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6860发布日期:2020-05-29 12:3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



背景技术:

卡车是建筑工程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主干力量,主要用于货运及经改装便于装货、集货或者卸货。车厢是卡车的重要构件之一,主要用于货物的存放和转移。

在通过卡车为建筑工地内运送物料的时候,由于建筑工地情况复杂,容易出现因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堆放从而导致空间狭小的情况或者由于施工造成施工现场道路坑洼不平,导致卡车在运送物料的时候很难到达施工场地的附近。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做法就是临时找寻卸料地点,将卡车上的物料卸下,最后再通过推车等工具将物料再运输到施工场地,这样就增加了物料运输距离增加,造成时间以及人力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其具有在卡车不能到到施工场地附近时,将卡车的车厢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吊运装置将车厢吊至施工场地附近,从而缩短物料与施工场地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包括固定相连的牵引车头以及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位于下方的托架以及位于托架上方的车厢,所述托架的顶端固定有顶端表面为水平面的承载板,所述车厢自由放置在承载板的顶端表面上,所述承载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若干能够向放置在承载板上的车厢靠近或远离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高度可调,所述压紧装置向车厢靠近时,所述压紧装置将车厢压紧固定在承载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起吊车厢的时候,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并向远离车厢的方向移动;需要安装车厢的时候,向靠近车厢的方向移动压紧装置并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使得压紧装置压紧车厢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与承载板滑动连接的高度可调的立柱以及位于立柱顶端的挡板,所述压紧装置向车厢靠近时,所述挡板位于车厢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节立柱的高度进而调节挡板的升降,实现压紧装置对车厢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和下杆均为中空的杆体,所述上杆的底端伸入到下杆的内部并与下杆滑动相连,所述下杆的内部设置有驱动上杆沿着下杆的轴向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驱动机构的升降进而带动立柱的升降,实现对压紧装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杆的内孔孔壁上开设有沿着下杆的轴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上杆的外侧表面与限位槽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伸入到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相连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凸块伸入到限位槽中,从而限制上杆和下杆相对转动,使上杆只能沿着下杆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回转连接在下杆内部的丝杠,所述丝杠的轴线与下杆的轴线重合,所述丝杠的顶端伸入到上杆的内孔中,所述上杆的内孔底端处设置有与丝杠螺纹相连的凸环,位于所述下杆的内部设置有驱动丝杠转动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丝杠的升降进而带动立柱的升降,实现对压紧装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丝杠底部的第一伞型齿轮,回转连接在下杆底部侧壁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丝杠的轴线呈垂直设置,所述转轴一端位于下杆的内部,另一端位于下杆的外部,所述转轴位于下杆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伞型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型齿轮,所述转轴位于下杆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下杆的外部侧壁上设置有限制转轴转动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轮转动转轴,通过相啮合的第一伞型齿轮和第二伞型齿轮,从而带动下杆内部的丝杠转动,随着丝杠的转动,从而控制上杆沿着下杆的轴向进行升降,从而控制上杆顶端的挡板将车厢压紧固定在承载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与立柱之间可拆卸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长期风吹日晒容易受损,可以方便挡板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车厢的底端设置有与安装槽形状相匹配的安装座,所述车厢放置在承载板上时,所述安装座插入所述安装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合的安装槽以及车厢底端的安装座,从而确保车厢在放置到承载板上的时候,每次放置的位置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和安装槽的形状均为倒置的四棱台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安装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需要起吊车厢的时候,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并向远离车厢的方向移动;需要安装车厢的时候,向靠近车厢的方向移动压紧装置并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使得压紧装置压紧车厢即可;

2.通过配合的安装槽以及车厢底端的安装座,从而确保车厢在放置到承载板上的时候,每次放置的位置均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承载板顶端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附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车厢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6附图5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下杆内部底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转轴位于下杆外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车头;2、车身;21、托架;211、承载板;2111、安装槽;2112、滑槽;22、车厢;221、安装座;3、压紧装置;31、立柱;311、上杆;3111、凸块;312、下杆;3121、限位槽;313、凸环;32、挡板;4、t型滑块;41、锁紧螺栓;5、丝杠;6、回转座;7、第一伞型齿轮;8、第二伞型齿轮;9、转轴;91、手轮;10、卡环;101、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厢可拆卸的卡车,包括前后排列的牵引车头1以及车身2,牵引车头1与车身2之间固定相连。车身2包括位于下方的托架21以及位于托架21上方的矩形的车厢22。位于托架21的顶端固定有顶端表面为水平面的承载板211,承载板211的长度方向自卡车的车头向车尾方向设置。承载板211靠近牵引车头1的一端为前端,远离牵引车头1的一端为后端,承载板211的宽度方向为承载板211的左右两端。车厢22自由放置在承载板211的顶端表面,车厢22放置在承载板211上时,车厢22的长度方向沿着承载板211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承载板211的四角处滑动连接有能够向放置在承载板211上的车厢22靠近并将车厢22压紧固定在承载板211上的压紧装置3。

结合图2、图4,承载板21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2111,安装槽2111内部空间的横截面面积自安装槽2111的槽口向安装槽2111的槽底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一个倒置的四棱台形状。位于车厢22的底端设置有与车厢22一体成型的安装座221,安装座221的形状为与安装槽2111的形状相匹配的倒置的四棱台形。当将车厢22放置在承载板211上的时候,车厢22底端的安装座221嵌入到安装槽2111中。通过配合的安装槽2111以及车厢22底端的安装座221,从而确保车厢22在放置到承载板211上的时候,每次放置的位置均相同。

参照图1,位于承载板211的顶端表面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沿着承载板2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2112,滑槽2112为t型槽。位于承载板211前端的两端滑槽2112和位于承载板211后端的两个滑槽2112之间一一相对设置。位于承载板211前端的两个滑槽2112之间的间隔大于车厢22的宽度。位于承载板211左侧的两个滑槽2112与位于承载板211右侧的两个滑槽2112一一相对。位于承载板211左侧的两个滑槽2112之间,两个滑槽2112相对的一端间距小于车厢22的长度,两个滑槽2112相背离的一端间距大于车厢22的长度。

参照图2、图3,压紧装置3的底端通过与滑槽2112相匹配的t型滑块4与滑槽2112滑动相连。t型滑块4的顶端表面自压紧装置3的侧向伸出并通过滑槽2112的槽口露出。t型滑块4通过滑槽2112的槽口露出的表面上设置有竖直挂穿t型滑块4并与t型滑块4螺纹相连的锁紧螺栓41,通过锁紧螺栓41从而能够将t型滑块4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照图5,压紧装置3包括竖直设置的长度可调的圆柱形的立柱31以及固定在立柱31顶端的水平设置的圆形的挡板32。挡板32与立柱31同轴设置且挡板32的直径大于立柱31的最大直径。当将位于压紧装置3向承载板211的中间方向移动时,立柱31顶端的挡板32能够移动至车厢22的正上方。通过调节立柱31的高度,使挡板32与车厢22的顶端端面相抵,从而将车厢22压紧固定在承载板211上。将压紧装置3分别向承载板211长度方向两端滑动的时候,能够将挡板32从车厢22的顶端移动,从而解除对车厢22的限制。

参照图5、图6,立柱31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上杆311和下杆312,上杆311以及下杆312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上杆311的底端伸入到下杆312的内部并与下杆312之间滑动相连。位于下杆312的内部设置有丝杠5,丝杠5的轴线与下杆312的轴线重合在一起。下杆312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回转座6,丝杠5的底端与回转座6回转相连。

上杆311伸入到下杆312内部的一端内孔中设置有凸环313,丝杠5的顶端自上杆311的凸环313的内孔伸入到上杆311的内部。凸环313与上杆311之间一体成型,凸环313与丝杠5之间螺纹相连。

在上杆311和下杆312之间,在下杆312的内孔表面沿着下杆312的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槽3121,在上杆311伸入到下杆312内部的一端的外侧表面与限位槽312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伸入到限位槽3121内部并与限位槽3121滑动相连的凸块3111,凸块3111与上杆311之间固定相连。通过使凸块3111伸入到限位槽3121中,从而限制上杆311和下杆312之间相对转动,使上杆311只能沿着下杆312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

参照图7,丝杠5的底部固定有与丝杠5同轴设置的第一伞型齿轮7。下杆312的底部管壁上回转连接有与下杆312呈垂直设置的转轴9,转轴9的轴线与丝杠5的轴线呈垂直设置且转轴9的轴线和丝杠5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转轴9一端贯穿下杆312的管壁从而伸入到下杆312的内部,转轴9的另一端位于下杆312的外部。转轴9伸入到下杆31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与转轴9同轴设置并与丝杠5上的第一伞型齿轮7相啮合的第二伞型齿轮8。转轴9位于下杆312外部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转动转轴9的手轮91,手轮91与转轴9一体成型。

结合图1,当通过手轮91转动转轴9的时候,转轴9转动,通过相啮合的第一伞型齿轮7和第二伞型齿轮8,从而带动下杆312内部的丝杠5转动,随着丝杠5的转动,从而控制上杆311沿着下杆312的轴向进行升降,从而控制上杆311顶端的挡板32将车厢22压紧固定在承载板211上。

参照图8,转轴9位于下杆312外部的部位套设有卡环10,卡环10与下杆312固定相连。卡环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的夹持部101,两个夹持部101形成一个内孔为椭圆的圆环且所形成的椭圆内孔的短轴短于转轴9的直径。两个相对的夹持部101相对的其中一端之间铰接相连,另一端为夹持部101的自由端。位于两个夹持部101的自由端分别开设有通孔,当两个夹持部101的自由端相对时,两个夹持部101自由端的通孔相对,两个夹持部101的自由端之间通过穿设过两个夹持部101自由端上的通孔的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在一起。当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两个夹持部101固定在一起时,两个夹持部101将转轴9抱紧,从而限制转轴9的转动。

参照图5,上杆311的顶端内孔为螺纹孔,挡板32通过与上杆311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螺栓固定在上杆311的顶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起吊车厢22的时候,打开卡环10上的螺栓螺母组件,转动手轮91通过啮合的第一伞型齿轮7和第二伞型齿轮8的传动来带动丝杠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上杆311上升,立柱31顶端的挡板32远离车厢22,再松开t型滑块4上的锁紧螺栓41,沿着远离车厢22的方向滑动压紧装置3,使挡板32从车厢22的正上方移开,便可采用吊车起吊车厢22,将车厢22顺利吊运到施工场地处;当需要将车厢22安装到承载板211上的时候,采用吊车将车厢22起吊到安装座221与安装槽2111相贴合,推动立柱31使t型滑块4沿着滑槽2112滑动到靠近车厢22,转动手轮91通过啮合的第一伞型齿轮7和第二伞型齿轮8的传动来带动丝杠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上杆311下降直到挡板32压紧在车厢22的四个顶角处,再通过锁紧螺栓41将t型滑块4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