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43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该折叠自行车在折叠时将座垫支撑杆收起后,仅需提起折叠开关并将拉杆向上提拉,就可通过自行车上设置的钢丝束和连动杆组件将前后轮组向车架本体的中心折叠,同时收起车把使其夹紧拉杆和座垫,最终折叠完成后形成一个圆形结构。该折叠自行车折叠打开操作便捷、结构简洁明了,折叠后结构合理,能够放置在汽车备用胎的备用筐中,不占用额外的车后备箱空间,适于自行车爱好者远途出行时携带使用。
【专利说明】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放入汽车备用胎备胎筐内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自行车在骑行使用时由人力驱动,其动力来源不受燃油和电力的限制,不仅行走便捷对环境污染影响小,而且能够使骑行者身体得到锻炼,因此自行车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但同时由于自行车所能够移动的范围受限于人力,出行较远时又会产生诸多不便,一般需要将自行车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搭配使用。尤其是自行车爱好者进行远途出行时,通常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同时会携带自行车,因此对自行车的便携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0003]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已有研究人员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折叠自行车。目前现有的折叠自行车一般均采用管件收缩折叠和管件对合折叠两种方式来实现自行车整体收缩和折叠效果,但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折叠时,不仅折叠步骤多花费时间长需需手动折叠,且折叠后的自行车收缩效果并不好,折叠后的自行车体积仍然较大且折叠后结构不合理,难以放在私家车的后备箱中,仍然不能够为自行车爱好者远途出行携带自行车带来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该折叠自行车能够自动折叠展开,且折叠后结构合理能够置于一般小型轿车备用胎的备胎筐中。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前轮组、后轮组、鞍座机构、车把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车架本体的前端通过前叉臂与所述前轮组连接,所述车架本体的后端通过后叉臂与所述后轮组连接,所述鞍座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后上方,所述车把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前上方,所述折叠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正上方,所述车架本体由呈竖直放置且开口向上的圆弧状外框、由该圆弧状外框最低点向上延伸且内部中空的竖支架、连接圆弧状外框两端点且内部中空的横支架组成,且所述圆弧状外框、鞍座机构和车把机构共同形成一上部开口的优弧状结构。
[0007]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活动插设于竖支架顶端的拉杆,该拉杆上端露出竖支架的部分形成一拉手,该拉杆下端插设于竖支架内部且该拉杆能够在竖直方向朝上限位拉动;所述拉杆的拉手上固设有一折叠开关,前、后叉臂上分别卡设有一卡紧机构,所述折叠开关通过依次穿设于竖、横支架内的钢丝束分别与前、后叉臂上的卡紧机构连接并控制该卡紧机构卡制前、后轮组。
[0008]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连动杆组件,该连动杆组件包括与鞍座机构枢接的第一连动杆、与后叉臂定位连接的第二连动杆、与前叉臂固定连接的第三连动杆、以及位于横支架内且定位枢接于拉杆底部的的第四、五连动杆,所述第四连动杆另一端与第一、二连动杆另一端枢接且能够在横支架内滑动,所述第五连动杆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另一端枢接且能够在横支架内滑动。
[000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0]所述拉杆能够在竖直方向朝上限位拉动的结构是:所述竖支架内部形成有一长形槽,拉杆能够沿该长形槽上下滑动并带动第四、五连动杆枢接于拉杆上的一端上下滑动,且所述拉杆下端设有一拉杆开关固定机构,该拉杆开关固定机构包括一环状外壳,所述外壳侧面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处定位设有一 “L”型弹片。
[0011]拉杆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折叠开关包括一活动设置于拉杆上的拉环,该拉环与一底端固连于拉杆上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钢丝束分成两段且这两段钢丝束的一端分别固连与拉环上,另一端分别与卡设于前、后叉臂上的卡紧机构固连。
[0012]所述鞍座机构包括座垫、呈弧状的座杆和座垫支撑杆,其中座杆位于座垫下方且一端与座垫固定枢接,座杆另一端与车架本体后方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支撑杆一端固定枢接于座垫后下方,另一端可调式固定于座杆上。
[0013]所述车把机构包括一车把固定杆和一底端与车架本体前方固定连接的T把上段,T把上段的顶部垂直固连于车把固定杆的中部,所述车把固定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一折叠车把,车把固定杆上设有折叠车把安全开关,该折叠车把安全开关能够控制折叠车把朝车把固定杆的中部翻折。
[0014]所述两个折叠车把分别通过设置在折叠车把与车把固定杆连接处的转轴形成活动连接,且所述车把固定杆的中部设有一拉力弹簧,该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折叠车把上,所述车把固定杆上对应每个折叠车把均设有一车把安全锁开关,该车把安全锁开关通过所述拉力弹簧控制折叠车把。
[0015]所述前轮组包括前轮,前轮的中心与前叉臂的一端通过转轴定位枢接,前叉臂的另一端通过前叉轴与T把上段的底端定位连接。
[0016]所述后轮组包括后轮,后叉臂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后轮的中心枢接,且后轮中心处绕该转轴同轴套设有一飞轮;所述后叉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座杆的底端定位连接,且该转轴处位于后叉臂上同轴套设有一后轮从动齿盘,以及套设于该转轴上且与后轮从动齿盘啮合的后轮主动齿盘。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折叠自行车在折叠时将座垫支撑杆收起后,仅需提起折叠开关并将拉杆向上提拉,就可通过自行车上设置的钢丝束和连动杆组件将前后轮组向车架本体的中心折叠,同时收起车把使其夹紧拉杆和座垫,最终折叠完成后形成一个圆形结构。该折叠自行车折叠打开操作便捷、结构简洁明了,折叠后结构合理,能够放置在汽车备用胎的备用筐中,不占用额外的车后备箱空间,适于自行车爱好者远途出行时携带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自行车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自行车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轮组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轮组传动部分和折叠手把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手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轴壁卡紧机构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1-前轮;2-卡紧机构;
[0026]3-座杆;4-连动杆组件;
[0027]5-座垫支撑杆;6-座垫;
[0028]7-拉杆;8-折叠开关;
[0029]9-钢丝束;10-车架本体;
[0030]Il-T把上段;12-折叠车把安全开关;
[0031]13-折叠车把;14-车把固定杆;
[0032]15-前叉轴;16-前叉臂;
[0033]17-前轮组;18-后轮从动齿盘;
[0034]19-后轮主动齿盘;20-后叉臂;
[0035]21-飞轮;22-后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7]一种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10、前轮组17、后轮组22、鞍座机构、车把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车架本体的前端通过前叉臂16与所述前轮组连接,所述车架本体的后端通过后叉臂20与所述后轮组22连接,所述鞍座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后上方,所述车把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前上方,所述折叠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正上方,所述车架本体由呈竖直放置且开口向上的圆弧状外框、由该圆弧状外框最低点向上延伸且内部中空的竖支架、连接圆弧状外框两端点且内部中空的横支架组成,且所述圆弧状夕卜框、鞍座机构和车把机构共同形成一上部开口的优弧状结构。
[0038]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活动插设于竖支架顶端的拉杆7,该拉杆上端露出竖支架的部分形成一拉手,该拉杆下端插设于竖支架内部且该拉杆能够在竖直方向朝上限位拉动;所述拉杆7的拉手上固设有一折叠开关8,前、后叉臂上分别卡设有一卡紧机构2,所述折叠开关8通过依次穿设于竖、横支架内的钢丝束9分别与前、后叉臂上的卡紧机构连接并控制该卡紧机构卡制前、后轮组。
[0039]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连动杆组件4,该连动杆组件包括与鞍座机构枢接的第一连动杆、与后叉臂定位连接的第二连动杆、与前叉臂固定连接的第三连动杆、以及位于横支架内且定位枢接于拉杆7底部的的第四、五连动杆,所述第四连动杆另一端与第一、二连动杆另一端枢接且能够在横支架内滑动,所述第五连动杆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另一端枢接且能够在横支架内滑动。
[0040]所述拉杆7能够在竖直方向朝上限位拉动的结构是:所述竖支架内部形成有一长形槽,拉杆能够沿该长形槽上下滑动并带动第四、五连动杆枢接于拉杆上的一端上下滑动,且所述拉杆下端设有一拉杆开关固定机构,该拉杆开关固定机构包括一环状外壳,所述外壳侧面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处定位设有一 “L”型弹片。
[0041]拉杆7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折叠开关8包括一活动设置于拉杆上的拉环,该拉环与一底端固连于拉杆上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钢丝束9分成两段且这两段钢丝束的一端分别固连与拉环上,另一端分别与卡设于前、后叉臂上的卡紧机构固连。
[0042]所述鞍座机构包括座垫6、呈弧状的座杆3和座垫支撑杆5,其中座杆位于座垫下方且一端与座垫固定枢接,座杆另一端与车架本体后方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支撑杆一端固定枢接于座垫后下方,另一端可调式固定于座杆上,该可调式固定的方式可采用多种:如可在座垫下方的座杆上开设若干间隔的插孔供座垫支撑杆插设于其中,也可采用可调节高度的止挡装置套设于座杆上用来调节座垫支撑杆的位置。
[0043]所述车把机构包括一车把固定杆14和一底端与车架本体前方固定连接的T把上段11,T把上段的顶部垂直固连于车把固定杆的中部,所述车把固定杆1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一折叠车把13,车把固定杆上设有折叠车把安全开关12,该折叠车把安全开关能够控制折叠车把朝车把固定杆的中部翻折。
[0044]所述两个折叠车把13分别通过设置在折叠车把与车把固定杆14连接处的转轴形成活动连接,且所述车把固定杆的中部设有一拉力弹簧,该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折叠车把上,所述车把固定杆上对应每个折叠车把均设有一车把安全锁开关12,该车把安全锁开关通过所述拉力弹簧控制折叠车把。
[0045]所述前轮组17包括前轮1,前轮的中心与前叉臂16的一端通过转轴定位枢接,前叉臂16的另一端通过前叉轴15与T把上段11的底端定位连接。所述后轮组22包括后轮,后叉臂2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后轮的中心枢接,且后轮中心处绕该转轴同轴套设有一飞轮21 ;所述后叉臂1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座杆3的底端定位连接,且该转轴处位于后叉臂上同轴套设有一后轮从动齿盘18,以及套设于该转轴上且与后轮从动齿盘啮合的后轮主动齿盘19。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本体(10)、前轮组(17)、后轮组(22)、鞍座机构、车把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车架本体的前端通过前叉臂(16)与所述前轮组连接,所述车架本体的后端通过后叉臂(20)与所述后轮组(22)连接,所述鞍座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后上方,所述车把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前上方,所述折叠机构定位设置于车架本体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本体由呈竖直放置且开口向上的圆弧状外框、由该圆弧状外框最低点向上延伸且内部中空的竖支架、连接圆弧状外框两端点且内部中空的横支架组成,且所述圆弧状外框、鞍座机构和车把机构共同形成一上部开口的优弧状结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活动插设于竖支架顶端的拉杆(7),该拉杆上端露出竖支架的部分形成一拉手,该拉杆下端插设于竖支架内部且该拉杆能够在竖直方向朝上限位拉动;所述拉杆(7)的拉手上固设有一折叠开关(8),前、后叉臂上分别卡设有一卡紧机构(2),所述折叠开关(8)通过依次穿设于竖、横支架内的钢丝束(9)分别与前、后叉臂上的卡紧机构连接并控制该卡紧机构卡制前、后轮组; 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连动杆组件(4),该连动杆组件包括与鞍座机构枢接的第一连动杆、与后叉臂定位连接的第二连动杆、与前叉臂固定连接的第三连动杆、以及位于横支架内且定位枢接于拉杆(7)底部的的第四、五连动杆,所述第四连动杆另一端与第一、二连动杆另一端枢接且能够在横支架内滑动,所述第五连动杆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另一端枢接且能够在横支架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7)能够在竖直方向朝上限位拉动的结构是:所述竖支架内部形成有一长形槽,拉杆能够沿该长形槽上下滑动并带动第四、五连动杆枢接于拉杆上的一端上下滑动,且所述拉杆下端设有一拉杆开关固定机构,该拉杆开关固定机构包括一环状外壳,所述外壳侧面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处定位设有一 “L”型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拉杆(7)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折叠开关(8)包括一活动设置于拉杆上的拉环,该拉环与一底端固连于拉杆上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钢丝束(9)分成两段且这两段钢丝束的一端分别固连与拉环上,另一端分别与卡设于前、后叉臂上的卡紧机构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机构包括座垫(6)、呈弧状的座杆(3)和座垫支撑杆(5),其中座杆位于座垫下方且一端与座垫固定枢接,座杆另一端与车架本体后方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支撑杆一端固定枢接于座垫后下方,另一端可调式固定于座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机构包括一车把固定杆(14)和一底端与车架本体前方固定连接的T把上段(11),T把上段的顶部垂直固连于车把固定杆的中部,所述车把固定杆(1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一折叠车把(13),车把固定杆上设有折叠车把安全开关(12),该折叠车把安全开关能够控制折叠车把朝车把固定杆的中部翻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把(13)分别通过设置在折叠车把与车把固定杆(14)连接处的转轴形成活动连接,且所述车把固定杆的中部设有一拉力弹簧,该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折叠车把上,所述车把固定杆上对应每个折叠车把均设有一车把安全锁开关(12),该车把安全锁开关通过所述拉力弹簧控制折叠车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17)包括前轮(I),前轮的中心与前叉臂(16)的一端通过转轴定位枢接,前叉臂(16)的另一端通过前叉轴(15)与T把上段(11)的底端定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形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组(22)包括后轮,后叉臂(2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后轮的中心枢接,且后轮中心处绕该转轴同轴套设有一飞轮(21);所述后叉臂(1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座杆(3)的底端定位连接,且该转轴处位于后叉臂上同轴套设有一后轮从动齿盘(18),以及套设于该转轴上且与后轮从动齿盘啮合的后轮主动齿盘(19)。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4173108SQ201420531808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王绣婷 申请人: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