设于摆臂20及方向舵10之间的折叠机构。请参阅图I至图3,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设于摆臂20顶端的第一连接结构31、及一设于方向舵10底端且能旋转的与第一连接结构31相联接的第二连接结构32、至少一固设于车体上且位于第一连接结构31外侧的固定支架33、至少一与方向舵10的底端连接且设于第二连接结构32外侧的连接臂组件34、及一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33上或连接臂组件34上的固定手柄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是第一万向节体,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是第二万向节体。设置第一连接结构31及第二连接结构32为相互配合的第一万向节体及第二万向节体;能使得所述方向舵10在转向时更加的灵活,而且结构简单; 也能使得所述折叠机构在折叠所述方向舵10的时候更加的灵活可靠。在实际应用时,也可应用其它的可以实现旋转的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的底端呈圆筒状且固设于摆臂20 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的连接耳311。 所述连接耳311的顶端端面呈弧状。所述连接耳311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连接耳311的第一连接孔(图中未示)。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大致呈圆柱状且固设于方向舵10的底端。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夹设于两连接耳31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孔中的旋转轴321。设置旋转轴321和第一连接孔,能实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上。请继续参阅图I至图3,所述固定支架33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组件34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二连接结构32的相对两侧。设置固定支架33及连接臂组件34分别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连接机构的相对两侧及第二连接机构的相对两侧;可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受力也更加的均衡。所述连接臂组件34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33上;所述固定手柄35位于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组件34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33的顶端设有轴向贯穿所述固定支架33的第二连接孔331。所述连接臂组件34包括一与方向舵10的底端相联接的连接臂体341、及一设于所述连接臂体341上且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342。所述连接臂体34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3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轴342的延伸方向大致与连接臂体341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轴342 可旋转的设于第二连接孔331中。通过设有第一连接轴342及第二连接孔331,在需将本折叠式摩托车的方向舵10折叠时,将第一连接结构31绕着旋转轴321旋转,连接臂组件34 绕着第一连接轴342旋转;即可降低方向舵10的高度,进而减少本折叠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请继续参阅图I至图3,所述固定支架33的底端固设在车体上。设置固定支架33 及连接臂组件34是为了更好的将折叠机构固定,使得整个折叠机构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固。 所述固定支架33的一侧或连接臂体341的一侧向固定手柄35延伸形成一轴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轴332。所述固定支架33的顶端端面凹设有一凹槽333 ;所述第一连接轴342的外周面上凹设有一轴向延伸的定位槽34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33轴向延伸。请继续参阅图I至图3,设置固定手柄35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体 341上,在实际应用时,也可将固定手柄35旋转的设于第二连接轴332上。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手柄35大致呈L型。所述固定手柄35既可设在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体341的内侧,也可设置在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体341的外侧。所述固定手柄35向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组件34延伸形成一阻挡部351。所述固定手柄35的近固定支架33端或近连接臂体 341端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固定手柄35的第三连接孔352。所述第二连接轴332设于第三连接孔352中。所述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穿过凹槽333设于定位槽3421中,从而实现给折叠式摩托车的定位,加强折叠式摩托车的稳固性。所述固定手柄35的远第一连接结构31端伸出车体外;方便使用者将本折叠式摩托车定位,保证其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稳定性。设置固定手柄35,是为了在使用状态时及折叠状态时将本折叠式摩托车更好的定位,保持本折叠式摩托车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稳定性。请继续参阅图I至图3,本折叠式摩托车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的上方;此时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穿过固定支架33的凹槽333设于第一连接轴342的定位槽3421中,由于阻挡部351的阻挡,所述连接臂体341不能绕着第一连接轴342旋转;进而第二连接结构32不能绕着第一连接结构31旋转;能保持本折叠式摩托车在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当使用者需将所述摩托车折叠以方便存放时,首先将固定手柄35逆时针或顺时针绕着第二连接轴332旋转,将阻挡部351脱离定位槽3421 ;然后再将连接臂体341绕着第一连接轴342旋转,同时将第二连接结构32绕着第一连接结构31旋转,以将方向舵10的高度降低。最后将固定手柄35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第二连接轴332旋转,将阻挡部351穿过固定支架33的凹槽333以卡设于第一连接轴342的定位槽3421中。 由于阻挡部351的阻挡,此时所述连接臂体341不能绕着第一连接轴342旋转,第二连接结构32也不能绕着旋转轴321旋转;能保持本折叠式摩托车在折叠状态时的稳定性。从而本折叠式摩托车经折叠后,不仅能有效的减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且方便使用者存放和使用;能很方便的将本折叠式摩托车放在汽车上或放置在室内。本折叠式摩托车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者将其折叠;且设有固定手柄35,可保证其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的稳定性。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折叠式摩托车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折叠式摩托车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未设有固定支架33及连接臂组件34 ;所述固定手柄 35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或第二连接结构32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或第二连接结构32上设有第三连接轴(图中未示),所述第三连接轴设于第三连接孔352中。所述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能与旋转轴321相配合,以阻止第二连接结构32旋转。所述连接耳311上分别设有一贯穿所述连接耳311顶端端面且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贯穿槽(图中未示)。所述旋转轴321的周面上凹设有一卡持槽(图中未示);所述贯穿槽轴向延伸。所述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穿过贯穿槽设于卡持槽中,从而实现给折叠式摩托车的定位, 加强折叠式摩托车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本折叠式摩托车通过于摆臂20及方向舵10之间设有折叠机构,在需将其折叠时,将第二连接结构32绕着第一连接结构31旋转即可;从而不仅能有效的减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且方便使用者存放和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摩托车,其包括一车体、一设于所述车体上的方向舵(10)及一设于车体上的摆臂(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摩托车包括一设于摆臂(20)及方向舵(10)之间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设于摆臂(20)顶端的第一连接结构(31)、及一设于方向舵 (10)底端且能旋转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上的第二连接结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是第一万向节体,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是第二万向节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相对设置的连接耳(311),所述连接耳(311)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连接耳 (311)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夹设于两连接耳(31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孔中的旋转轴(3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固设于车体上且位于第一连接结构(31)外侧的固定支架(33)、至少一与方向舵 (10)的底端相连接且设于第二连接结构(32)外侧的连接臂组件(34)、及一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33)上或连接臂组件(34)上的固定手柄(35);所述连接臂组件(34)能旋转的设于固定支架(33)上,所述固定手柄(35)位于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组件(34)的一侧; 所述固定手柄(35)向固定支架(33)或连接臂组件(34)延伸形成一阻挡部(351),所述阻挡部(351)能设于连接臂组件(34)上以阻止连接臂组件(34)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3)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组件(34)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二连接结构(32)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3)的顶端设有轴向贯穿所述固定支架(33)的第二连接孔(331),所述连接臂组件(34)包括一与方向舵 (10)的底端相联接的连接臂体(341)、及一设于所述连接臂体(341)上且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342);所述第一连接轴(342)能旋转的设于第二连接孔(33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3)的一侧或连接臂体(341)的一侧向固定手柄(35)延伸形成一轴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轴(332),所述固定手柄(35)的近固定支架(33)端或近连接臂体(341)端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固定手柄(35) 的第三连接孔(352);所述第二连接轴(332)能旋转的设于第三连接孔(352)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3)的顶端端面凹设有一凹槽(333),所述连接臂体(341)近固定支架(33)端上凹设有一轴向延伸的定位槽(3421);所述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穿过凹槽(333)设于定位槽(34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一能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或第二连接结构(32)上的固定手柄(35),所述固定手柄(35)的近第一连接结构(31)端或近第二连接结构(32)端向第一连接结构(31)或第二连接结构 (32)延伸形成一阻挡部(351);所述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能与旋转轴(321)相配合,以阻止第二连接结构(32)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式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311)的顶端端面凹设有一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贯穿槽,所述旋转轴(321)的外周面上凹设有一卡持槽; 所述固定手柄(35)的阻挡部(351)能穿过贯穿槽卡持于卡持槽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摩托车,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不方便折叠,占地面积大,且不方便存放的问题。本折叠式摩托车,其包括一车体、一设于所述车体上的方向舵及一设于车体上的摆臂,所述折叠式摩托车包括一设于摆臂及方向舵之间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设于摆臂顶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及一设于方向舵底端且能旋转设于第一连接结构上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发明折叠式摩托车通过于摆臂及方向舵之间设有折叠机构,在需将其折叠时,将第二连接结构绕着第一连接结构旋转即可;从而不仅能有效的减小摩托车的占地面积,且方便使用者存放和使用。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2582746SQ20121006567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严永贵, 何伟, 贾杰锋, 赵福全,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