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臂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117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悬架臂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悬架臂固定结构,利用该悬架臂固定结构能够在悬架框和悬架臂彼此固定的部分处得到高强度。根据本发明的悬架臂固定结构(100)的构造包括:悬架框(110)、悬架臂(左前臂部114a)、臂固定部(118a)、设置于臂固定部(118a)的前表面的插孔(120a)、用于将悬架框联接到车体的连接构件(140a)、从前方插入到插孔中的螺栓(160)和配置在连接构件内的螺母(170),连接构件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鼓出的鼓出形状(142a),螺母的前端部固定于鼓出形状,螺母的后端部固定于连接构件的后表面(144)。
【专利说明】悬架臂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将悬架臂固定到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架臂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安装到车辆的悬架框跨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悬挂车轮的悬架臂(其也称为下臂)安装到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例如,专利文献I)。
[0003]因为由行驶期间的振动引起的载荷施加到悬架臂,所以在悬架框的固定了悬架臂的部分处尤其需要高刚性。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在前侧支撑部的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情况下,左右下臂的前侧支撑部在构件本体(悬架框)的前侧处由分别安装到左侧和右侧的左右本体安装构件支撑。根据专利文献1,利用这种配置,易于确保安装位置的精度和刚性,能够实现生产性的改善。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1928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_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利用专利文献I中的技术,可以想到能够增加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载荷(力矩)的强度。但是,不仅前后方向上的载荷,上下方向上的载荷和左右方向上的载荷也施加到固定悬架臂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如专利文献I中的在每个本体安装构件的单面侧上的螺母接收螺栓的构造,上下方向上的载荷和左右方向上的载荷仅由螺母的座面接收。因此,不能有效地接收从悬架臂输入的载荷,可能导致悬架性能的降低。因此,利用专利文献I中的技术,难以得到相对于从悬架臂输入的载荷的足够强度,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0009]鉴于前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臂固定结构,利用该悬架臂固定结构,能够在悬架框和悬架臂彼此固定的部分处得到高强度。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悬架臂固定结构的典型配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悬架框;和待固定到所述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架臂,所述悬架臂固定结构使所述悬架臂固定到所述悬架框,所述悬架臂固定结构还包括:臂固定部,其配置在所述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侧,所述悬架臂被固定到所述臂固定部;插孔,其设置于所述臂固定部的前表面;连接构件,其配置在所述臂固定部的后方并固定到所述悬架框,并且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所述悬架框连接到车体;螺栓,其从前方插入所述插孔;和螺母,其配置在所述连接构件内并且通过接收所述螺栓的后端部将所述悬架臂固定到所述悬架框,其中,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连接构件的前表面的与所述臂固定部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向前方鼓出的鼓出形状,并且所述螺母的前端部固定于所述鼓出形状,所述螺母的后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构件的后表面。
[0012]利用上述构造,用作螺栓的接收器的螺母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都固定到连接构件,该螺栓用于将悬架臂固定到悬架框。因此,来自悬架臂的载荷能够由螺母接收并最终由整个连接构件接收,也就是说,能有利地将载荷传递到连接构件。此外,螺母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都固定到连接构件,换言之,螺母使连接构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彼此联接。因此,来自于悬架臂的载荷能够在压缩方向和拉伸方向上在连接构件的截面中得到接收。于是,能够在悬架框和悬架臂彼此固定的部分处得到高强度。此外,由于连接构件的固定了螺母的区域形成为具有鼓出形状,所以能够增加该区域的刚性,并最终能增加螺母的安装刚性。
[0013]优选地,所述悬架臂固定结构还包括:加强构件,其配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后方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所述悬架臂的形状延伸,其中,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螺母的后端部位于所述加强构件的棱线上。利用该配置,施加到臂固定部的载荷能够从配置在臂固定部后方的连接构件传递到配置在臂固定部的更后方的加强构件,能够更有利地分散载荷。特别地,由于螺母的后端部位于加强构件的棱线上,所以能够增强该效果,能够实现臂固定部的静态刚性和动态刚性的增加。
[0014]发明的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悬架臂固定结构,利用该悬架臂固定结构能在悬架框和悬架臂彼此固定的部分处得到高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悬架臂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A和图2B是图1的截面图。
[0018]图3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图1所示的固定结构的左侧前部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固定结构;110…悬架框;112…中央部;112a…发动机座安装部;114a…左前臂部;114b…右前臂部;116a…左后臂部;116b…右后臂部;118a…臂固定部;118b…臂固定部;120…前表面;120a…插孔;130a…左侧悬架臂;130b…右侧悬架臂;140a…连接构件;140b…连接构件;142…前表面;142a…鼓出形状;144…后表面;150a…加强构件;150b…加强构件;160…螺栓;162…后端部;170…螺母;172…前端部;174…后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数值等仅是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示例,除非另有声明,否则不意欲限制本发明。应当注意,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功能和构造实质上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省略重复说明,并省略了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的元件的图示。
[0022]图1是说明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悬架臂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悬架臂固定结构(以下称为固定结构100)构造成包括悬架框110、左侧悬架臂130a和右侧悬架臂130b,悬架框11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左侧悬架臂130a和右侧悬架臂130b是固定到悬架框1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架臂。
[0023]如图1所示,悬架框110的中央部112位于悬架框11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处,安装发动机座(未不出)的发动机座安装部112a设置在中央部112的中央处。在中央部1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处,设置了向外侧且向前方延伸的左臂部和右臂部(以下分别称为左前臂部114a和右前臂部114b)。左侧悬架臂130a和右侧悬架臂130b分别固定到左前臂部114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和右前臂部114b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在中央部1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处,设置了向外侧延伸的左后臂部116a和右后臂部116b。
[0024]如图1所示,分别固定左侧悬架臂130a和右侧悬架臂130b的臂固定部118a和118b设置在悬架框1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侧,也就是说,臂固定部118a和118b分别设置到左前臂部114a的端部和右前臂部114b的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固定于悬架框110并将悬架框110连接到车体(未示出)的连接构件140a和140b分别配置在臂固定部118a和118b的后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左侧悬架臂130a和右侧悬架臂130b的形状延伸的加强构件150a和150b配置在连接构件140a和140b的后方。
[0025]图2A和图2B是图1的截面图。图2A是沿图1中的线A_A截取的截面图,图2B是图2A的放大图。注意,因为固定结构100具有左右对称的构造,所以以下说明中以将左侧悬架臂130a固定到悬架框110的情况作为示例。
[0026]如图2A所示,插孔120a形成于臂固定部118a的前表面120,螺栓160从前方插入该插孔120a。如图2B所示,插入的螺栓160的后端部162由配置在连接构件140a内的螺母170接收,从而左侧悬架臂130a固定在悬架框110的臂固定部118a处。
[0027]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如图2B所示,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连接构件140a的前表面142的与臂固定部118a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向前方鼓出的鼓出形状142a,螺母170的前端部172固定于该鼓出形状142a的区域中。另一方面,螺母170的后端部174贯穿连接构件140a的后表面144并固定到后表面144。用于将螺母固定到连接构件140a的前表面142和后表面144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方法是焊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诸如胶合等的其它方法。
[0028]如本实施方式中螺母170的前端部172和后端部174 二者都固定到连接构件140a的结果是,来自左侧悬架臂130a(悬架臂)的载荷能够经由螺母170有利地传递到整个连接构件140a。此外,螺母170使连接构件140a的前表面142和后表面144彼此联接的结果是,由振动引起的来自左侧悬架臂130a的载荷能够在压缩方向和拉伸方向上在连接构件140a的横截面中得到接收。因此,能够在悬架框110和左侧悬架臂130a彼此固定的部分处得到高强度,确保了良好的悬挂性能。
[0029]此外,固定螺母170的前端的部分具有鼓出形状142a的结果是,能够增加连接构件140a的前表面142的固定了螺母170的前端的部分处的刚性,能够增加螺母170的安装刚性。而且,因为鼓出形状142a的形成方便了固定螺母170时的定位,所以能减少螺母170
的安装误差。
[0030]图3是从上下方向观察的图1所示的固定结构的左侧前部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100中,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螺母170的后端部174设定成位于加强构件150a的棱线B上。
[0031]如本实施方式中将加强构件150a配置在连接构件140a的后方的结果是,施加到臂固定部118a的载荷经由螺母170和连接构件140a传递到加强构件150a。因而,来自于左侧悬架臂130a的载荷,特别是前后方向上的载荷能被更好地分散。此外,螺母170的后端部174位于加强构件150a的棱线B上的结果是,从左侧悬架臂130a施加的前后方向上的载荷能更有效地传递到加强构件150a,能够实现臂固定部118a的静态刚性和动态刚性的改善。注意,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分体的连接构件140a和加强构件150a作为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它们也可以构造成一体。
[0032]尽管已经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自不必言,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变型和改变,并且所有这些变型和改变应该理解为当然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33]产业h的可利用件
[0034]本发明可以用作将悬架臂固定到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架臂固定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架臂固定结构,其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悬架框;和待固定到所述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架臂,所述悬架臂固定结构使所述悬架臂固定到所述悬架框, 所述悬架臂固定结构还包括: 臂固定部,其配置在所述悬架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侧,所述悬架臂被固定到所述臂固定部; 插孔,其设置于所述臂固定部的前表面; 连接构件,其配置在所述臂固定部的后方并固定到所述悬架框,并且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所述悬架框连接到车体; 螺栓,其从前方插入所述插孔;和 螺母,其配置在所述连接构件内并且通过接收所述螺栓的后端部将所述悬架臂固定到所述悬架框, 其中,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连接构件的前表面的与所述臂固定部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向前方鼓出的鼓出形状,并且 所述螺母的前端部固定于所述鼓出形状,所述螺母的后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构件的后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臂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臂固定结构还包括: 加强构件,其配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后方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所述悬架臂的形状延伸, 其中,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螺母的后端部位于所述加强构件的棱线上。
【文档编号】B62D21/11GK104340003SQ201410373655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东海林岳大, 望月晋荣, 金津文彦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