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轮车气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76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轮车气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二轮车自动平衡支撑技术领域,是一种采取智能控制方式实现二轮机动车自动平衡支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除了部分玩具二轮车、特种二轮车等二轮车产品不用支撑装置外,其它二轮车产品主要使用纯人工操作支撑的装置,需在车辆完全停止行驶的状态下人工将二轮车支撑装置打开。现有的二轮车支撑装置存在许多缺点:稳定性不高,不安全,操作不方便,费力、功能单一,而且,这种支撑装置的作用就是用于支撑驻置状态下的二轮车,没有在二轮车低速行驶下支撑二轮车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在某些环境下的功能需求,如在下雨天,积冰路、积水路面等环境下,人们需要无需操作者下地就可以实现稳定支撑二轮车的功能。另外,从目前了解的现有在二轮车支撑方面的改进技术中,还找不到一项真正达到实用、安全、可靠且被市场完全接受的技术,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人们生活中使用的二轮车支撑装置还是公有的老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在此方面的需求并克服以上不足,在二轮车自动平衡支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的解决方案:一种二轮车气动支撑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主要由气动支撑信号系统、自动控制气压系统、支撑架系统三部分组成。气动支撑信号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发出指令或传输操控者指令给自动控制气压系统,自动控制气压系统将指令转化成推力或拉力推动或拉动 活塞杆移动,活塞杆驱动支撑架系统工作,最终完成二轮车支撑或收撑功能。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气动支撑信号系统包括气动支撑架ECU、车速传感器、人控面板、线束、直通式气压表、气压传感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自动控制气压系统包括气泵、气管、干燥器、单向阀、贮气筒、方向控制阀、气缸,气泵通过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干燥器,干燥器通过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贮气筒,贮气筒通过气管与方向控制阀相连接,方向控制阀通过气管与气缸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支撑架系统包括主横梁、轮架套管、支撑轮、轮架、轴承、轴承座、限位机构、回位簧。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气动支撑架ECU通过线束与人控面板、车速传感器、气泵、贮气筒、方向控制阀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贮气简装有气压传感器、单向阀、排污阀。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主横梁上有推拉臂和限位机构,主横梁装上轴承后安装在轴承座内,轮架套管装在主横梁上,支撑轮装在轮架上,轮架与轮架套管连接,轮架与车架之间装有回位簧。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气缸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气缸,在二轮车上纵向布置,活塞杆上有U形叉,通过圆柱销将U形叉与推拉臂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所述轮架上有转向限位块,轮架套管上有转向止口,转向限位块在转向止口中的活动范围决定了支撑轮转向角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中,本气动支撑架既可自动控制也可人 工控制,而且有绝对动载自锁功能。

当二轮车低于某一设定速度时,或操控者操作人控面板发出支撑指令时,气动支撑架ECU发出支撑指令并传输给方向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根据指令向气缸行程腔输出压缩空气,气缸回程腔压缩空气通过方向控制阀排到大气中,活塞杆从气缸内向外伸出推动推拉臂旋转,推拉臂带动装在主横梁上的轮架套管旋转,与轮架套管固定连接的轮架上的支撑轮被旋转后着地,并通过限位机构和回位簧的辅助实现平衡支撑二轮车作用,支撑轮可随着二轮车垂直转动并在设定转向角度范围内自我调整水平转角。

当二轮车高于某一设定速度时,或操控者操作人控面板发出收撑指令时,气动支撑架ECU发出收撑指令并传输给方向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根据指令向气缸回程腔输出压缩空气,气缸行程腔压缩空气通过方向控制阀排到大气中,活塞杆从气压缸外收缩拉动推拉臂旋转,推拉臂带动装在主横梁上的轮架套管旋转,与轮架套管固定连接的轮架上的支撑轮被旋转后离地并被安全控制在某一位置,回位簧起辅助作用,二轮车进入常规行驶状态。

实施本发明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不但能用于支撑驻置二轮车,还能在二轮车低速行驶下支撑二轮车,能自动安全识别需求并支撑二轮车,有绝对动载自锁功能。

2、本发明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构造简单、安装自由度好,维护简单,价格便宜,气温影响小,性能可靠、安全,为广大二轮车使用者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示:

图1是本发明二轮车气动支撑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收撑工况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二轮车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I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贮气筒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二位五通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中标号对应名称如下:

1-车架,2-气动支撑架ECU,3-B线束,4-A气管,5-直通式气压表,6-人控面板,7-A线束,8-C线束,9-D线束,10-气泵,11-B气管,12-干燥器,13-C气管,14-E线束,15-D气管,16-车速传感器,17-贮气筒,18-二位五通电磁阀,19-E气管,20-气缸,21-F气管,22-尾销座支架,23-推拉臂,24-限位机构,25-支撑架系统,26-二轮车,27-支撑轮,28-轮架,29-主横梁,30-回位簧,31-轴承座,32-圆柱销,33-U形叉,34-开口销,35-轴承,36-轮架套管,60-活塞杆,61-尾销座,62-行程腔气口,63-回程腔气口,70-转向限位块,71-转向止口,80-气压传感器,81-单向阀,82-排污阀,90-B出气口,91-A出气口,92-R排气口,93-P进气口,94-S排气口,95-电磁阀接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二轮车气动支撑架,主要由气动支撑信号系统、自动控制气压系统、支撑架系统三部分组成。气动支撑信号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发出指令或传输操控者指令给自动控制气压系统,自动控制气 压系统将指令转化成推力或拉力推动或拉动活塞杆60移动,活塞杆60驱动支撑架系统工作,最终完成二轮车支撑或收撑功能。

如图1、图2、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动支撑信号系统包括气动支撑架ECU 2、车速传感器16、人控面板6、A线束7、B线束3、C线束8、D线束9、E线束14、直通式气压表5、气压传感器80。

如图1、图2、图5、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控制气压系统包括气泵10、A气管4、B气管11、C气管13、D气管15、E气管19、F气管21、干燥器12、单向阀81、贮气筒17、二位五通电磁阀18、气缸20,方向控制阀采用二位五通电磁阀18,气泵10通过B气管11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干燥器12,干燥器12通过C气管13将压缩空气输送到贮气筒17,贮气筒17通过D气管15与二位五通电磁阀18的P进气口93相连接,二位五通电磁阀18的A出气口91通过E气管19与行程腔气口62相连接,二位五通电磁阀18的B出气口90通过F气管21与回程腔气口63相连接。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系统25包括一根主横梁29、两只轮架套管36、两只支撑轮27、两只轮架28、两只轴承35、两只轴承座31、一套限位机构24、一根回位簧30。

如图1、图2、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动支撑架ECU 2通过A线束7与人控面板6相连接,通过B线束3与气压传感器80相连接,通过E线束14、电磁阀接线口95与二位五通电磁阀18相连接,通过D线束9与气泵10相连接,通过C线束8与车速传感器16相连接。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横梁29上有一推拉臂23和一套限位机构24,主横梁29装上轴承35后安装在轴承座31内,轮架套管36装 在主横梁29上,支撑轮27装在轮架28上,轮架28与轮架套管36连接,轮架28与车架1之间装有回位簧30。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贮气筒17装有气压传感器80、单向阀81、排污阀82。

如图1、图2、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缸20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气缸,在二轮车26上纵向布置,活塞杆60上有U形叉33,通过圆柱销32、开口销34将U形叉33与推拉臂23相连接。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轮架28上有转向限位块70,轮架套管36上有转向止口71,转向限位块70在转向止口71中的活动范围决定了支撑轮27转向角度,本实施例中支撑轮27转向角度为5度。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气动支撑架既可自动控制也可人工控制,而且有绝对动载自锁功能。

如图1、图2、图5、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二轮车26低于某一设定速度时,或操控者操作人控面板6发出支撑指令时,气动支撑架ECU 2发出支撑指令并传输给二位五通电磁阀18,二位五通电磁阀18根据指令向气缸20行程腔气口62输出压缩空气,气缸20回程腔内压缩空气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18的S排气口94排到大气中,活塞杆60从气缸20内向外伸出推动推拉臂23旋转,推拉臂23带动装在主横梁29上的轮架套管36旋转,与轮架套管36固定连接的轮架28上的支撑轮27被旋转后着地,并通过限位机构24和回位簧30的辅助实现平衡支撑二轮车26作用,支撑轮27可随着二轮车26垂直转动并在设定转向角度范围内自我调整水平转角。

如图1、图2、图5、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二轮车26高于某 一设定速度时,或操控者操作人控面板6发出收撑指令时,气动支撑架ECU 2发出收撑指令并传输给二位五通电磁阀18,二位五通电磁阀18根据指令向气缸20回程腔气口63输出压缩空气,气缸20行程腔内压缩空气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18的R排气口92排到大气中,活塞杆60从气缸20外收缩拉动推拉臂23旋转,推拉臂23带动装在主横梁29上的轮架套管36旋转,与轮架套管36固定连接的轮架28上的支撑轮27被旋转后离地并被安全控制在某一位置,回位簧30起辅助作用,二轮车26进入常规行驶状态。

上述附图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据本发明的原理、形状、结构所做的等效或相近的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