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24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强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交通事故也变得越来越多,而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力口,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车身是保护乘员的最基础总成之一,在整车的安全性能上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汽车车身的刚度是研究整车安全性能的重中之重。对于现有的汽车车身的加强结构,主要是对汽车A柱进行加强作用,从而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能。经检索,发现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身A柱加强组件专利号ZL200810173596.X ;授权公告号CN 101734286A。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A柱加强组件,该车身A柱加强组件包括A柱加强板,该A柱加强板形成有用于包覆车身A柱的凹槽,所述A柱加强组件还包括上部前撑板和上部后撑板,所述上部前撑板和所述上部后撑板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前侧壁的对应两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A柱加强组件的车身A柱加强结构,该车身A柱加强结构能够显著增强车身A柱的刚度,同时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但是,这种车身A柱上的加强组件结构比较复杂,加工生产不方便,不利于在汽车A柱上广泛使用。对于现有的汽车A柱存在上述问题,还有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发出新的A柱加强结构来增加汽车A柱的刚度,保证车室内乘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具有能够加强A柱且能使A柱刚度更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内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加强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的气体发生器与一当汽车发生撞击且撞击力超过设定值时能控制气体发生器自动对加强管进行充气的感应装置相连。本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在汽车A柱内设置一加强管,可以有效的提高汽车A柱的刚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且撞击力超过气体发生器引爆的设定值时,由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发生碰撞,气体发生器引爆,使原先处于真空状态的加强管充满气体,再次提高了汽车A柱的刚度。采用在A柱内部新增一加强管结构的方式使汽车A柱的刚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保证了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处理插件和汽车控制单元,所述的处理插件一端通过线束与气体发生器的点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汽车控制单元相连。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被汽车控制单元感应到,如撞击力超过设定值,汽车控制单元会通过处理插件将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器的点爆组件,点爆组件再引爆气体发生器内的火药,产生高压气体从发生器体的出口喷出进入到加强管中,使加强管增加刚度,保证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传感器和处理插件,所述的处理插件一端通过线束与气体发生器的点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汽车A柱上,且该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相连。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被汽车A柱上的传感器感应到,如撞击力超过设定值,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再由PLC控制器通过处理插件将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器的点爆组件,点爆组件再引爆气体发生器内的火药,产生高压气体从发生器体的出口喷出进入到加强管中,使加强管增加刚度,保证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气体发生器的出口与加强管之间通过连 接管相连通。该连接管有利于在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顺利的进入到加强管中。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气体发生器的出口处,连接管的另一端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加强管上。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使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充分进入到加强管内,不至于使气体外泄,并且还可以提高加强管内充满气体的速度。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管通过卡环固定在汽车A柱内。采用卡环固定的方式可以使加强管稳定的固定在汽车的A柱内,并且不至于使加强管受到损坏。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管采用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加强管对汽车A柱具有很好的加强作用。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管采用B340钢质材料或590DP钢质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加强管对汽车A柱加强刚度的作用更为明显,且效果更加好。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管上开设有与加强管内部相连通的放气孔。当加强管内充满气体后,该放气孔有利于使过量的气体逸出加强管。在上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气体发生器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汽车A柱上,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气体发生器上的安装孔、开设在汽车A柱上的固定孔和螺钉,所述的螺钉同时穿过所述的安装孔和固定孔将气体发生器固定在汽车A柱上。采用这种方式固定的气体发生器简单易行,且安装效果较好,还有利于气体发生器的更换,方便并且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车A柱内设置一加强管,可以有效的提高汽车A柱的刚度,当汽车发生碰撞且撞击力超过气体发生器引爆的设定值时,再由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发生碰撞,气体发生器引爆,使原先处于真空状态的加强管充满气体,再次提高了汽车A柱的刚度。2、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管采用钢制材料制成,可以充分加强A柱的刚度,保证了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易行,加工生产方便,有利于在汽车A柱上的推广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方案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I、A柱;2、加强管;3、气体发生器;4、连接管;5、线束;6、处理插件;7、汽车控制单元;8、PLC控制器;9、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I内的加强管2,加强管2的一端为密封端,加强管2的另一端与气体发生器3相连,气体发生器3与一当汽车发生撞击且撞击力超过设定值时能控制气体发生器3自动对加强管2进行充气的感应装置相连。如图2所示,感应装置包括处理插件6和汽车控制单元7,所述的处理插件6 —端通过线束5与气体发生器3的点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汽车控制单元7相连。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被汽车控制单元7感应到,如撞击力超过设定值,汽车控制单元7会通过处理插件6将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器3的点爆组件,点爆组件再引爆气体发生器3内的火药,产生高压气体从发生器体的出口喷出进入到加强管2中,使加强管2增加刚度,保证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该气体发生器3和处理插件6为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且该插件可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3的开启。具体来说,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与加强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4相连通,并且在本实施例一中,连接管4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处,连接管4的另一端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加强管2上。该连接管4有利于在气体发生器3内产生的气体顺利的进入到加强管2中,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使气体发生器3内产生的气体充分进入到加强管2内,不至于使气体外泄,并且还可以提高加强管2内充满气体的速度。本汽车A柱上的加强结构中的加强管2通过卡环固定在汽车A柱I内,采用卡环固定的方式可以使加强管2稳定的固定在汽车的A柱I内,并且不至于使加强管2受到损坏。该加强管2采用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例中,该加强管2采用B340钢质材料或590DP钢质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加强管2对汽车A柱I加强刚度的作用更为明显,且效果更加好。该加强管2的端部上开设有与加强管2内部相连通的放气孔,当加强管2内充满气体后,该放气孔有利于使过量的气体逸出加强管2。气体发生器3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汽车A柱I上,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气体发生器3上的安装孔、开设在汽车A柱I上的固定孔和螺钉,该螺钉同时穿过安装孔和固定孔将气体发生器3固定在汽车A柱I上。采用这种方式固定的气体发生器3简单易行,且安装效果较好,还有利于气体发生器3的更换,方便并且实用。本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在汽车A柱I内设置一加强管2,可以有效的提高汽车A柱I的刚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且撞击力超过气体发生器3引爆的设定值时,由汽车控制单元7内的传感器9感应到汽车发生碰撞,气体发生器3引爆,使原先处于真空状态的加强管2充满气体,再次提高了汽车A柱I的刚度。采用在A柱I内部新增一加强管2结构的方式使汽车A柱I的刚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保证了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本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如图3所示,感应装置包括PLC控制器8、传感器9和处理插件6,所述的处理插件6 —端通过线束5与气体发生器3的点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PLC控制器8相连;所述传感器9设置在汽车A柱I上,且该传感器9与PLC控制器8相连。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被汽车A柱I上的传感器9感应到,如撞击力超过设定值,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8,再由PLC控制器8通过处理插件6将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器3的点爆组件,点爆组件再引爆气体发生器3内的火药,产生高压气体从发生器体的出口喷出进入到加强管2中,使加强管2增加刚度,保证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0034]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本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中,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与加强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4相连通,连接管4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处,连接管4的另一端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加强管2上。但是在实施例一中,连接管4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处,连接管4的另一端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加强管2上。该连接管4有利于在气体发生器3内产生的气体顺利的进入到加强管2中,并且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使气体发生器3内产生的气体充分进入到加强管2内,不至于使气体外泄,提高了加强管2内充满气体的速度,并且还有利于连接管4的拆卸与安装。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I、A柱;2、加强管;3、气体发生器;4、连接管;5、线束;6、处理插件;7、汽车控制单元;8、PLC控制器;9、传感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I)内的加强管(2),所述加强管(2)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加强管(2)的另一端与气体发生器(3)相连,所述的气体发生器(3)与一当汽车发生撞击且撞击力超过设定值时能控制气体发生器(3)自动对加强管(2)进行充气的感应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处理插件(6)和汽车控制单元(7),所述的处理插件(6)—端通过线束(5)与气体发生器(3)的点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汽车控制单元(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PLC控制器(8)、传感器(9)和处理插件(6),所述的处理插件(6)—端通过线束(5)与气体发生器(3)的点爆组件相连,另一端与PLC控制器(8)相连;所述传感器(9)设置在汽车A柱(I)上,且该传感器(9 )与PLC控制器(8 )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与加强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气体发生器(3)的出口处,连接管(4)的另一端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加强管(2)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管(2)通过卡环固定在汽车A柱(I)内。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管(2)采用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管(2)采用B340钢质材料或590DP钢质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管(2)上开设有与加强管(2)内部相连通的放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发生器(3)通过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汽车A柱(I)上,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气体发生器(3)上的安装孔、开设在汽车A柱(I)上的固定孔和螺钉,所述的螺钉同时穿过所述的安装孔和固定孔将气体发生器(3 )固定在汽车A柱(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汽车车身A柱上的加强组件结构比较复杂,加工生产不方便的问题。本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内的加强管,加强管的一端为密封端,加强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气体发生器与一当汽车发生撞击且撞击力超过设定值时能控制气体发生器自动对加强管进行充气的感应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汽车A柱的刚度,保证了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室内乘员的安全,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方便,有利于在汽车A柱上的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2669922SQ20122025296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曹小珍, 林涛, 周大永, 刘卫国,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