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驱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6504发布日期:2018-07-31 19:5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现有的自行车车架中,中轴插在五通管中,前叉、后叉均与五通管固接为一个整体,其生产步骤繁琐,占用空间大,运输及存储不便,成本较高,且当车架的一个部位受损后,维修及更换操作不便,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的驱动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行车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叉、下叉、中管、五通管、中轴、后轮、牙盘、飞轮及中空的插接管,

所述上叉的前端与中管的上端及插接管的后端固接,所述五通管与下叉的前端及中管的下端固接,上叉、下叉及中管共同围成驱动模块支撑架,

所述插接管前端开口内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对称设于支撑板两侧的弹簧片及固接于弹簧片外侧的定位柱,所述插接管上对称开有定位柱孔,定位柱的自由端从定位柱孔穿出,

所述五通管内设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自由端安装有脚蹬,所述牙盘安装于中轴上,

所述后轮安装于上叉及下叉的后端,后轮上固接有飞轮,所述飞轮与牙盘通过链条传动。

优选的,所述后轮上安装有倒轮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插接管可以与自行车其他组件进行连接,安装及拆卸操作简单快捷,拆分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储存及运输,当自行车组件出现损坏时,可以及时对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插接管前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叉,2.下叉,3.中管,4.五通管,5.中轴,6.后轮,7.牙盘,8.插接管,9.支撑板,10.弹簧片,11.定位柱,12.曲柄,13.脚蹬,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叉、下叉、中管、五通管、中轴、后轮、牙盘、飞轮及中空的插接管,

所述上叉的前端与中管的上端及插接管的后端固接,所述五通管与下叉的前端及中管的下端固接,上叉、下叉及中管共同围成驱动模块支撑架,

所述插接管前端开口内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对称设于支撑板两侧的弹簧片及固接于弹簧片外侧的定位柱,所述插接管上对称开有定位柱孔,定位柱的自由端从定位柱孔穿出,

所述五通管内设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自由端安装有脚蹬,所述牙盘安装于中轴上,

所述后轮安装于上叉及下叉的后端,后轮上固接有飞轮,所述飞轮与牙盘通过链条传动。

优选的,所述后轮上安装有倒轮闸,由于驱动模块与其他组件通过插接管连接,刹车机构无法通过其他模块上的机构进行控制,通过倒轮闸在自行车需要减速刹车时,通过反向踩踏脚蹬使牙盘反向转动即可使后轮停止向前转动,利用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使自行车停止,从而完成刹车。

本实施例中中轴、牙盘、飞轮及倒轮闸的安装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插接管应当与外承管配合使用,外承管外侧开有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外承管的开口端还固接有锁紧机构,例如快拆式抱箍,外承管固接于其他自行车模块上,当组件需要连接时,将插接管的前端插入外承管内,定位柱在弹簧片作用下向内压缩,旋转插接管使定位柱对准定位孔,定位柱的自由端从定位孔中弹出,同时通过锁紧机构锁紧闭合,能够实现组件之间的稳固连接,当组件之间需要拆卸或组件需要维修、更换时,首先将锁紧机构打开,用手按住两个定位柱使其从定位孔中退出,向外拉伸插接管即可完成拆卸,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锁紧机构为快拆式抱箍,其结构新颖,使用便捷,用户可以快速完成安装或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拆卸后的自行车占用空间小,能够方便用户进行储存或携带,便于日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