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687发布日期:2018-12-05 19:0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制造行业,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多元化日新月异。在货车领域,整车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各种各样的车型。如图1所示,直通型车架的左右纵梁呈直线状,平行设置,多根横梁将左右纵梁固定。这种车架发动机布置空间小,整车布置困难,量产后装配困难,车架总质量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以期望在保证汽车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总布置空间,降低总布置难度,降低车架总质量,实现车架轻量化,实现底盘轻量化。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数根横梁,所述横梁固定在左、右两根纵梁之间,所述左纵梁上的局部结构向左凸出,所述右纵梁上的局部结构向右凸出,左纵梁的凸出部位与右纵梁的凸出部位对应,使左、右纵梁凸出部位间的间距大于左、右纵梁其它部位间的间距,左、右纵梁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将左、右纵梁的凸出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右纵梁采用多变截面设计,依次包括右纵梁前端、第一变截面区、右纵梁中部、第二变截面区和右纵梁尾部,所述右纵梁中部的截面面积大于右纵梁前端和右纵梁尾部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变截面区的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变截面区的上翼面保持水平,下翼面向上倾斜;所述左纵梁也采用多变截面设计,其结构与右纵梁对称;左、右纵梁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板将左、右纵梁的第二变截面区固定连接。

上述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至少包括七根横梁,从车头至车尾分别为第一横梁至第七横梁。

上述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的左、右纵梁的凸出部位位于第二横梁与第四横梁之间。

上述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的第三横梁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它横梁的截面面积,且第三横梁两端延展膨大后分别与左、右纵梁固定连接。

上述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的第三横梁与左纵梁至少利用四个螺栓固定,并采用相同的固定方式与右纵梁固定。

上述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的第一变截面区的上翼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其下翼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汽车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总布置空间,降低了总布置难度,降低了车架的总质量,实现了车架轻量化、底盘轻量化。同时,整车质量降低,整车高度降低,燃油经济性相应提高,续航里程提高。车架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和先进的成型工艺加工完成,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还保证了车身及底盘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直通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侧视图;

其中,1-左纵梁,2-右纵梁,3-左纵梁的凸出部位,4-右纵梁的凸出部位,5-第一加强板,6-右纵梁前端,7-第一变截面区,71-第一变截面区的上翼面,72-第一变截面区的下翼面,8-右纵梁中部,9-第二变截面区,91-第二变截面区的上翼面,92-第二变截面区的下翼面,10-右纵梁尾部,11-第二加强板,12-第二横梁,13-第四横梁,14-第三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多变截面轻量化车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车架具有一根左纵梁1,一根右纵梁2和数根横梁,所有横梁固定在左、右两根纵梁之间。左、右纵梁上具有通孔,横梁两端嵌于通孔中,进一步地,还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左纵梁上的局部结构向左凸出,右纵梁上的局部结构向右凸出,左纵梁的凸出部位3与右纵梁的凸出部位4对应,使左、右纵梁凸出部位间的间距大于左、右纵梁其它部位间的间距,左、右纵梁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5将左、右纵梁的凸出部位固定连接。左、右纵梁的凸出部位使得其总布置空间增大,发动机布置在该凸出部位,因此左、右纵梁分别向左右凸出可以使发动机布置空间更大,装配更容易。右纵梁采用多变截面设计,依次包括右纵梁前端6、第一变截面区7、右纵梁中部8、第二变截面区9和右纵梁尾部10,右纵梁中部的截面面积大于右纵梁前端和右纵梁尾部的截面面积,第一变截面区的上翼面71和下翼面72均向上倾斜,第二变截面区的上翼面91保持水平,下翼面92向上倾斜;所述左纵梁也采用多变截面设计,其结构与右纵梁对称。左纵梁和右纵梁采用对称设计的结构,二者平行设置并用横梁固定。左、右纵梁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板11将左、右纵梁的第二变截面区固定连接。所述车架至少包括七根横梁,从车头至车尾分别为第一横梁至第七横梁。左、右纵梁的凸出部位位于第二横梁12与第四横梁13之间。第三横梁14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它横梁的截面面积,且第三横梁两端延展膨大后分别与左、右纵梁固定连接。第三横梁与左纵梁至少利用四个螺栓固定,并采用相同的固定方式与右纵梁固定。第一变截面区的上翼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其下翼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二变截面区增加第二加强板可保证变截面处的强度。车架尾部采用变截面设计,可以减轻车架总重量,提高备胎安装高度,加大离去角。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