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5564发布日期:2018-11-02 23:4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滑板车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0公里,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科技先进的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

通常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可折叠的龙头管结构,但现有折叠结构设计不合理,整个折叠结构体积大,结构松散,使用不够方便,容易故障维修难等缺点,此外折叠和展开状态,龙头管的稳定性不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误操作解锁而发生转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折叠滑板车,该实用新型的折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高,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折叠滑板车,包括转动连接的龙头管和底座,所述龙头管上套设手拉套、锁套,所述龙头管内设置连接杆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手拉套、所述锁套、所述连接杆能够沿所述龙头管轴向方向同步移动;所述锁套内壁周向设置锁定槽和解锁槽,所述龙头管外壁伸缩设置配合卡入所述锁定槽或所述解锁槽的弹性凸块,所述锁套能够以所述龙头管的轴线为轴转动从而使所述弹性凸块在所述锁定槽和所述解锁槽中切换;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龙头管上的固定端以及驱动所述连接杆部分伸出所述龙头管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活动端;

当所述弹性凸块置于所述锁定槽内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当所述弹性凸块置于所述解锁槽内时,可施加与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反方向的外力于所述手拉套上,使所述连接杆克服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而与安装座分离,从而解除所述龙头管与所述底座的锁定。

进一步,当所述弹性凸块置于所述锁定槽内时,所述连接杆插接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所述手拉套内壁设置限位槽,所述锁套端部设置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随所述锁套同步转动而于所述限位槽内周向滑动。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成弧状的旋转槽以及位于所述旋转槽两端的定位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龙头管的外壁卡设于所述旋转槽或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铰接孔,所述龙头管与所述安装座通过铰接轴穿过所述铰接孔而铰接;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槽连接,所述定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向所述铰接孔处延伸。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固定端连接固定壳,所述固定壳通过固定销固定安装于所述龙头管内。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进一步,所述龙头管的底部套设固定壳,所述龙头管的底部还轴向开设条形卡槽,所述条形卡槽与所述固定壳上的卡条配合卡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壳侧壁设置限位凸起,当所述龙头管处于展开状态且与所述安装座锁定时,所述限位凸起抵触于所述安装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手拉套上连接锁套,对手拉套及其连接杆的运动进行了解锁和锁定操作,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误操作手拉套而使龙头管解锁转动,保证了人身安全,提高了折叠滑板车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折叠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折叠滑板车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中龙头管与安装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0、龙头管;11、铰接孔; 12、条形卡槽;20、手拉套;21、限位槽;30、锁套;31、锁定槽;32、解锁槽;33、限位块;40、安装座;41、插孔;42、旋转槽;43、定位槽; 50、连接杆;60、弹性复位件;61、固定端;62、活动端;70、弹簧座; 80、固定壳;81、卡条;82、限位凸起;90、弹性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折叠滑板车,参见图1-5,包括转动连接的龙头管10和底座,龙头管 10上套设手拉套20、锁套30,龙头管10内设置连接杆50和弹性复位件60,弹性复位件60优选为弹簧,手拉套20、锁套30、连接杆50能够沿龙头管10轴向方向同步移动;

锁套30内壁周向设置锁定槽31和解锁槽32,龙头管10外壁伸缩设置配合卡入锁定槽31或解锁槽32的弹性凸块90,锁套30能够以龙头管 10的轴线为轴转动从而使弹性凸块90在锁定槽31和解锁槽32中切换;弹性复位件60包括固定于龙头管10上的固定端61以及驱动连接杆50部分伸出龙头管10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活动端62;

当弹性凸块90置于锁定槽31内时,连接杆50与底座固定连接;当弹性凸块90置于解锁槽32内时,可施加与弹性复位件60的回复力反方向的外力于手拉套20上,使连接杆50克服弹性复位件60的回复力而与安装座40分离,从而解除龙头管10与底座的锁定。

进一步,当弹性凸块90置于锁定槽31内时,连接杆50插接固定于安装座40上。安装座40上设置供连接杆50插入的插孔41。

进一步,手拉套20内壁设置限位槽21,锁套30端部设置限位于限位槽21内的限位块33,限位块33随锁套30同步转动而于限位槽21内周向滑动。从而使锁套30转动过程不影响手拉套20,且锁套30和手拉套20 可实现轴向同步移动。

进一步,安装座40上设置成弧状的旋转槽42以及位于旋转槽42两端的定位槽43,连接杆50的下端设置限位柱,限位柱穿过龙头管10的外壁卡设于旋转槽42或定位槽43中。

进一步,安装座40上设置铰接孔11,龙头管10与安装座40通过铰接轴穿过铰接孔11而铰接;定位槽43的一端与旋转槽42连接,定位槽 43的另一端与向铰接孔11处延伸。

进一步,弹性复位件60的固定端61连接固定壳80,固定壳80通过固定销固定安装于龙头管10内。

进一步,龙头管10的底部套设固定壳80,龙头管10的底部轴向开设条形卡槽12,与固定壳80上的卡条81固定卡接,避免龙头管10发生转动。

进一步,固定壳80侧壁设置限位凸起82,当龙头管10处于展开状态且与安装座40锁定时,所述限位凸起82抵触于所述安装座40上。限制龙头管10沿展开过程的方向继续转动,保证人身安全。

使用原理如下,当龙头管10处于展开状态与安装座40锁定时,连接杆50被弹簧向下推动至部分伸出龙头管10并插接固定在安装座40的插孔41中,弹性凸块90处于锁定槽31中,从而手拉套20不能滑动解锁;需要解除安装座40与龙头管10之间的锁定时,旋转锁套30,使弹性凸块 90从锁定槽31移动至解锁槽32中,弹性凸块90可在解锁槽32中沿龙头管10轴向方向移动,滑动手拉套20使连接杆50克服弹性复位件60的回复力离开安装座40,同时限位柱从定位槽43移动至旋转槽42的端部,转动龙头管10使得限位柱在旋转槽42中滑动,直至限位柱移动至旋转槽42 另一端的定位槽43中,松开手拉套20,在弹性复位件60回复力作用下,连接杆50部分伸出龙头管10,同时限位柱在定位槽43中朝远离旋转槽 42的方向移动,然后转动锁套30使弹性凸块90从解锁槽32移动至锁定槽31中,使得手拉套20在龙头管10上不能滑动,从而实现龙头管10折叠状态的锁定,不会轻易解锁,更加安全。

如上所述,便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