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手推车及其后轮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01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手推车及其后轮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车及其部件,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儿童手推车的后轮刹车系统及以该后轮刹车系统构建的儿童手推车。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01296273Y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童车刹车机构,即儿童手推车的后轮刹车系统,如其附图所示,其包括轮轴1、车轮2、刹车装置以及设于车轮内侧穿套于轮轴上的刹车销固定座3,车轮2轮毂面上设有环列于轮轴1周围的刹车孔4。刹车装置包括脚踏5及位于脚踏5两端的位移转换机构与刹车销8,脚踏5穿套于轮轴1上,刹车销固定座3上开有平行于轮轴1的安装通孔6;位移转换机构包括连杆10、滑动套筒9、复位弹簧7与缓冲弹簧11;连杆10的一端与脚踏5铰接,另一端与滑动套筒9铰接,滑动套筒9与连杆10铰接的一端封闭;刹车销8的一端伸入滑动套筒9内,且相对滑动套筒9可在插入位置与退出位置间往复移动,缓冲弹簧11的一端抵靠滑动套筒9的筒底面,另一端抵靠刹车销8的端面,其弹性恢复力迫使刹车销8移至插入位置处;滑动套筒9位于安装通孔6内,且相对安装通孔6可沿轴向在刹车位置与释放位置间往复移动;复位弹簧7的一端抵靠刹车销8,另一端抵靠安装通孔6的内肩台面,其弹性恢复力迫使刹车销8移至退出位置。

在使用过程中,刹车时脚踏5绕车轴1转动并通过连杆10推动滑动套筒9从释放位置相刹车孔4靠近而移动至刹车位置,同时压缩复位弹簧,使刹车销8伸入刹车孔4内而实现刹车功能;当释放脚踏时,在复位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刹车销8移至退出位置,并压缩缓冲弹簧11而推动滑动套筒9回至退出位置。由于设置了缓冲弹簧11,可以在踩下脚踏5时而刹车销8与刹车孔4不相对准,可对缓冲弹簧11进行压缩而起到缓冲作用。该后轮刹车系统能够很好地对儿童手推车进行刹车,但是其整体结构比较庞大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紧凑的儿童手推车的后轮刹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后轮刹车系统构建的儿童手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手推车的后轮刹车系统包括刹车装置、后轮连接管、后轮座及安装在后轮座上的后轮。后轮内侧同轴地固定有刹车盘,该刹车盘设有若干个环绕后轮轮轴布置的刹车孔,后轮座上设有与所述轮轴相平行的安装通孔。刹车装置包括脚踏、刹车杆及位于刹车杆两端的位移转换机构与刹车销,位移转换机构包括复位弹簧、缓冲弹簧、转动斜顶块及套于刹车销外且位于安装通孔内的滑动套筒;后轮连接管的两端套接于安装通孔内,后轮连接管套于刹车杆外,后轮连接管于脚踏处设有开口,脚踏的根部穿过该开口后与刹车杆固定连接。转动斜顶块与刹车杆传动连接,转动斜顶块与滑动套筒二者相邻接的端部中,一者上设有引导面,另一者上设有抵靠所述引导面且可沿其滑动的被引导部,引导面相对转动斜顶块的旋转轴线螺旋布置;复位弹簧迫使滑动套筒移至其释放位置。

由以上方案可见,使用转动斜顶块与滑动套筒上的引导面与被引导部的抵靠滑动配合而将脚踏的转动转换为推动刹车销沿横向移动的位于,并将刹车杆内套于后轮连接管内而使整个后轮刹车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

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刹车销上固定有沿其径向布置的限位销,滑动套筒侧壁上设有与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滑槽。

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复位弹簧与缓冲弹簧均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后轮座,另一端抵靠滑动套筒;缓冲弹簧一端抵靠刹车销的端面,另一端抵靠滑动套筒的筒底面。

再具体的方案为滑动套筒的筒口设有内肩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该内肩台的台面。

另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限位滑槽是贯通导向通孔的侧壁的通孔,刹车销上设有沿其径向布置地用于固定限位销的轴孔。便于装配。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安装通孔的内孔壁与所述滑动套筒的外筒壁中,一者上设有轴向滑槽,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轴向滑槽相配合的轴向滑块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滑动套筒与转动斜顶块二者相邻接的端部中,一者为导杆部,另一者设有与导杆部相配合的导孔;导孔的孔口设有缺口,该缺口的斜侧壁面构成引导面,导杆部根部设有构成被引导部的倾斜台阶面。便于转配。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为转动斜顶块与刹车杆二者相邻接的端面中,一者设有沿径向布置的一字型槽,另一者设有与一字型槽相配合的一字型凸块。有效地提高二者间传动连接的容错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手推车的车架包括后轮刹车系统,该后轮刹车系统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后轮刹车系统。

由以上方案可见,该儿童手推车的后轮刹车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该儿童手推车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手推车实施例中车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手推车实施例中后轮刹车系统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手推车实施例中的转动斜顶块、复位弹簧、缓冲弹簧、滑动套筒、刹车销及限位销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儿童手推车实施例中的后轮与后轮座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儿童手推车的后轮刹车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以下实施例主要是对后轮刹车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儿童手推车中如侧架、顶篷等其他部分的结构可以根据现有产品进行设计。

由于本实用新型儿童手推车实施例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后轮刹车系统实施例,在儿童手推车实施例的说明中已对后轮刹车系统实施例的说明。

儿童手推车实施例

参见图1,儿童手推车的车架具有后脚管11及安装后脚杆11下端的后轮刹车系统12。

参见图2及图3,后轮刹车系统12具有刹车装置、后脚管22、避震弹簧23、后轮连接管91、固定在后轮连接管91两端的后轮座3及安装在后轮座3上的后轮21。

后轮21轮毂内侧同轴地固定有一刹车盘,刹车盘上设有一圈环绕后轮21轮轴210布置的刹车孔212,在轮轴210的中部颈缩形成有颈缩环211。

后轮座3具有座体31、弹簧32及卡件33,在座体31上形成有一安装通孔311、U型槽310、与轮轴210相配合的轴孔313及与卡件33相配合的安装槽312。

如图2及图4所示,卡体33通过转轴铰接于安装槽312内;弹簧32的一端抵靠卡体33的上端部,另一端抵靠安装槽312的槽底,其弹性恢复力迫使卡体33的另一端的部分位于轴孔313内并与颈缩环211相配合,从而有效地阻止后轮21被从轴孔313中抽出,当对卡体33上端部施力,可解除卡体33对颈缩环211的止挡,可将旋转轴210从轴孔313内抽出,即后轮21可拆卸地安装在后轮座3上。

后脚管座22通过铰轴铰接于U型槽310内,上端部设有与如图1所示后脚管11下端部固定连接的安装孔;避震弹簧23的一端抵靠座体33,另一端抵靠后脚管座22的下端部,即可达到避震效果。

参见图2及图3,刹车装置具有可沿后轮21的旋转轴线的轴向往复移动的刹车销6与用于控制刹车销6沿该轴向往复移动的控制单元,即刹车销可沿安装通孔311的轴向往复移动;控制单元具有脚踏92、刹车杆8及位于刹车杆8两端的位移转换机构与刹车销6,位移转换机构具有转动斜顶块7与滑动套筒5。

沿安装通孔311的轴向,滑动套筒5上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筒腔50,其邻近转动斜顶块7的端部为杆部51,另一端部设有贯通其侧壁的长通孔53及在侧壁外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轴向滑块54,长通孔53的长轴沿筒腔50的轴向布置;导杆部51根部处设有倾斜台阶面52,倾斜台阶面52相对转动斜顶块7的旋转轴线沿转动斜顶块7的旋转周向倾斜布置,即螺旋布置。

刹车销6上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轴孔61。

转动斜顶块7邻近滑动套筒5的端面内凹形成有一与导杆部51相配合的导孔70,在导孔70的孔口上设有缺口,该缺口的斜侧壁面71为一与倾斜台阶面52相匹配的斜面,即斜侧壁面71也是相对转动斜顶块7的旋转轴线螺旋布置;远离滑动套筒5的端面凸起形成有一字型凸块73。

刹车杆8两端的端面内凹形成有与一字型凸块73相配合的一字型凹槽813,在其两端部还设有限位槽812,在中部设有两个用于固定脚踏92根部的安装螺孔811。

后轮连接管91两端设有与限位槽812相对应的限位柱孔912,中部设有与安装螺孔811相对应的开口911。

参见图1至图4,在组装构成中,一字型凸块73位于一字型凹槽813内而构成刹车杆8与转动斜顶块7间的传动连接机构,可提高对两者间在径向上位置差的容错性能;导杆部51插入导孔70内并可沿导孔70的轴向往复移动;刹车销6位于筒腔50内,限位销43的一端依次穿过一长通孔53,轴孔61及另一长通孔53,且缓冲弹簧42的一端抵靠筒腔50的孔底壁,另一端抵靠刹车销6的端面,其弹性恢复力迫使限位销43抵靠长通孔53远离转动斜顶块的端面;复位弹簧41的一端抵滑动套筒5的内肩台55上,另一端抵靠座体31上;后轮连接管91套于刹车杆8、转动斜顶块7及滑动套筒5外,且其端部与后轮座3上的安装通孔311的端口部套接;在安装通孔311的内侧壁形成有与轴向滑块54相配合轴向滑槽,从而使滑动套筒5相对后轮座3可沿轴向往复移动;脚踏92的套筒920套于后轮连接管91外,且其根部穿过开口911后与安装螺孔811固定连接。

当未进行刹车时,在复位弹簧41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倾斜台阶面52抵靠斜侧壁面71,且在缓冲弹簧4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限位销43抵靠长通孔53远离转动斜顶块7的端面上,此时,刹车销6相对滑动套筒5位于插入位置,而滑动套筒5相对安装通孔311位于释放位置。

在刹车过程时,通过踩踏脚踏92驱动刹车杆8转动,并带动转动斜顶块7的旋转,由于斜侧壁面71与倾斜台阶面52间的相互抵靠滑动作用,从而推动滑动套筒5沿轴向朝远离转动斜顶块7的方向移动,并带动刹车销6伸出安装通孔50并进入对应的刹车孔212内,从而对后轮21的旋转进行止挡,即达到刹车目的,此时,刹车销6相对滑动套筒5位于插入位置,滑动套筒5相对安装通孔311位于刹车位置。

倾斜台阶面52与斜侧壁面71中,一者构成本实施例的引导面,另一者构成本实施例被引导部,从而通过引导部抵靠引导面并沿该引导面滑动而推动滑动套筒5相对转动斜顶块7沿其轴向移动,其中被引导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斜面结构,还可以为一滑块结构,比如一凸起弧形端面。

当停止对脚踏92的踩踏时,在复位弹簧41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滑动套筒5并带动刹车销6缩回安装通孔311内,从而解除对后轮21转动的止挡作用,即儿童手推车可继续行进,此时,刹车销6相对滑动套筒5位于插入位置,而滑动套筒5相对安装通孔311位于释放位置。

当踩下脚踏92时,刹车销6若未对刹车孔212,则会对缓冲弹簧42进行压缩,从而形成一弹性回程,并抵靠在后轮21的轮毂侧面上,此时,刹车销6相对滑动套筒5位于退出位置,而滑动套筒5相对安装通孔311位于刹车位置;随着后轮21滚动而进入下一销孔内,完成对后轮的刹车作用。

复位弹簧41为刹车销6在完成刹车后的复位提供复位力,即迫使滑动套筒5相对安装通孔311由刹车位置移至释放位置并带动刹车销6远离刹车孔212而脱离耦合,此外,其恢复力还迫使倾斜台阶面52抵靠斜侧壁面71。缓冲弹簧42迫使刹车销6在其自由端端面未受推力的作用下,使限位销43抵靠长通孔53的端面,即迫使刹车销6相滑动套筒5由退出位置移至插入位置且具有一弹性回程,从而有效地确保刹车过程顺利的进行。

长通孔53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滑槽,当然通过将滑动套筒5设计成由两个半筒结构组成,而使限位滑槽不必贯穿导筒腔50的侧壁,且限位销43与刹车销6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

且通过固定于限位柱孔912内的限位柱对限位槽812的止挡,以对刹车杆8相对后轮连接管91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位,即限位柱孔912、限位槽812及限位柱一起构成本实施例的轴向限位机构。此外,可以通过开口911与脚踏92根部的抵靠构成该轴向限位机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