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特别适用于纯电动或插电式汽车的充电口组件安装结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位于车辆侧面的充电口舱门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或插电式汽车依靠车载动力电池作为功率输出单元,驱动车辆的驱动电机运转而带动车辆行驶。通常在车辆停靠在充电桩或充电站时充电,或者利用电网夜间低谷期进行动力电池充电,以期达到减排和节能的效果。因此通常在此种车辆的车身侧面装置有充电口组件,而为了方便快速的进行充电,充电口组件通常有专用的舱门装置。
现有公开技术中,尚未发现有一种充电口的舱门装置兼顾有防水密封和夜间照明警示的装置。而且现有充电口的舱门装置复杂,成本高且占用车辆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口舱门装置,能够有效的兼顾防水密封和夜间充电警示及照明,且尽量简单和占用较少车辆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充电口舱门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的舱门内板和舱门门框外板,舱门内板上开有充电口安装孔,舱门门框外板与上下翻转形式的舱门外板通过舱门铰链连接,舱门门框外板上还安装有舱门密封灯带,舱门密封灯带上有密封灯带流水口。
所述舱门内板为闭合空腔,且由内到外为斜台形式。
所述舱门内板的下侧有舱门锁止块,锁止块与舱门外板上的舱门锁匹配。
所述舱门门框外板周圈有凹陷。
所述舱门密封灯带外轮廓与舱门外板的外轮廓匹配。
本实用新型包含以下结构:用于关闭充电口的舱门外板、用于安装充电口的舱门内板、防水密封和照明警示用的灯带和用于安装于车辆侧蒙皮的舱门门框外板。
进一步的,舱门内板上开设有安装充电口的洞口。充电口通过螺栓紧固于舱门内板。舱门内板采用一种由内到外逐渐扩大的腔体结构,与舱门门框外板除上部预留灯带密封条的线束过线孔外,其它面采用密封形式。舱门内板还包含舱门锁的锁止块,用于舱门关闭的锁止。
进一步的,舱门门框外板周圈粘有用于防水密封和照明警示双重功能的灯带,且灯带在舱门底侧预留小缺口,形成密封灯带流水口,便于渗漏进舱门内板的雨水排出。舱门密封灯带在舱门外板开启时能够自动开启,便于夜间充电照明及警示。另外所述舱门门框周圈下沉形成凹陷,保证舱门装置的外表面与蒙皮外表面能够平整。
进一步的,充电口的舱门外板与舱门内板和门框板之间采用铰链形式连接,且采用上下翻启形式,便于顺导和遮挡从车辆上部留下的雨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口舱门装置,通过设置于舱门门框上的密封灯带,可以实现夜间充电照明和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密封灯带在舱门关闭时还起到密封作用。此外,通过所述的腔体内板和预留在底部的漏水口,使得雨水即使渗漏进舱门,也极易导流至车体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并易于安装,同时密封灯带能够兼顾夜间充电时的警示照明和平时的密封作用,消除了充电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舱门外板开启时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舱门外板开启时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舱门关闭时的结构中下侧剖视图;
其中:1、舱门内板;2、舱门铰链;3、舱门外板;4、舱门锁;5、舱门锁止块;6、舱门密封灯带;7、充电口安装孔;8、密封灯带流水口;9、车辆外蒙皮;10、舱门门框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2分别是该实用新型充电口舱门装置在舱门外板3打开时的侧面和正面示意图。舱门装置包含舱门内板1,舱门铰链2,舱门外板3,舱门锁4,舱门锁止块5,舱门密封灯带6,充电口安装孔7,舱门门框外板10。
舱门内板1为闭合空腔形式,且由内到外为斜台形式,便于舱门局部渗水进入舱门内板1后,将水通过密封灯带流水口8流向车外。舱门内板1与舱门外板10之间采用密封连接,其中舱门内板1在图1所示的上侧面开有为舱门密封灯带6所预留的线束过线孔。另外舱门内板1的正面开口充电口安装孔7。充电口即通过充电口安装孔7安装于舱门内板1上。舱门内板的下侧有舱门锁止块5,冲完电后可以通过安装于舱门外板3上的舱门锁4将充电舱门锁死。
舱门门框外板10与舱门外板3通过舱门铰链2连接,铰链可采用常见公知技术的铰链结构形式。舱门门框外板10周圈有一定程度的凹陷,方便舱门门框外板10与车辆外蒙皮9连接。连接后,车辆外蒙皮9与舱门门框外板10在同一面上,美观且制造方便。
舱门外板3采用上下翻转形式,便于充电时挡住车辆上侧流下的雨水。舱门外板3上安装有舱门锁4。舱门外板3通过舱门锁4,在关闭时锁止在舱门锁止块5位置,这样防止车辆充电口在不充电时被人为损坏。
舱门密封灯带6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舱门门框外板10上,同时,舱门密封灯带6在图2所示舱门下侧断开,形成密封灯带流水口8。舱门密封灯带6在舱门外板3开启时将自动开启灯光,在夜间的时候能够起到警示和照明充电口的作用。另外,舱门外板3在关闭状态时,舱门密封灯带6还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车辆运行过程中雨水进入舱门内板1。同时,舱门密封灯带6在舱门外板3关闭时还起到缓冲减振作用,防止舱门外板3直接磕碰舱门门框外板10,从而减小两者之间的外观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舱门内板1,舱门铰链2,舱门外板3,舱门锁止块5,舱门门框外板10可单独组装为一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先将上述的组装零部件与车辆外蒙皮9连接为一整体,然后将舱门密封灯带6粘接与零部件相应位置,最后安装舱门锁4。这样减少了安装工位和复杂程度,节省了生产的节拍时间,提高了制造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