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前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517发布日期:2018-09-01 02:4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前围结构的前围板强度不够,因此,雨刮器需要安装于雨刮器支架上,再将雨刮器支架点焊到前围板结构上,以使雨刮器支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雨刮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刮刷力,且稳定可靠,不产生异常,不因反复使用发生破坏。

由于需要单独向雨刮器配置雨刮器支架,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前围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板(1),所述前围板(1)的顶端形成倾斜台面(2);所述倾斜台面(2)上具有若干个横向加强筋(3);所述前围板(1)的主体部分具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纵向加强筋(4);在所述倾斜台面(2)的左端设置雨刮器安装孔位(5),所述倾斜台面(2)的左端通过第1加强板(6)和左A柱(7)的顶端焊接固定;所述倾斜台面(2)的左端通过第2加强板(8)和左上边梁(9)的一端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前围板(1)的主体部分还与汽车前端结构中的第三横梁(10)焊接。

优选的,所述雨刮器安装孔位(5)设置有雨刮器安装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前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前围结构,通过增强汽车前围板的强度,使雨刮器直接安装到前围板上,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雨刮器支架,因此,减少了单独作为雨刮器支架的冲压钣金件,也减少了焊接工序,节省了冲压模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围板、左A柱和左上边梁的装配关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围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围板和第三横梁的装配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前围结构,通过增强汽车前围板的强度,使雨刮器直接安装到前围板上,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雨刮器支架,因此,减少了单独作为雨刮器支架的冲压钣金件,也减少了焊接工序,节省了冲压模具,降低了成本。

参考图1-图2,电动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板1,前围板1的顶端形成倾斜台面2;倾斜台面2上具有若干个横向加强筋3;前围板1的主体部分具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纵向加强筋4;在倾斜台面2的左端设置雨刮器安装孔位5,雨刮器安装孔位5设置有雨刮器安装加强板。

倾斜台面2的左端通过第1加强板6和左A柱7的顶端焊接固定;倾斜台面2的左端通过第2加强板8和左上边梁9的一端焊接固定。

可见,在雨刮器安装孔位5的附近,一方面,通过横向加强筋3和纵向加强筋4增强前围板的强度;另一方面,利用第1加强板6连接前围板和左A柱,利用第2加强板连接前围板和左上边梁,通过充分利用了前围及其周边的结构,以进一步保证了前围板对雨刮器的足够的支撑刚度,进而保证雨刮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刮刷力,且稳定可靠,不产生异常,不因反复使用发生破坏。

电动汽车前围结构具体采用以下设计:

1.前围板采用料厚0.7mm的钣金冲压而成。

2.前围零件上进行雨刮器安装位置的设计。

3.前围与其周边结构为雨刮器安装点提供足够的刚度。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前围板进行优化设计,为雨刮器的安装提供位置,前围板直接充当了雨刮器支架的功用,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雨刮器支架,从而使整车零部件减少,充分利用了前围及其周边的结构。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参考图3,前围板1的主体部分还与汽车前端结构中的第三横梁10焊接。通过第三横梁10进一步增强前围板的强度。

参考图4,汽车前端结构包括左翼子板11、右翼子板12、前保险杠13、左纵梁14、右纵梁15、左连接管16、右连接管17、第一横梁18、第二横梁19、第三横梁10、左斜梁20、右斜梁21、左支撑梁22、右支撑梁23、左A柱7和右A柱24;

左翼子板和右翼子板左右对称设置,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左翼子板和右翼子板焊接,左翼子板、前保险杠和右翼子板围成一个腔体;

在腔体中,左右对称安装左纵梁和右纵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均为弯折结构,自前向后,依次包括上水平梁、垂直过渡梁和下水平梁;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设置左连接管,左连接管的顶部与前保险杠的左侧内壁焊接;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设置右连接管,右连接管的顶部与前保险杠的右侧内壁焊接;其中,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的结构相同,均竖向设置,自上而下,包括:第1竖管、外扩过渡管和第2竖管。

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水平梁的前端设置第一横梁,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水平梁的后端设置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方,设置第三横梁,第三横梁位于垂直过渡梁的上方,第三横梁的左部通过左斜梁与左纵梁的上水平梁的末端连接,并且,左斜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梁和左纵梁焊接;第三横梁的右部通过右斜梁与右纵梁的上水平梁的末端连接,并且,右斜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梁和右纵梁焊接;第三横梁后方的左侧设置左A柱,左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梁的左端和左A柱的顶部焊接;第三横梁后方的右侧设置右A柱,右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梁的右端和右A柱的顶部焊接。其中,第三横梁和左支撑梁的夹角大于90度;第三横梁和右支撑梁的夹角大于90度。

特点:

1.由于去除了传统的作为雨刮器支架的冲压钣金支架,使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2.在雨刮器安装孔位5的附近,利用前围与A柱周边的结构,能够满足其刚度性能的要求;

3.由于设计中减少了零件,所以使车身重量更加轻。

4.减少模具投资,减少焊接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在前围零件上进行设计,通过对前围的独特设计,使前围零件既能满足自己的功用,又能为雨刮器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同时利用前围与A柱周边的结构,保证雨刮器安装位置也具有足够的刚度,既减少了零件,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焊接工艺,又轻量化了车身,可谓一举多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