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293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轮。



背景技术:

叉车是现在人们常用的搬运车辆之一,是物流行业的重要设备,是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 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噪音低、污染小、造价低、操作灵活,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叉车因为体积较大,替换车轮往往需要先将叉车吊起,这样比较麻烦。

现有技术中,叉车的车轮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单轮结构,一种是双轮结构。双轮结构的优点是行进稳定,承重力好。但是双轮结构的车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大,安装复杂,对叉车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要求。双轮结构的车轮在工作中,如转弯时,速度会比较缓慢,同时需要更多的推进力。而传统的单轮结构的车轮,车轮整体窄,行进中容易因地面障碍物而失去平衡,导致叉车翻到,从而影响了车轮本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平衡轮,该平衡轮安装简单,所需的安装空间小,在转弯时更灵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衡轮,包括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包括转向杆和固定连接在转向杆底端的架身,转向杆顶端设有螺孔,转向杆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垫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隔套和盖板,垫圈位于转向杆下端且底面抵住架身,第一轴承底面抵住垫圈顶面,第二轴承位于转向杆上端且顶面抵住隔套底面,隔套顶面抵住盖板底面,盖板位于转向杆顶部;盖板上开有与螺孔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前端穿过固定孔通过螺孔与转向杆连接;所述架身上设有对称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上设有对应的轴孔,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内开有套孔,套孔内设有管套,套管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轴孔之间且两端分别抵住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轴孔、套孔、管套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套孔内还设有从第一护板至第二护板方向依次固定安装在管套上且两两相抵的第一压盖、第一档圈、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二挡圈和第二压盖。

进一步的,所述套孔内分别设有形状与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相对应的卡槽。第一挡圈、第二挡圈通过卡槽固定在套孔内,且起到抵住轴承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为内六角头螺栓,固定孔的形状与内六角头螺栓上端对应。所使用的内六角头螺栓便于紧固,拆卸,不容易滑角。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合理,安装简单,所需的安装空间小;在使用时不易受到外力而使叉车翻到,在转弯时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轮,该平衡轮安装简单,所需的安装空间小,在转弯时更灵活。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平衡轮,包括轮架1,轮架1整体为一体成型。轮1架包括转向杆11和固定连接在转向杆11底端的架身12,转向杆11顶端设有螺孔111。转向杆11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垫圈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隔套16和盖板17。垫圈13位于转向杆11下端且底面抵住架身12,第一轴承14底面抵住垫圈13顶面。第二轴承15位于转向杆11上端且顶面抵住隔套16底面,隔套16顶面抵住盖板17底面,盖板17位于转向杆11顶部。盖板17上开有与螺孔对应的固定孔171,固定孔171内设有第一螺栓18,第一螺栓18前端穿过固定孔171通过螺孔111与转向杆11连接。

架身12上设有对称的第一护板121和第二护板122,第一护板121和第二护板122上设有对应的轴孔21,第一护板121和第二护板122之间安装有万向轮22。万向轮22内开有套孔23,套孔23内设有管套24,套管24通过第二螺栓3连接在轴孔21之间且两端分别抵住第一护板121和第二护板122,轴孔21、套孔23、管套24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套孔23内还设有从第一护板121至第二护板122方向依次固定安装在管套24上且两两相抵的第一压盖25、第一档圈26、第三轴承27、第四轴承28、第二挡圈29和第二压盖20。其中,套孔23内分别设有形状与第一挡圈26、第二挡圈27相对应的卡槽231。第一挡圈26、第二挡圈27通过卡槽231固定在套孔23内,且起到抵住轴承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万向轮22内设有两个轴承,相比双轮结构的车轮,在滚动转弯时更灵活。万向轮22的外轮面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外轮面更宽,相比单轮结构的车轮,在使用中不易因受外力而损坏或是带动叉车翻倒。

使用本平衡轮时,先将转向杆11从下方插入预定的安装管道,使下端的第一轴承14上表面抵住安装管道下方的抵槽,再将第二轴承15、隔套16依次从安装管道上方装入,最后将盖板17通过第一螺栓18固定在安装管道内且位于隔套16上端,即盖板17抵住隔套16,隔套16抵住第二轴承15。此时,转向杆11卡合在安装管道内。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螺栓18为内六角头螺栓,固定孔171的形状与内六角头螺栓上端对应。使用的内六角头螺栓便于紧固,拆卸,不容易滑角。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