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821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开发过程中,如图1-3所示,所示位置为车身外板10、外饰裙板20、后门30的交汇点,此处由于车身外板的两条边界线夹角尖锐(约50-90deg)且外观圆角值非常小(r2.5±0.5mm),导致车身外板在整形过程中有较大的开裂风险,因此车身外板在尖点位置的圆角根部会增加凸台特征,增加材料流动减小整形过程中的变薄率,保证外观品质,但凸台的形式易导致车身与外饰裙板边沿的外观匹配不均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包括车身外板和外饰裙板,所述车身外板与后门外板的邻接处的上方设置车身外板部分,所述车身外板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外饰裙板,而所述车身外板的内侧设置有由下至上延伸的三面凸台,所述三面凸台的内侧面具有与后门密封条配合的内弧面结构,所述三面凸台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外饰裙板的切边配合的外弧结构;在所述车身外板、外饰裙板、后门外部的分缝交汇处的车身外板部分上设置有尖点凸台,并且所述外饰裙板的切边向上延伸构成所述尖点凸台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结构解决了车身外板、外饰裙板、后门的交汇处的车身外板尖点工艺问题,同时优化了车身外板与外饰裙板的匹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外板、外饰裙板和后门的交汇点在汽车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方框所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身外板和外饰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包括车身外板10和外饰裙板20,所述车身外板10与后门外板30的邻接处的上方设置有车身外板部分11,所述车身外板部分11的下方设置有外饰裙板20,而所述车身外板10的内侧设置有由下至上延伸的三面凸台12,所述三面凸台12的内侧面具有与后门密封条配合的内弧面结构121,所述三面凸台12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外饰裙板20的切边21配合的外弧结构122。在所述车身外板10、外饰裙板20、后门外部的分缝交汇处的车身外板部分11上设置有尖点凸台13,并且所述外饰裙板20的切边向上延伸构成所述尖点凸台13的顶面,使得裙板与车身钣金配合缝隙均匀,尖点凸台可以有效降低车身外板钣金尖角成型风险。采用本实施例的配合结构在交汇点处车身钣金通过此结构优化后减薄率降低,外饰裙板的边沿光顺,与车身外板钣金的匹配缝隙较为均匀。

将本实施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应用于某轿车车型的白车身结构设计中,其尖点处边界线夹角为51deg,外观圆角值3mm,车身外板材料为dc06。通过分析车身外板尖点处通过此结构优化后减薄率从29%降到安全值24%范围内;外饰裙板的边沿与车身外板钣金的匹配得到了优化。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包括车身外板和外饰裙板,所述车身外板与后门外板的邻接处的上方设置有车身外板部分,所述车身外板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外饰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外板部分的内侧设置有由下至上延伸的三面凸台,所述三面凸台的内侧面具有与后门密封条配合的内弧面结构,所述三面凸台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外饰裙板的切边配合的外弧结构;在所述车身外板、外饰裙板部分、后门的分缝交汇处的车身外板部分上设置有尖点凸台,并且所述外饰裙板的切边向上延伸构成所述尖点凸台的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与裙板的配合结构包括车身外板和外饰裙板,此结构位置位于车身外板、外饰裙板、后门的分缝交汇处,车身外板的内侧设置有由下至上延伸的三面凸台,三面凸台的内侧面具有与后门密封条配合的内弧面结构,三面凸台的外侧面具有与外饰裙板的切边配合的外弧结构;在三件交汇处的车身外板上设置有尖点凸台,并且外饰裙板的切边向上延伸构成尖点凸台的顶面。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结构解决了车身外板、外饰裙板、后门的交汇处的车身外板尖点工艺问题,同时优化了车身外板与外饰裙板的匹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松;许安平;李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