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74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驾驶员在车辆转向时的负担,汽车中通常采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协助驾驶员完成车辆转向动作。鉴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环境及温度场等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影响,通常采用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包括电机、齿条、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齿条的一端与驱动齿轮啮合,另一端与传动齿轮啮合。然而,因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置于汽车的前方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处,发动机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将会传递至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从而降低了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一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齿条空腔,所述齿条空腔用于安装齿条;

一电子助力端部,所述电子助力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具有一驱动齿轮空腔,所述驱动齿轮空腔用于安装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空腔与所述齿条空腔相连通;

至少两个安装部件,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部件沿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轴线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部件的每一安装部件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壁面沿所述主体部分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部件的至少一个安装部件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部,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部件的每一安装部件上均设有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固定隔热板,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部件的轴线重合。

在本方案中,通过安装部件固定隔热板,从而减少了发动机传递至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热量,进而提高了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一转向驱动端部,所述转向驱动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部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转向驱动端部具有与所述齿条空腔相连通的一传动齿轮空腔,所述传动齿轮空腔用于安装传动齿轮;

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压块孔,所述第一压块孔与所述齿条空腔、所述驱动齿轮空腔相连通并用于安装压块和弹簧;

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压块孔,所述第二压块孔与所述齿条空腔、所述传动齿轮空腔相连通并用于安装压块和弹簧。

在本方案中,第一压块孔用于安装压块和弹簧,能够施力给驱动齿轮,使其与齿条有效啮合,避免在转向过程中驱动齿轮脱离于齿条而产生间隙影响转向效果。同时,第二压块孔用于安装压块和弹簧,能够施力给传动齿轮,使其与齿条有效啮合,避免在转向过程中传动齿轮脱离于齿条而产生间隙影响转向效果。

较佳地,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部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支撑座,每一所述支撑座均设有安装孔,每一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支撑座的设置便于将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非常牢固地、稳定地安装于汽车的前侧。

较佳地,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壁面沿所述主体部分的径向向外延伸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于所述凸台的整个厚度方向,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垂直。

在本方案中,凸台的设置便于将主体部分进一步固定于汽车前侧,以限制主体部分在其径向上的上下移动。

较佳地,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壁面设有U形定位件,所述U形定位件的两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壁面。

在本方案中,U形定位件内可以放置导线,从而可以将导线快捷且可靠地固定到壳体上,进而提高扭矩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电连接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U形定位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发动机传递至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热量,进而提高了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1

主体部分:10

电子助力端部:11

驱动齿轮空腔:110

转向驱动端部:12

传动齿轮空腔:120

第一压块孔:13

支撑座:14

安装孔:140

安装部件:15

第一连接孔:150

凸台:16

第二连接孔:160

U形定位件: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1,其包括:一主体部分10、一电子助力端部11和一转向驱动端部12。主体部分10具有一齿条空腔(图中未示出),所述齿条空腔用于安装齿条(图中未示出)。电子助力端部11位于主体部分10的一端部并与主体部分10一体成型。电子助力端部11具有一驱动齿轮空腔110,所述驱动齿轮空腔110用于安装驱动齿轮(图中未示出)并与齿条空腔相连通。

其中,转向驱动端部12具有与齿条空腔相连通的一传动齿轮空腔120。所述传动齿轮空腔120用于安装传动齿轮(图中未示出)。所述转向驱动端部12位于主体部分1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主体部分10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齿条的一端与驱动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与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壳体1还包括两个安装部件15。两个安装部件15均沿主体部分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主体部分10的外壁面并位于主体部分10的轴线的同一侧。其中一个安装部件15位于所述主体部分10的一端部。且两个安装部件15从主体部分10的外壁面沿主体部分10的径向向外延伸。每一安装部件15上均设有一第一连接孔150,所述第一连接孔150用于固定隔热板。所述第一连接孔150的轴线与所述安装部件15的轴线重合。通过安装部件固定隔热板,从而减少了发动机传递至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热量,进而提高了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主体部分10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压块孔13,所述第一压块孔13与齿条空腔、驱动齿轮空腔110相连通并用于安装压块和弹簧。这样能够施力给驱动齿轮,使其与齿条有效啮合,避免在转向过程中驱动齿轮脱离于齿条而产生间隙影响转向效果。

另外,主体部分10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压块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压块孔与齿条空腔、传动齿轮空腔120相连通并用于安装压块和弹簧。这样能够施力给传动齿轮,使其与齿条有效啮合,避免在转向过程中传动齿轮脱离于齿条而产生间隙影响转向效果。

此外,所述主体部分10的两端部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支撑座14,每一所述支撑座14均设有安装孔140并与所述主体部分10一体成型。这样便于将主体部分10非常牢固地、稳定地安装于汽车的前侧。

另外,从所述主体部分10的外壁面沿所述主体部分10的径向向外延伸有一凸台16。所述凸台16上设有一第二连接孔160,所述第二连接孔160贯穿于凸台16的整个厚度方向。且第二连接孔160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连接孔150的轴线方向垂直。这样便于将主体部分10进一步固定于汽车前侧,以限制主体部分10在其径向上的上下移动。

此外,所述主体部分10的外壁面设有U形定位件17,所述U形定位件17的两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10的外壁面。U形定位件17内可以放置导线,从而可以将导线快捷且可靠地固定到壳体上,进而提高扭矩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电连接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定位件17与主体部分10一体成型。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