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42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引线框架的生产线的末端通常会设置一个引线框架卷盘用于收料,目前一般是通过人工徒手搬运的方式将引线框架卷盘从生产线的末端搬运到运输小车上。为了节省人力,通常将引线框架卷盘的尺寸设置得较小。目前用于运输尺寸较小的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小车,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长方形底框1a、以及竖直设置在长方形底框1a的两条短边之上的两个开口朝下的U形框2a,所述长方形底框1的底部设有滚轮组件3a,使用时将引线框架卷盘4a的圆盘面前后相贴且竖直放置在两个U形框2a之间,其中至少有一个U形框2a与引线框架卷盘4a的圆盘面竖直顶靠,而且所述引线框架卷盘4a的底部会部分向下嵌入到长方形底框1a内以使引线框架卷盘4a能较为稳定地放置。

但是较小尺寸的引线框架卷盘会造成产品接头较多,浪费严重,并且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希望能将引线框架卷盘4a的尺寸做大,但是尺寸做大后,由于现有的运输小车只采用简易的长方形底框1a和两个U形框2a,导致整体结构强度不够,很难可靠支撑尺寸较大的引线框架卷盘4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的可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包括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底框、以及竖直设置在各底框之上且位于各底框外侧的两个侧框,所述两个底框之间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所述两个侧框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二连杆相连,所述两个底框、两个侧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围合形成可用于正面放入引线框架卷盘的空腔,所述第一连杆为圆弧状用于与底部部分嵌入到两底框之间的竖直放置的引线框架卷盘相匹配,所述各底框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组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的运输小车设置两个底框作为底座,可加强底部的强度,在各底框之上设置侧框,将两个底框和两个侧框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这样使得运输小车的上下左右均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从而可适用于运输尺寸较大的引线框架卷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两个底框的内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两个侧框的上边缘的中部。该设置可使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强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框的后边缘的中部通过挡条相连,用于使引线框架卷盘与挡条相抵靠。该设置可使引线框架卷盘不易倾倒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底框为方形边框,所述方形边框的内部设有第一加强筋或加强板。该设置可使底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设置第一加强筋可提高底框的结构强度,从而也使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侧框为开口朝下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处的尺寸与方形边框的尺寸相匹配。该设置可使侧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能与底框良好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边框的前边缘分别通过两条斜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与两个U形框的前边缘相连,和/或所述方形边框的后边缘分别通过斜向设置的第三加强筋与两个U形框的后边缘相连。该设置可使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还包括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包括可推入到运输小车的两个底框之间的底座、以及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二滚轮组件,所述支架的前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用于垂直插入到竖直放置的引线框架卷盘上的定位孔中,所述各定位柱通过上下升降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该设置可利用专门的移载装置代替人工徒手搬运,将引线框架卷盘从生产线末端移动到运输小车上,也能从运输小车上移动到其他地方,省力方便,并能与运输小车良好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杆上下运动的踏板组件,所述升降杆的活动端朝上,固定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各定位柱设置在同一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中间位置与升降杆的活动端相连,两侧与支架滑动连接。该设置可使各定位柱通过同一上下升降装置同步升降,该上下升降装置结构简单、滑动平稳,且设置踏板组件可使上下升降装置的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各定位柱与引线框架卷盘的定位孔间隙配合。该设置可方便将定位柱插入到引线框架卷盘中,且配合上下升降装置将定位柱上升仍可使引线框架卷盘挂在定位柱上,从而可将引线框架卷盘从生产线的末端拉出。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上还设有用于顶靠引线框架卷盘后侧面的限位装置。该设置可防止引线框架卷盘发生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引线框架卷盘与运输小车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引线框架卷盘、移载装置与运输小车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引线框架卷盘与移载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现有技术图中:1a-长方形底框,2a-U形框,3a-滚轮组件,4a-引线框架卷盘;

本实用新型图中:1-底座,2-支架,3-第一滚轮组件,4-定位柱,5-引线框架卷盘,6-定位孔,7-上下升降装置,8-升降杆,9-踏板组件,10-安装板,11-刹车装置,12-滚轮,13-推手,14-限位装置,15-套环,16-顶杆,17-底框,18-侧框,19-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21-空腔,22-挡条,23-第一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25-第三加强筋,26-第二滚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包括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底框17、以及竖直设置在各底框17之上且位于各底框17外侧的两个侧框18,所述两个底框17之间通过第一连杆19相连,所述两个侧框18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二连杆20相连,所述两个底框17、两个侧框18、第一连杆19和第二连杆20相互围合形成可用于正面放入引线框架卷盘5的空腔21,所述第一连杆19为圆弧状用于与底部部分嵌入到两底框17之间的竖直放置的引线框架卷盘5相匹配,所述各底框17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组件3。

本实用新型引线框架卷盘的运输装置的运输小车设置两个底框17作为底座1,可加强底部的强度,在各底框17之上设置侧框18,将两个底框17和两个侧框18分别通过第一连杆19和第二连杆20相连,这样使得运输小车的上下左右均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从而可适用于运输尺寸较大的引线框架卷盘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19设置在两个底框17的内边缘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20设置在两个侧框18的上边缘的中部。该设置可使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强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框18的后边缘的中部通过挡条22相连,用于使引线框架卷盘5与挡条22相抵靠。该设置可使引线框架卷盘5不易倾倒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底框17为方形边框,所述方形边框的内部设有第一加强筋23或加强板。该设置可使底框17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设置加强筋可提高底框17的结构强度,从而也使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侧框18为开口朝下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处的尺寸与方形边框的尺寸相匹配。该设置可使侧框18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能与底框17良好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边框的前边缘分别通过两条斜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24与两个U形框的前边缘相连,和/或所述方形边框的后边缘分别通过斜向设置的第三加强筋25与两个U形框的后边缘相连。该设置可使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还包括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包括可推入到运输小车的两个底框17之间的底座1、以及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2,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第二滚轮组件26,所述支架2的前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4用于垂直插入到竖直放置的引线框架卷盘5上的定位孔6中,所述各定位柱4通过上下升降装置7安装在支架2上。该设置可利用专门的移载装置代替人工徒手搬运,将引线框架卷盘5从生产线末端移动到运输小车上,也能从运输小车上移动到其他地方,省力方便,并能与运输小车良好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升降装置7包括升降杆8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杆8上下运动的踏板组件9,所述升降杆8的活动端朝上,固定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各定位柱4设置在同一安装板10上,所述安装板10的中间位置与升降杆8的活动端相连,两侧与支架2滑动连接。该设置可使各定位柱4通过同一上下升降装置7同步升降,该上下升降装置7结构简单、滑动平稳,且设置踏板组件9可使上下升降装置7的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滚轮12组件上的刹车装置11。该设置可在移载装置停靠时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12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1底部四个角处的滚轮12,所述刹车装置11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后侧的两个滚轮12上。该设置可使滚动更加平稳,同时也使刹车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各定位柱4与引线框架卷盘5的定位孔6间隙配合。该设置可方便将定位柱4插入到引线框架卷盘5中,且配合上下升降装置7将定位柱4上升仍可使引线框架卷盘5挂在定位柱4上,从而可将引线框架卷盘5从生产线的末端拉出。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支架2后侧的左右推手13。该设置便于推动移载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4上还设有用于顶靠竖直放置的引线框架卷盘5后侧面的限位装置14。该设置可防止引线框架卷盘5发生倾倒。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14包括套合在定位柱4外的套环15、以及设置在套环15上并与定位柱4相垂直的顶杆16。该设置可使限位装置14结构简单,定位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套环15与定位柱4滑动配合且通过紧固件定位在定位柱4上。该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限位装置14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