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及其电动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694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及其电动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行车上加装的电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其电动助力装置通常采用轮毂电机。然而,轮毂电机安装时通常需要将自行车拆卸,甚至还需要改变自行车的构造以配合安装,安装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电动助力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该电动助力装置的自行车。

一种电动助力装置,其包括驱动件、主齿轮、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一摩擦轮,该主齿轮连接该驱动件并能够绕第一方向旋转,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包括第一传动轴及间隔套设于该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锥齿部及第二锥齿部,该第一传动轴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锥齿部与该主齿轮啮合,该第二传动齿轮包括第一旋转轴及套设于该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三锥齿部,该第一旋转轴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三锥齿部与该第二锥齿部啮合,该第一摩擦轮与该第一旋转轴连接且与该第三锥齿部间隔设置,该第一摩擦轮用以与自行车的车轮相抵。

一种自行车,其包括车架、车轮及电动助力装置,该电动助力装置包括驱动件、主齿轮、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一摩擦轮,该驱动件、该主齿轮及该第一传动组件装设于该车架上,该主齿轮连接该驱动件并能够绕第一方向旋转,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包括第一传动轴及间隔套设于该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锥齿部及第二锥齿部,该第一传动轴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锥齿部与该主齿轮啮合,该第二传动齿轮包括第一旋转轴及套设于该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三锥齿部,该第一旋转轴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三锥齿部与该第二锥齿部啮合,该第一摩擦轮与该第一旋转轴连接且与该第三锥齿部间隔设置,该第一摩擦轮与自行车的车轮相抵。

将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装置安装于自行车上时,只需要将电动助力装置直接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即可,无需拆卸自行车或对自行车进行改装,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行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去掉壳体的电动助力装置及部分车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行车 1

车架 2

后轮 5

电动助力装置 100

壳体 20

驱动件 40

驱动本体 42

驱动轴 44

主齿轮 50

第一传动组件 60

第一传动齿轮 62

第一传动轴 622

第一锥齿部 624

第二锥齿部 626

第二传动齿轮 64

第一旋转轴 642

第三锥齿部 644

第一摩擦轮 66

第二传动组件 80

第三传动齿轮 82

第二传动轴 822

第四锥齿部 824

第五锥齿部 826

第四传动齿轮 84

第二旋转轴 842

第六锥齿部 844

换向齿轮 86

第一啮合部 862

第二啮合部 864

连接轴 866

第二摩擦轮 8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行车1,其包括车架2、设置于车架2上的后轮5及电动助力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电动助力装置100邻近后轮5设置且其与后轮5连接,用以驱动后轮5转动进而带动自行车1行走。可以理解,自行车1还可包括前轮、脚踏板、曲柄等结构(未标示),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介绍。

请同时参阅图2,电动助力装置100包括壳体20、驱动件40、主齿轮50、第一传动组件60、第二传动组件80、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壳体20与车架2连接且邻近后轮5设置。驱动件40、主齿轮50、第一传动组件60及第二传动组件80装设于壳体20内。主齿轮50与驱动件40连接。第一传动组件60及第二传动组件80连接主齿轮50且分别设置于后轮5的相对两侧。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组件60及第二传动组件80,且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分别与后轮5的相对二侧面摩擦接触。驱动件40能够通过第一传动组件60及第二传动组件80带动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旋转,以驱动与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接触的后轮5转动。

驱动件40包括驱动本体42及可转动地装设于驱动本体42上的驱动轴44。驱动本体42能够驱动驱动轴44绕第一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驱动轴44的长度方向。主齿轮50连接于驱动轴44远离驱动本体42的一端并能够随驱动轴44绕第一方向旋转。

第一传动组件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62及第二传动齿轮64。第一传动齿轮62包括第一传动轴622及间隔套设于第一传动轴622上的第一锥齿部624及第二锥齿部626。第一传动轴622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锥齿部624套设于第一传动轴622靠近驱动件40的端部且与主齿轮50啮合。第二锥齿部626套设于第一传动轴622远离驱动件40的端部。

第二传动齿轮64包括第一旋转轴642及套设于第一旋转轴642上的第三锥齿部644。第一旋转轴64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锥齿部644套设于第一旋转轴642靠近第一传动组件60的一端并与第二锥齿部626啮合。

第二传动组件8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传动齿轮82、第四传动齿轮84及换向齿轮86。第三传动齿轮82包括第二传动轴822及间隔套设于第二传动轴822上的第四锥齿部824及第五锥齿部826。第二传动轴82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锥齿部824与主齿轮50啮合且远离第一锥齿部624。第四传动齿轮84包括第二旋转轴842及套设于第二旋转轴842上的第六锥齿部844。第二旋转轴84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六锥齿部844与第五锥齿部826啮合。换向齿轮86用以使第二摩擦轮88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摩擦轮66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齿轮86包括第一啮合部862、第二啮合部864及连接轴866。第一啮合部862及第二啮合部864的轴线平行。第一啮合部862套接于第二旋转轴842上且与第六锥齿部844间隔设置。第二啮合部864与第一啮合部862啮合且邻近后轮5。连接轴866插设于第二啮合部864上。

第一摩擦轮66与第一旋转轴642远离第三锥齿部644的一端连接,且第一摩擦轮66的侧壁与后轮5的其中一侧面相抵接。第二摩擦轮88套设于连接轴866上且与第二啮合部864间隔设置。第二摩擦轮88的侧壁与后轮5远离第一传动组件60的侧面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轮66与第二摩擦轮88均为橡胶轮。可以理解,第一摩擦轮66与第二摩擦轮88不限于橡胶轮。

电动助力装置100使用时,驱动件40经第一传动组件60带动第一摩擦轮66转动,驱动件40经第二传动组件80带动第二摩擦轮88转动。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转动时其与后轮5的摩擦力带动后轮5转动,进而带动自行车1行走。

将电动助力装置100安装于自行车1上时,只需要将电动助力装置100通过壳体20固定于自行车1的车架2上即可,无需拆卸自行车1或对自行车1进行改装,安装方便。

可以理解,电动助力装置100也可安装于自行车1的前轮(未标示)上。

可以理解,壳体20可省略,可将驱动件40、主齿轮50、第一传动组件60、第二传动组件80、第一摩擦轮66及第二摩擦轮88直接装设于车架2上。本实施例中,壳体20与车架2邻近后轮5的部位连接,可以理解,壳体20也可与车架2其他部位连接,例如,当电动助力装置100装设于自行车1前轮上时,可将壳体20与车架2邻近前轮的部位连接。

可以理解,第二传动组件80及第二摩擦轮88可省略,此时驱动件40利用第一传动组件60带动第一摩擦轮66转动。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