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295发布日期:2019-08-16 22:0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



背景技术:

动力转向储油罐的用途是给动力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油和对油的冷却、及动力系统通过油循环而对系统杂质进行过滤。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456449.X,申请日:2013年07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动力转向储油罐装置,为本公司在2013年申报成功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装置,属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该专利中的动力转向储油罐装置包括:罐体1、罐盖4、滤芯2和油标尺3,罐盖4和罐体1呈可拆卸连接,连接处设有与罐体1侧壁平行设置的连接边13,连接边13与罐体1之间设有弹性翻折边14,该弹性翻折边14与罐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置空间15,密封件5卡设于该压置空间15内,该技术方案中,罐体1和罐盖4之间通过罐盖4上的弹性翻折边14抵触密封件5实施连接,罐盖4上弹性翻折边14的弹性压力不仅可将密封件5抵触密封,使密封件5处于罐体1与罐盖4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障。这种密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罐体1和罐盖4的密封性能,罐体和罐盖仅通过单层密封件实现的密封,在长时间使用后,仍然出现了泄漏情况,此外,本专利申请中的连接边和弹性翻折边是与罐盖一体成型的,这种结构的罐盖成型工艺复杂,成型过程中需要的模具、工序数量较多,加工困难,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本专利申请中,参照专利文件的说明书附图3,为了使油标尺3与罐盖4之间的密封性能得到保障,罐盖4上位于油标尺3的安装处设有弹性安装开口41,弹性安装开口41处设有弹性挡油框9,弹性安装开口41的边缘设有弹性折边411,弹性挡油框9与弹性折411之间设有密封垫42,弹性挡油框9包括横截面呈“U”字形的框体91及设于框体91开口处且朝向框体91外部翻折的裙边92,该裙边92与油标尺3的旋钮之间设有密封圈93,裙边92上设有朝向密封圈93设置的凸起921,该凸起921的顶点与密封圈93抵触密封。此外,专利文件的文字部分未提及,但在说明书附图3中公开的在密封圈93上方截面为矩形的部件实际上为加油口垫片,与密封圈93接触截面为八字形的部件实际上为油尺密封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弹性挡油框9、密封垫42、密封圈93、加油口垫片以及油尺密封垫的多个部件组合进行密封,这就要求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高,其装配过程比较复杂,且加工成本高;同时弹性挡油框9由横截面呈“U”字形的框体91及设于框体91开口处且朝向框体91外部翻折的裙边92组成,从附图中直接看出框体91的表面还设有多个通孔,裙边92上还设有凸起921,该弹性挡油框9的结构复杂,成型工艺复杂,需要十几套模具,配合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加工成本较高。

综上,上述的动力转向储油罐的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生产成本较高,随着近几年产品不断的升级换代,发明人针对该动力转向储油罐也在不断进行优化,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情况下,一方面力求结构简化,另一方面力求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转向储油罐的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生产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简化了现有动力转向储油罐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包括罐体、罐盖、滤芯、滤芯轴、锁紧头及油标尺,所述罐体为顶部开口,且能够容纳滤芯安装的腔体,该罐体开口端与罐盖通过罐盖密封圈密封,所述滤芯轴一端设于滤芯内,另一端朝向罐体开口端,且该滤芯轴朝向罐体开口的一端设有放置腔,所述锁紧头中部伸出有油标尺,该油标尺位于滤芯轴的放置腔内,所述罐盖密封圈卡接于罐体开口端,包括分别位于罐体外侧和内侧的第一密封本体和第二密封本体,所述第一密封本体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凸起,所述罐盖外圈设有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一翻折边与罐体外侧设有压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密封本体放置于压置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凸起与第一翻折边抵触密封,所述第二密封本体贴合密封于罐体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翻折边的截面呈L形,包括第一水平边和第一竖直边,所述压置空间为第一竖直边与罐体外侧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一密封本体与第二密封本体通过过渡边相互连接呈U形,所述罐盖密封圈通过U形槽口卡接于所述罐体开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油标尺穿过罐盖开口安装于滤芯轴的放置腔内,所述罐盖开口边缘向锁紧头内部延伸有上延伸段,该上延伸段向内翻折有截面呈L形的第二翻折边,所述第二翻折边包括第二水平边和第二竖直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罐盖开口处设有加油口密封垫,所述加油口密封垫包括截面呈碗形的框体及设于框体开口处且朝向框体外部翻折的裙边,该裙边位于所述第二水平边上,且该裙边与锁紧头之间还设有加油口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位于罐盖开口处的油标尺沿其轴向设有凹槽,所述框体内缘抵触密封在该凹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罐体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油管,该出油管为空心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滤芯轴一端与油标尺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出油管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采用全新结构的罐盖密封圈,罐盖密封圈包括位于罐体外侧的第一密封本体和位于罐体内侧第二密封本体,通过在罐体内侧和外侧均设置密封层的形式,实现罐盖和罐体的双层密封作用,从而确保罐盖和罐体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泄漏情况;第一翻折边对包覆了罐体开口上缘和罐盖密封圈,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同时对罐盖密封圈起到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在结构上进行简化,取消了弹性挡油框,在罐盖1开口处做了改进,油标尺上增设了凹槽,同时配合特定的加油口密封垫、加油口垫片,就能够实现锁紧头、罐盖和油标尺的密封,减少了密封部件的使用数量,简化了装配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罐盖;11、第一翻折边;111、第一竖直边;112、第一水平边;12、上延伸段;13、第二翻折边;131、第二水平边;132、第二竖直边;2、罐体;3、滤芯;4、滤芯轴;5、锁紧头;51、油标尺;511、凹槽;6、出油管;7、罐盖密封圈;71、第一密封本体;72、第二密封本体;73、过渡边;711、密封凸起;8、加油口密封垫;81、框体;82、裙边;9、加油口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在上述背景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人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升级,提出一种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参照图1-3,所述动力转向储油罐总成包括罐体2、罐盖1、滤芯3、滤芯轴4、锁紧头5及油标尺51,所述罐体2为顶部开口,且能够容纳滤芯3安装的腔体,所述滤芯3安装于罐体2的空腔内,所述罐体2开口端与罐盖1通过罐盖密封圈7密封,所述滤芯轴4一端设于滤芯3内,另一端朝向罐体2开口端,且该滤芯轴4朝向罐体2开口的一端设有放置腔,所述锁紧头5中部伸出有油标尺51,该油标尺51位于滤芯轴4的放置腔内,且油标尺51与滤芯轴4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锁紧固定,所述的锁紧头5实际上是与油标尺51连接的旋钮。

如上所述,所述罐体2开口与罐盖1是通过罐盖密封圈7进行密封的,参照图2,具体的说,所述罐盖密封圈7卡接于罐体2开口端,所述罐盖密封圈7包括第一密封本体71、第二密封本体72和过渡边73,所述的第一密封本体71和第二密封本体72通过过渡边73相互连接成U形截面,而所述罐盖密封圈7则通过该U形槽口卡接在罐体2开口边缘,卡接后的第一密封本体71位于罐体2外侧,第二密封本体72位于罐体2内侧。所述的第一密封本体71、第二密封本体72以及过渡边73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密封本体71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凸起711,本实施例中以密封凸起数量为两个进行说明。所述罐盖1的直径大于罐体2的直径,所述罐盖1外圈设有第一翻折边11,所述第一翻折边11与罐体2外侧设有压置空间,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翻折边11的截面呈L形,包括第一水平边112和第一竖直边111,所述压置空间为第一竖直111边与罐体2外侧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一密封本体71位于该压置空间内,两个所述密封凸起711与第一竖直边111抵触密封,所述第二密封本体72贴合密封于罐体2内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罐盖密封圈7与现有密封件相比,其具有内外双层密封的作用,当罐盖1和罐体2锁紧的时候,第一翻折边11对罐盖密封圈7施加压力,第一竖直边111抵触第一密封本体71,第一水平边112抵触过渡边73,实现与第一密封本体71和过渡边73的抵触密封,在对第一密封本体71和过渡边73实现抵触的同时,通过力的传递对罐体2开口处的外侧壁和顶壁也实现了抵触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本体71和过渡边73是罐体2外侧的第一层密封层,该密封层使罐盖1与罐体2之间的密封性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第二密封本体72紧密贴合密封在罐体2内侧,实际上是在罐体2内侧又提供了第二层密封层,通过双层密封层,确保罐盖1和管体2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泄漏情况。此外,现有罐盖的扣合挡边实际上仅包覆了密封件外缘,但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边111包覆了罐体2开口上缘及罐盖密封圈7,其防止外部杂质进入的效果以及对罐盖密封圈起到保护的效果更好,同时采用至少一个密封凸起711进行多点密封,提高了密封性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罐盖1与现有罐盖相比,结构上进行了简化,减少了成型需要的模具数量,工序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成型效率。

所述油标尺51穿过罐盖1开口安装于滤芯轴4的放置腔内,参照图3,所述罐盖1开口边缘向锁紧头5内部延伸有上延伸段12,该上延伸段12向内翻折有截面呈L形的第二翻折边13,所述第二翻折边13包括第二水平边131和第二竖直边132。同时在所述罐盖1开口处设置加油口密封垫8,所述加油口密封垫8包括截面呈碗形的框体81及设于框体81开口处且朝向框体81外部翻折的裙边82,该裙边82直接抵触密封于所述第二水平边131上,且该裙边82与锁紧头5之间还设有加油口垫片9。位于罐盖1开口处的油标尺51上设有凹槽511,该凹槽511沿油标尺51轴向设置,所述框体81内缘抵触密封在该凹槽511上。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与现有结构相比,在罐盖1开口处做了改进,使罐盖1开口边缘直接抵触加油口密封垫8,取消了之前的弹性挡油框及其两侧的密封垫,从而直接取消了成型弹性挡油框的所有模具、工装设备等;另一方面,罐盖1、锁紧头5和油标尺51的密封通过罐盖1开口处的改进结构、凹槽511、加油口密封垫8及加油口垫片9的配合就能实现密封作用,即当油标尺51与滤芯轴4进行螺纹紧固时,锁紧头5对加油口密封垫8的压紧力保证了密封性能,从而代替现有多个部件进行密封的结构形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在结构上对产品进行了简化,同时了减少了密封部件的使用数量,简化了装配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2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的端部与滤芯轴4下端为螺纹连接,便于滤芯3更换。需要说明的是,出油管6以前采用实心圆钢,中间的通孔是铣削出来的,由于是实心圆钢,加工范围多,造成加工工时浪费,铣削的材料直接作为废料丢弃,为了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油管6采用空心钢管,只需要加工出油管头部螺纹,内腔不需要加工,减少加工工时,不会产生过多废料。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