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4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包括一头管、一直线型纵管、两侧管及一油箱。直线型纵管连接于头管,并且延伸于头管之下。两侧管连接于直线型纵管,并且相对于彼此。油箱设置于直线型纵管与两侧管之间。
【专利说明】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使油箱的容量增大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现有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主要包括有一把手5、一头管10、一前叉15、一纵管20、两侧管30、一横管40、一油箱50、一加油口埠60、一油箱管70、两后摇臂80 (图1仅能显不一个后摇臂80)、一前轮90及一后轮95。
[0003]如图1所示,把手5是穿设于头管10。在此,把手5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头管10,并且把手5主要是用来让驾驶者(或操作者)控制整个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的行进方向。此外,头管10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04]仍如图1所示,前叉15是连接于把手5。在此,头管10乃是设置于把手5与前叉15之间。此外,前叉15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头管10。另外,前叉15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05]如图1及图2所示,纵管20是连接于头管10,并且纵管20是以弯曲的方式延伸于头管10之下。更具体而言,纵管20的下端部具有一弯曲的形状。此外,纵管20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头管10。另外,纵管20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06]仍如图1及图2所示,两侧管30是连接于纵管20,并且两侧管30是相对于彼此。此外,两侧管30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纵管20。另外,两侧管30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07]如图2所示,横管40是连接于纵管20以及两侧管30之间。在此,横管40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纵管20以及两侧管30之间。另外,横管40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08]如图1所示,油箱50是设置于纵管20与两侧管30之间,其主要是用来容纳一燃油(未显示)。在此,油箱50是由横管40所辅助支撑。
[0009]仍如图1所示,加油口埠60是设置于头管10之上,并且加油口埠60是连接于油箱50。更具体而言,加油口埠60是通过油箱管70连接于油箱50,亦即,油箱管70是连接于加油口埠60与油箱50之间。
[0010]仍如图1所示,两后摇臂80是分别连接于两侧管30。在此,两后摇臂80可以是通过螺丝锁附等方式来分别连接于两侧管30。
[0011]仍如图1所示,前轮90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前叉15。在此,把手5可以经由前叉15来控制前轮90的摆动方向,进而可以控制整个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的行进方向。
[0012]仍如图1所示,后轮95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两后摇臂80之间。
[0013]如上所述,如图1及图2所示,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会具有一些缺点。首先,由于纵管20是以弯曲的方式延伸于头管10之下(亦即,纵管20的下端部具有弯曲的形状),故设置于纵管20与两侧管30间的油箱50的容量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再者,由于纵管20的下端部具有弯曲的形状,故应力集中的现象会发生于纵管20的下端部,因而会使得纵管20或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不足。此外,由于纵管20是以弯曲的方式延伸于头管10之下(亦即,纵管20的下端部具有弯曲的形状),故纵管20的成型尺寸会较不易被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14]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的问题。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头管;一直线型纵管,连接于该头管,并且延伸于该头管之下;两侧管,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并且相对于彼此;以及一油箱,设置于该直线型纵管与该两侧管之间。
[0015]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更包括一横管,其中,该横管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并且连接于该两侧管之间。
[0016]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更包括一加油口埠,设置于该头管之上,并且连接于该油箱。
[0017]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更包括一油箱管,连接于该加油口埠与该油箱之间。
[0018]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更包括一把手,穿设于该头管之中。
[0019]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更包括一前叉,连接于该把手,其中,该头管设置于该把手与该前叉之间。
[0020]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油箱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于该直线型纵管与该两侧管之间。
[0021]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直线型纵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该头管。
[0022]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等侧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
[0023]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横管具有一 U形的形状,并且具有一 U形部中点,以及该U形部中点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显示一现有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26]图2显示现有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部分构造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28]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部分构造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29]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与现有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的油箱容量比较示意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 ]1,100?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
[0032]5、105 ?把手
[0033]10、110 ?头管
[0034]15、115 ?前叉
[0035]20?纵管
[0036]30、130 ?侧管
[0037]40、140 ?横管
[0038]50、150 ?油箱
[0039]60、160 ?加油口埠
[0040]70、170?油箱管
[0041]80、180?后摇臂
[0042]90、190 ?前轮
[0043]95、195 ?后轮
[0044]120?直线型纵管
[0045]141?U形部中点
[0046]A?斜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48]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9]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把手105、一头管110、一前叉115、一直线型纵管120、两侧管130、一横管140、一油箱150、一加油口埠160、一油箱管170、两后摇臂180(图3仅能显示一个后摇臂180)、一前轮190及一后轮195。
[0050]如图3所示,把手105穿设于头管110。在本实施例之中,把手105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头管110。在此,把手105主要是用来让一驾驶者(或操作者)控制整个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的行进方向。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头管110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51]仍如图3所示,前叉115连接于把手105。在此,头管110设置于把手105与前叉115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前叉115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头管110。另外,在本实施例之中,前叉115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52]如图3及图4所示,直线型纵管120是连接于头管110,并且直线型纵管120是延伸于头管110之下。对此,直线型纵管120整体而言不具有弯曲的部分。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直线型纵管120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头管110。另外,在本实施例之中,直线型纵管120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53]仍如图3及图4所示,两侧管130是连接于直线型纵管120,并且两侧管130是相对于彼此。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两侧管130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直线型纵管120。另外,在本实施例之中,两侧管130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
[0054]如图4所示,横管140是连接于直线型纵管120,并且横管140是连接于两侧管130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横管140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直线型纵管120以及两侧管130。另外,在本实施例之中,横管140亦是由金属材料所成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横管140实质上是位于两侧管130的下方处,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横管140是从两侧管130的下方连接于直线型纵管120以及两侧管130之间。另外,在本实施例之中,横管140大致上具有一 U形的形状,如图4所示。更详细的来说,横管140具有一 U形部中点141,而此U形部中点141是连接于直线型纵管120 (亦即,直线型纵管120是延伸至两侧管130的下而连接于横管140的U形部中点141)。
[0055]如图3所示,油箱150是设置于直线型纵管120与两侧管130之间,其主要是用来容纳燃油(未显示)。在此,油箱150由横管140辅助支撑。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之中,油箱150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于直线型纵管120与两侧管130之间,如此一来,油箱150便能够从直线型纵管120与两侧管130上拆卸下来,以进行更换或维修等运作。
[0056]仍如图3所示,加油口埠160设置于头管110之上,并且加油口埠160连接于油箱150。更具体而言,加油口埠160通过油箱管170连接于油箱150,亦即,油箱管170连接于加油口埠160与油箱150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加油口埠160可以利用焊接或螺丝锁附等方式来设置于头管110之上,但其并不以此为限。
[0057]仍如图3所示,两后摇臂180分别连接于两侧管130。在此,两后摇臂180可以通过螺丝锁附等方式来分别连接于两侧管130。
[0058]仍如图3所示,前轮190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前叉115。在此,把手105可以经由前叉115来控制前轮190的摆动方向,进而可以控制整个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的行进方向。
[0059]仍如图3所示,后轮195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两后摇臂180之间。
[0060]如上所述,如图3及图4所示,由于直线型纵管120直接延伸于头管110之下(亦即,直线型纵管120的下端部不具有任何弯曲的部分),故设置于直线型纵管120与两侧管130间的油箱150的容量可以被增大。对此,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与现有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的油箱容量比较示意图,其中,斜线部分A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的油箱150的容量被增大的部分。
[0061]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之中,由于直线型纵管120不具有弯曲的部分,故应力集中的现象不会发生于直线型纵管120之上。因此,直线型纵管120或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可以被提升。
[0062]此外,由于直线型纵管120直接延伸于头管110之下(亦即,直线型纵管120的下端部不具有任何弯曲的部分),故直线型纵管120的成型制造会较为简易以及其成型尺寸可以较为容易被控制。
[0063]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头管; 一直线型纵管,连接于该头管,并且延伸于该头管之下; 两侧管,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并且相对于彼此;以及 一油箱,设置于该直线型纵管与该两侧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横管,其中,该横管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并且连接于该两侧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油口埠,设置于该头管之上,并且连接于该油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油箱管,连接于该加油口埠与该油箱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把手,穿设于该头管之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前叉,连接于该把手,其中,该头管设置于该把手与该前叉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箱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于该直线型纵管与该两侧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直线型纵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该头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侧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车架及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横管具有一U形的形状,并且具有一 U形部中点,以及该U形部中点连接于该直线型纵管。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4095993SQ20142053165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陈子伟, 林玉资, 周照显, 廖仁德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