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758阅读:1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前轮和后轮分别采用碟刹和鼓刹制动,且大多采用前后轮相对独立的制动控制系统。这种装置在摩托车需要比较大的刹车制动速度的时候,就必须非常合理的控制人在手/手刹车或者手/脚刹车的操作能力,以达到前后轮充分刹车效果。

然而现实是,普通用户很难做到手/手或者手/脚的合理分配,刹车效果往往达不到设计时的水平,延长了刹车距离,大大提升了危险性。虽然有出现前后刹车联动的系统,但结构均比较复杂。

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一种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结构简单,在进行后轮刹车时,同时进行前轮刹车,并且在进行前轮刹车时,不对后轮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包括后刹车操作拉杆、前刹车操作拉杆、比例阀、套管、后刹车鼓总成和前碟刹泵总成,比例阀包括阀泵和推动阀泵工作的可自动回位的刹车摇臂,前刹车操作拉杆通过前刹车线和刹车摇臂固连,阀泵出油口通过油管和前碟刹泵总成连接,后刹车操作拉杆通过后刹车线和后刹车鼓总成连接,刹车摇臂形成供后刹车线穿过的通孔,后刹车线在该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套管,套管穿插在通孔中,套管在靠近后刹车鼓总成的一端形成置于通孔外且直径大于通孔的边缘,后刹车线拉动时边缘抵靠在通孔上从而带动刹车摇臂工作。

所述通孔形成于刹车摇臂位于刹车摇臂转动中心和刹车摇臂的前刹车线安装位置之间。

所述比例阀上还形成将后刹车线导向通孔处的导孔。

所述后刹车操作拉杆位于左车把手上,所述前刹车操作拉杆位于右车把手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将后刹车线和比例阀的刹车摇臂连接,因此在进行后轮制动时,可带动比例阀工作,同时进行前轮的制动。设计时,只需调整后刹车线在刹车摇臂上的安装位置,即可调整后轮刹车力和前轮刹车力的大小,以实现制动力最大化。

当拉动前刹车线时,由于套管的外缘在通孔靠近后刹车鼓总成的一侧,因此摇臂转动时并不会带动后刹车线移动,即单独前刹时,并不会导致后轮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标号说明

后刹车操作拉杆1,后刹车线11,前刹车操作拉杆2,前刹车线21,比例阀3,阀泵31,出油口311,刹车摇臂32,转动中心321,安装位置322,通孔33,导孔34,套管4,边缘41,后刹车鼓总成5,前碟刹泵总成6,左车把手7,右车把手8,油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包括后刹车操作拉杆1、前刹车操作拉杆2、比例阀3、套管4、后刹车鼓总成5和前碟刹泵总成6。

后刹车操作拉杆1一般位于左车把手7上,前刹车操作拉杆2一般位于右车把手8上。

比例阀3主要包括阀泵31和推动阀泵31工作的可自动回位的刹车摇臂32,比例阀3是摩托车刹车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部件。

前刹车操作拉杆2通过前刹车线21和刹车摇臂32固连,阀泵31的出油口311通过油管9和前碟刹泵总成6连接。需前轮制动时,拉动前刹车线21,即可带动刹车摇臂32将阀泵31内的油推出阀泵31,从而使前碟刹泵总成6工作,完成前轮制动。

后刹车操作拉杆1通过后刹车线11和后刹车鼓总成5连接,拉动后刹车线11,即可直接带动后刹车鼓总成5完成后轮制动。

为实现刹车的前后联动,对刹车摇臂32进行如下改进。刹车摇臂32形成供后刹车线11穿过的通孔33,后刹车线11在该通孔33的位置处安装有套管4,套管4穿插在通孔33中。套管4在靠近后刹车鼓总成5的一端形成边缘41,边缘41置于通孔33外且直径大于通孔33。拉动后刹车线11时,边缘41抵靠在通孔33上,从而带动刹车摇臂32转动工作,从而使前轮也制动。

刹车时为达到最好制动效果,一般要求前刹车力大于后刹车力。为此将通孔33的位置设置于刹车摇臂32上,位于刹车摇臂32的转动中心321和刹车摇臂32上前刹车线21的安装位置322之间。

由于通孔33的轴向和后刹车线11的拉力方向很难做到一致,因此为了使套管4能够稳定的在通孔33内滑动,比例阀3上还形成将后刹车线11导向通孔33处的导孔34,从而使通孔33处后刹车线11的拉力保持和通孔33的轴向一致。

当拉动前刹车线21时,由于套管4的外缘在通孔33靠近后刹车鼓总成5的一侧,因此由前刹车线21造成刹车摇臂32的转动,并不会带动后刹车线11移动,即单独前刹时,并不会导致后轮制动。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在现有摩托车上直接进行改造。设计时,只需通过改变通孔33的位置,即可改变前刹车力和后刹车力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