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和支承致动器的支承件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79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和支承致动器的支承件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位于机动车辆前表面上的框架元件(2)和支承件(3)的组件(1),其中所述组件(1)包括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元件上的装置及其中所述支承件(3)包括紧固装置,其用于支撑致动器(4),致动器(4)能够驱动必须装配在所述框架元件(2)上的一个或多个构件。
【专利说明】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和支承致动器的支承件的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位于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和支承致动器的支承件的组件,适用于驱动装配在所述框架上的一个或多个构件。本发明还涉及这种组件的框架及这种组件的支承件。

【背景技术】
[0002]本发明尤其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前脸和/或风扇电机组。在该领域中,已知借助于直接连接在框架上的致动器致动装配在框架上的机构,尤其是通风翼片。
[0003]已存在多种致动器技术,例如使用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的致动器。
[0004]另外,各种技术在结构、尺寸、质量又或附接接口方面提供不同的特征。
[0005]为了允许框架接收致动器,还需要为了各个新致动器对框架进行改动。框架为大尺寸、成本高的一体件,其除支承通风翼片的致动器外,执行多种其它功能。因此,每次改变致动器类形时要改变框架的结构,以工业的角度,这是不太有利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
[0007]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用于机动车辆前脸的框架和支承件的组件,其中所述组件包括将支承件定位在框架上的装置,和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用于支承致动器的紧固装置,致动器能够驱动被装配在所述框架上的一个或多个构件。
[0008]装配在所述框架上的一个或多个构件尤其为通风翼片,该构件允许或阻止外部空气流穿过车辆的前脸。
[0009]而且,本发明允许使用相同的框架,而不论选择的致动器的类型。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定位装置包括预定位装置和固定装置。使用预定位装置,可将支承件在壳体上布置在位且通过附接装置可将支承件保持在壳体上。
[001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肋部和至少一个槽。此处的一个或多个肋部和一个或多个槽互补,即该一个或多个肋部穿透一个或多个槽,以确保将支承件预定位在框架上。优选地,该一个或多个肋部位于支承件上且该一个或多个槽位于框架上。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附接装置包括彼此相对地定位的销钉和孔眼,一个位于支承件上和另一个位于框架上,所述销钉和所述孔眼能够接收附接元件。该销钉和孔眼彼此相接触及使用通过销钉和孔眼接收的附接元件(尤其是螺钉)将支承件固定在框架上。有利地,销钉位于框架上及孔眼位于支承件上。
[0013]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框架包括具有呈“U”形形状的主体的支臂,所述槽位于主体的侧壁上,销钉源自于主体的中央分支。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支承件包括拥有致动器的接收区域的第一面。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组件包括用于将支承件定位在框架上的孔眼,孔眼源自于不同于致动器的接收区域的附接区域中的支承件的第一面,且孔眼凸起超出支承件的第一面。孔眼可包括组件的固定装置。
[0016]根据实施例,支承件的刚性附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片和至少一个柱,一个或多个凸片和一个或多个柱从支承件的第一面,特别是致动器的接收区域突出。一个或多个凸片还可穿透在致动器上的开孔,以及一个或多个柱可将致动器保持为压靠接收区域。
[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组件包括肋部,用于将支承件定位在框架上,支承件包括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一个或多个肋部源自于第二面和由此处突出。另外,还可具有包括在组件的预定位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肋部。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支承件具有框架上的至少两个固定点(anchoringpoint),固定点位于致动器的接收区域的任一侧。这两个附接的固定点还由此位于和接收区域垂直的平面中,即在和第一面于其中延伸的平面垂直的平面中,由此避免了支承件在框架上成悬臂。
[0019]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致动器为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一部分。
[002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前所述的组件的框架和所前所述的组件的支承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 通过附图,将会更好地理解怎样实施本发明。在这些图中,相似的元件用同一参考标号指定。
[002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例子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包括框架、支承件和致动器,致动器被安装在支承件上。
[0023]图2为图1的例子的局部立体分解图,无致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发明应用于例如机动车辆的前脸和/或机动车辆的风扇电机组中。
[0025]在图1中以立体分解图局部地表示符合本发明的组件I。这种组件I包括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2和用于致动器4的支承件3,致动器4适于驱动被安装在框架2上的一个或多个构件(未示出),尤其是通风翼片。
[0026]所述框架2可适用于被安装、被预装配有所述支承件3、所述致动器4和被所述被致动器4驱动的机构、以及在车辆底盘上的任意其它部件。
[0027]框架2尤其包括长方形形状的支架5,也就是说框架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侧6、下侧7、右侧8和左侧(未示出),以形成长方形形状。在图1中,上侧6位于下侧7之上且与之平行,右侧8位于图的右侧并与未示出的左侧相平行。
[0028]框架2还包括支臂11,支臂11提供有“U”形形状的主体24。主体24由此包括形成底座和两个侧翼的三个分支,并与框架的上侧6和下侧7相连接。支臂11因此在垂直于支臂11伸展的侧向轴线9的平面中拥有“U”形剖面。这三个分支包括第一侧分支13、第二侧分支14和将第一侧分支13连接到第二侧分支14的中央分支(图2中的参考标号15)。第一和第二侧分支13,14在垂直于支架的上侧6和下侧7伸展的纵向轴线10的平面中延伸,第一侧分支13面对框架的左侧,第二侧分支14面对框架的右侧8。
[0029]支臂11可位于框架2的中央区域中。支臂11由此将支架5分隔成两个窗口,右窗口 50位于支臂11和第二侧分支14和右侧8之间,及左窗口 51位于支臂11的第一侧分支13和框架2的左侧之间。其可更具体连接框架2的上侧6和下侧7的中间部。
[0030]第一侧分支13和第二侧分支14的远端19为沿垂直于侧向轴线9的平面的支臂11的主体24的“U”形形状。
[0031]支臂11包括在侧向轴线9上的下端部20和上端部(图2中的参考标号21),此处下端部20和上端部21将支臂11连接到例如金属结构23的结构上。该下端部20和上端部21也被分别连接为和框架2的下侧7和上侧6的第一和第二横向分支13,14的远端19平齐。
[0032]结构23也为长方形的形状,以使其附接至框架2的上侧6、下侧7、左侧和右侧8,以及附接至臂11。
[0033]在支臂11的下端部20的位置处,下侧7被沿结构23中断,以使支臂11的三个分支12形成和该下端部20平齐的“U”形的开口。该“U”形开口允许将致动器4插入由支臂11的分支12限定的体积内部。
[0034]第一侧分支13和第二侧分支14的远端19包括具有开孔17的凸片16包括。这些开孔17被用于接收通风翼片的铰链销(未示出),铰链销的作用为在打开位置中允许外部空气流体通过以及在关闭位置中阻止同样的空气流体。
[0035]各个开孔17具有匹配的缺口 18,缺口 18被设置于框架2的右侧8上或者左侧上。这使得将翼片定位在第二侧分支14和右侧8之间、即在右窗口 50中是可能的,和将翼片定位在第一侧分支13和框架2的左侧之间、即在左窗口 51中是可能的。因此一方面通过第一侧分支13或第二侧分支14的凸片16的开孔17和另一方面通过框架2的左侧或右侧8的缺口 18支撑翼片。
[0036]支臂11的主体24还包括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的平面内延伸的侧壁35。侧壁35也平行于第一和第二侧分支13,14。其或者是不同于所述侧分支的侧壁,或者是其中一个(此处为第二侧分支140)的材料的厚度余量的其中之一。
[0037]在右窗口 50和左窗口 51中,即被用于接收翼片的区域中,,可在通风翼片处于关闭位置时与通风翼片相接触的挡块22被布置为和框架2的上侧6和下侧7平齐。
[0038]图2示出了支承件3。这种支承件3为平板25的形状,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的平面中延伸。所述平板25包括拥有致动器4的接收区域22的第一面32和与第一面32相对的第二面34。第一面32继而能够在其接收区域33的位置中接收致动器4并与第一侧分支13相面对,同时和第一面32相对的第二面34面对于第二侧分支14。
[0039]根据本发明,组件I包括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上的定位装置26,且支承件3包括用于支承致动器的刚性附接装置27。组件I尤其可包括致动器。
[0040]图2还允许以更详细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定位装置26和刚性附接装置27以及它们所位于的组件I的区域。
[0041]事实上,定位装置26例如包括预定位装置28和附接装置29。这些预定位装置28尤其包括至少一个肋部30和至少一个槽31。
[0042]在示于图2的实施例中,组件I包括位于支承件3上的两个肋部30 (仅一个可见)和位于框架2上的两个槽31。
[0043]肋部30位于支承件3的第二面34上,即肋部30源自支承件3的第二面34及由此突出。肋部30在垂直于横向轴线9的平面中延伸。
[0044]槽31位于框架2的侧壁35上。槽31为设置在侧壁35中的切口,其沿平行于第一轴线40的方向延伸,第一轴线40垂直于横向轴线9和纵向轴线10。槽31在其延伸的方向上由上边缘38和下边缘39界定。槽31尤其为张开的,即上边缘38和下边缘39之间的距离小于在侧壁35的远端37和所述槽3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0045]槽31和肋部30互补,以使肋部30进入槽31直到槽31的上边缘38和下边缘39之间的减小距离阻止了肋部30继续插入。槽31和肋部30还起到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上的作用,且尤其是将支承件3预定位在框架2上。
[0046]固定装置29包括彼此面对面地安置的销钉41和孔眼42,销钉41位于支承件3上,孔眼42位于框架2上。
[0047]销钉41呈圆柱形的形状且源自于框架2的支臂11的中央分支15。销钉41从中央分支15突出和沿平行于第一轴线40的方向、即平行于支臂11的第一和第二侧分支13,14的方向延伸。销钉41由此位于第一侧分支13和第二侧分支14之间,及更具体地位于第一侧分支13和支臂11的侧壁35之间。在组装组件I时,销钉41拥有的远端44与孔眼42相接触。销钉41还提供开孔45,适用于接收附接元件,尤其是螺钉(未示出)。
[0048]孔眼42源自于支承件3的第一面,并于此突出。更具体地,孔眼42源自于不同于致动器的接收区域33的固定区域55,以不会阻止致动器4至支承件3的刚性附接。孔眼42拥有的大面43在垂直于第一轴线40的平面中延伸和两个支柱46在垂直于横向轴9的平面上延伸,以增强孔眼42的抗压能力。孔眼42的大面43具有开孔47,能够接收附接元件,尤其是螺钉。在组装组件I时,孔眼42的大面43与销钉41的远端44相接触,以使孔眼42的开孔47与销钉41的开孔45相对齐,进而允许插入附接元件。孔眼42和销钉41由此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上,及更具体地,将支承件3附接至框架2。
[0049]在组装组件I时,支承件3的平板25位于框架2的侧壁35和销钉41之间,支承件3的第二面34与框架2的侧壁35相接触,肋部30与槽31相配合及孔眼42与销钉41相配合。支承件3因此拥有通过销钉41和孔眼42配合表现出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点和通过肋部30之一与槽31之一之间的配合表现出的第二固定点。支承件3在框架2上的第一和第二接合点位于致动器4的接收区域33的任一侧,以避免支承件3在框架2上成悬臂。
[0050]支承件3的刚性附接装置27包括至少一个凸片56、尤其是四个凸片56和至少一个柱57。该四个凸片56和柱57位于支承件3的第一面32上,更具体地和支承件3的接收区域33平齐。四个凸片56和柱57从支承件3的第一面32突出和沿平行于纵向轴线10的方向延伸。该四个凸片56和柱57位于接收区域33的外围上,以使致动器可以布置为通过该四个凸片56和柱57抵靠接收区域33。柱57尤其位于四个凸片56中的两个之间、在朝向中央分支15对齐的接收区域33的侧上。
[0051]在四个凸片56中,三个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的平面中的剖面为十字形且另一个为圆柱形。在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的平面中,三个十字形凸片56拥有尺寸不同的第一段58和第二段59。更靠近接收区域33的第一段58大于位于三个十字形凸片56的远端处的第二段59。在第一和第二段58,59的结合位置处还形成有挡块。
[0052]柱57包括平坦部分61,平坦部分61在垂直于第一轴线40的平面中延伸,并终止于齿部62。
[0053]应注意的是,以一体的方式制成框架2和前面描述的构成框架2的所有元件,其同时从相同的材料制成,以形成一体件。类似地,一体地制成支承件3和前面描述的构成支承件3的所有元件,即其同时从相同的材料制成,以形成一体件。
[0054]图1示出致动器4和四个凸片56以及柱57如何允许致动器4至支承件3的刚性附接。
[0055]致动器4包括包围例如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的电机(未示出)的壳体65。该电机能够通过轴(未示出)致动通风翼片,该轴沿与纵向轴线10相平行的方向延伸和经由圆柱形开孔66穿过壳体65,从壳体65的一侧到另一侧且提供齿轮系统75。通过该开孔66更具体地通过齿轮系统75,电机能够对轴传递旋转运动,轴继而转动驱动翼片从打开位置至关闭位置,或反过来。
[0056]绕致动器4的外围安置有具有开孔68的四个凸缘67,开孔68接收支承件3的四个凸片56。四个凸缘67中的三个由此使用其中的开孔68接收三个十字形凸片56及另一个凸缘67使用其中的开孔68接收圆柱形凸片56。接收三个十字形凸片56的三个凸缘67继而布置在这些凸片56上,直到它们与挡块60相接触。当凸缘67在该位置中时,致动器4的壳体65的第一侧69与支承件3的第一面32相抵靠和更具体地在接收区域33相接触。另外,柱57的平坦部分与致动器4的第二侧70相接触,垂直于致动器4的第一侧69,且柱57的齿部在致动器4的第三侧71上阻挡致动器4,相对壳体65,该第三侧71垂直于第二侧70并与第一侧69相对。
【权利要求】
1.一种位于机动车辆前脸的框架(2)和支承件(3)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I)包括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上的装置(26),和其中所述支承件(3)包括用于支承致动器(4)的紧固装置(27),致动器(4)适用于驱动被装配在所述框架(2)上的一个或多个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6)包括预定位装置(28)和固定装置(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位装置(28)包括至少一个肋部(30)和至少一个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肋部(30)位于支承件(3)上和一个或多个槽(31)位于框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9)包括面对面地定位的固定点(41)和孔眼(42),一个位于支承件(3)上及另一个在框架(2)上,所述固定点(41)和所述孔眼(42)适用于接收固定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点(41)位于框架(2)上和所述孔眼(42)位于支承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包括提供有呈“U”形轮廓的主体(24)的支臂(11),所述槽(31)位于主体(24)的侧壁(35)上,固定点(41)源自于主体(24)的中央分支(15)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3)包括拥有致动器(4)的接收区域(33)的第一面(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I)包括用于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上孔眼(42),其中孔眼(42)源自于支承件(3)的第一面(32),具体地源自不同于致动器的接收区域的固定区域(55),孔眼(42)相对于支承件的第一面(32)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3)的紧固装置(27)包括至少一个凸片(56)和至少一个柱(57),一个或多个凸片(56)和一个或多个柱(57)相对于在致动器(4)的接收区域(33)中的支承件(3)的第一面(32)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I)包括肋部(30),用于将支承件(3)定位在框架(2)上,支承件(3)包括与第一面(33)相背的第二面(34),一个或多个肋部(30)源自于第二面(34)并由此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8到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3)具有附接于框架(2)上的至少两个固定点,固定点位于致动器(4)的接收区域(33)的两侧。
13.根据前面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I)包括所述致动器⑷。
【文档编号】B62D65/02GK104080692SQ20128002555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J-L·拉纳德, F·瓦卡, J·普伦切特, M·威廉斯 申请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