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833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其安装在车辆的前侧以固定车辆的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即使在车辆具有较短的前悬的情况下,其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吸收碰撞开始时的撞击,从而减小了传递至整个车辆的撞击强度的峰值。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电动汽车的使用扩大、在环境问题上的社会共识以及单身家庭的兴起,个人微型机动车辆得到了积极的发展。然而,微型机动车辆被设计成具有非常短的前悬,这大大减小了在碰撞情况下用于吸收撞击的空间。

如果减小车辆的前部结构中的撞击吸收空间,则由碰撞引起的大部分撞击力会传递给乘客,这增加了使乘客受伤的风险。

从理论上讲,在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如果在碰撞开始时充分吸收了撞击,则在整个碰撞过程中传递给车辆的撞击强度的峰值将减小。基于当前理论,需要减小碰撞过程中的撞击强度的峰值,以减小传递给乘客的撞击力。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该前端模块框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侧以固定车辆的部件,并且即使在车辆具有较短的前悬的情况下,也能在碰撞开始时非常有效地吸收撞击,从而减小了传递至整个车辆的撞击强度的峰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上述和其他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来实现,该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包括:横梁,其安装在车辆的前部下侧处,所述横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构件,所述一对侧构件从所述横梁的各个端部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中央部分,所述中央部分连接至车辆的前纵梁的相应的一个的前端部;上部后梁构件,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横梁上方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使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上端部互相连接,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连接至车辆的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以及下部后梁构件,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横梁与所述上部后梁构件之间,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将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中央部分互相连接。

所述前纵梁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可以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的中央部分的后表面,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可以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中央部分的前表面。

所述前纵梁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的连接部可以彼此相对地安装,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插置在所述前纵梁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的连接部之间,所述前纵梁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的连接部可以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和所述前纵梁可以形成前载荷路径。

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可以包括:后梁部分,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下部碰撞吸能盒,所述下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从后梁部分向后延伸,以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

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上端部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在比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更向内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上端部可以连接至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下端部,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可以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后表面。

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前部,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以柱状延伸;以及后部,其从所述前部的后端部延伸为横截面积朝向车辆的后侧逐渐增大,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每一个的前部可以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前端模块框架可以进一步包括上部碰撞吸能盒,其连接至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并且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的前端部可以连接至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柱状的撞击吸收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撞击吸收部的后端部处的凸缘部;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的凸缘部可以连接到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相应的一个的前端部。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高度可以小于凸缘部,所述撞击吸收部的高度可以小于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的凸缘部与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相应的一个连接的固定点可以定位成与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的上端部向上间隔开。

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可以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各个端部的后表面,在上部后梁构件的后表面上的与上部碰撞吸能盒分别连接的点之间的区域上可以形成有刚性加强筋。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可以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金属框架,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可以在其中形成有具有敞开的后表面的内部空间,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可以插入到上部后梁构件的内部空间中以与其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在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刚性加强筋。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和侧构件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为金属框架,并且可以在其中形成具有敞开的后表面的内部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在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和所述侧构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刚性加强筋。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可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在相同的点处,而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所述前端模块框架包括:横梁,其安装在车辆的前部下侧处,所述横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构件,所述一对侧构件从所述横梁的各个端部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中央部分,所述中央部分连接至车辆的前纵梁的相应的一个的前端部;上部后梁构件,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横梁上方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使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上端部互相连接,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连接至车辆的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以及下部后梁构件,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横梁与所述上部后梁构件之间,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将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中央部分互相连接。

所述前纵梁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的中央部分的后表面,所述下部后梁构件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中央部分的前表面。

所述前纵梁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的连接部彼此相对地安装,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插置在所述前纵梁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的连接部之间,所述前纵梁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的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和所述前纵梁形成前载荷路径。

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包括:后梁部分,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下部碰撞吸能盒,所述下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从后梁部分向后延伸,以连接至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

所述下部碰撞吸能盒包括凸缘部和固定点,所述下部碰撞吸能盒的凸缘部在所述固定点处连接至所述侧构件。

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上端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在比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更向内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一对侧构件的上端部连接至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下端部,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后表面。

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前部,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以柱状延伸;以及后部,其从所述前部的后端部延伸为横截面积朝向车辆的后侧增大,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前部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进一步包括:上部碰撞吸能盒,其连接至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的前端部,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的前端部连接至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包括柱状的撞击吸收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撞击吸收部的后端部处的凸缘部;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的凸缘部连接到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相应的一个的前端部。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高度小于凸缘部,所述撞击吸收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上部后梁构件。

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中的每一个的凸缘部与所述上部挡泥板构件中相应的一个连接的固定点定位成与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间隔开。

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连接到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各个端部的后表面,在上部后梁构件的后表面上的与上部碰撞吸能盒分别连接的点之间的区域上形成有刚性加强筋。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金属框架,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在其中形成有具有敞开的后表面的内部空间,所述上部碰撞吸能盒插入到上部后梁构件的内部空间中以与其连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在所述上部后梁构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刚性加强筋。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和侧构件彼此一体地形成为金属框架,并且在其中形成具有敞开的后表面的内部空间,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在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和所述侧构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刚性加强筋。

所述上部后梁构件和所述下部后梁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在相同的点处,而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所述横梁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比所述下部后梁构件朝向车辆后侧更向内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前端模块框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侧以固定车辆的部件,并且即使在车辆具有较短的前悬的情况下,也能在碰撞开始时非常有效地吸收撞击,从而减小了传递至整个车辆的撞击强度的峰值。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被更具体地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安装至车辆的状态的视图。

图2是从后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的上部碰撞吸能盒的视图。

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表示,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附图标记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被显示在所附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实用新型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附附图中显示了实施方案的示例。在可能的情况下,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在整个附图中从而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安装至车辆的状态的视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的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的上部碰撞吸能盒的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包括横梁100、一对侧构件300、上部后梁构件700以及下部后梁构件500,所述横梁100安装在车辆的前部下侧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一对侧构件300从横梁100的各个端部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一对侧构件300中的每一个具有中央部分,中央部分连接到相应的一个前纵梁540的前端部;所述上部后梁构件70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使一对侧构件300的上端部互相连接,并且具有分别连接到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前端部的相对的端部;所述下部后梁构件50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使一对侧构件300的中央部分互相连接。

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在安装在具有非常短的前悬的微型机动车辆中时,提供了优异的撞击吸收性能。通常,由于微型机动车辆的前悬较短,因此它无法配置为在发生碰撞时充分吸收撞击,因此大部分撞击力都传递给了乘客,从而额外地导致乘客舱的大量变形。

为了解决当前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配置为在碰撞开始时使用双碰撞吸能盒结构吸收尽可能多的撞击,并且在碰撞中间及之后,使用双载荷路径结构安全地承受正面碰撞,从而防止乘客舱变形。此外,由于在初始阶段有效地吸收了较大的撞击强度,所以在整个碰撞过程中撞击强度的峰值减小了,因此减小了传递至车身和乘客的峰值。

本实用新型使用具有适于安装在微型机动车辆中的结构的前端模块来实现撞击吸收。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撞击吸收以及安装车辆所需的部件,同时有利于缩短前悬。传统的车辆构造为使得前端模块、撞击吸收结构以及后梁分别设置。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前端模块、撞击吸收结构和后梁被一体化,从而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提供了更优异的撞击吸收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前端模块框架形成基础框架,前端模块的部件通过安装在车辆下侧处的横梁100、一对侧构件300以及安装在车辆的上侧处的上部后梁构件700安装至所述基础框架。

如图1所示,横梁100安装在车辆的前部下侧,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构件300从横梁100的各个端部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构件300中的每一个的中央部分连接至对应的一个前纵梁540的前端部分。

下部后梁构件500将一对侧构件300的中央部分互相连接,从而提供第一前载荷路径,该路径由下部后梁构件500和前纵梁540限定。

上部后梁构件70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将一对侧构件300的上端部互相连接。上部后梁构件700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连接到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前端部。因此,提供了由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上部挡泥板构件720限定的第二前载荷路径。

亦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前端模块框架同时构造为安装有车辆部件的结构、后梁和载荷路径。利用两个后梁(即下部后梁构件500和上部后梁构件700)可以有效地吸收撞击。此外,这两个后梁连接到前纵梁540和上部挡泥板构件720以形成载荷路径。利用本构造,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前端模块框架充分地构造为车辆的前支撑结构。因此,可以在碰撞开始时利用双后梁结构来吸收撞击,并且可以在碰撞中间和之后使用双载荷路径结构来防止乘客舱变形。

如图1所示,前纵梁540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可以连接到一对侧构件300中的相应的一个的中央部分的后表面,并且下部后梁构件500可以连接到一对侧构件300的中央部分的前表面。前纵梁540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下部后梁构件500的连接部彼此相对地安装(一对侧构件300中的相应的一个插置在它们之间),并且连接到相应的侧构件300,从而下部后梁构件500和前纵梁540形成单个前载荷路径。

此外,下部后梁构件500可以包括后梁部分510和下部碰撞吸能盒520,后梁部分51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下部碰撞吸能盒520中的每一个均从后梁部分510向后延伸,以连接至一对侧构件300中的相应的一个。利用本构造,可以吸收尽可能多的撞击,并且在碰撞开始时减小撞击强度的峰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下部碰撞吸能盒520包括凸缘部544和固定点543,凸缘部544在该固定点543处经由固定点543连接到侧构件300。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对侧构件300的上端部可以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比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前端部更向内的位置处连接到上部后梁构件700。一对侧构件300的上端部连接至上部后梁构件700的下端部,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前端部可以连接至上部后梁构件700的后表面。

上部挡泥板构件720中的每一个包括前部722和后部724,所述前部722在车辆的纵向上以柱状延伸,所述后部724从前部722的后端部延伸为横截面积朝向车辆的后侧逐渐增大。上部挡泥板构件720中的每一个的前部722可以连接到上部后梁构件700。利用本构造,上部挡泥板构件720和上部后梁构件700有效地形成前载荷路径。此外,上部挡泥板构件720中的每一个的前部722为直线部分,其以直线结构连接到上部碰撞吸能盒740中的相应的一个,从而有助于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形成有效的载荷路径。

此外,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每一个的后部724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其横截面面积朝向车辆后侧逐渐增大,从而防止了乘客舱变形以保持其形状并防止了前部结构屈曲。

上部碰撞吸能盒740可以连接至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前端部,并且上部碰撞吸能盒740的前端部可以连接至上部后梁构件700。上部碰撞吸能盒74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具有柱状的撞击吸收部742和形成在撞击吸收部742的后端部处的凸缘部744。上部碰撞吸能盒740的每一个的凸缘部744可以连接到上部挡泥板构件720中相应的一个的前端部。

此外,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部后梁构件700的高度可以小于凸缘部744,并且撞击吸收部742的高度可以小于上部后梁构件700。固定点743可以定位成与相应的上部碰撞吸能盒740的上端部向上间隔开,在该固定点743处凸缘部744连接至相应的上部挡泥板构件720。利用本构造,如图2所示,当首先将上部碰撞吸能盒740连接到上部后梁构件700,然后使用焊接或螺栓紧固通过上部碰撞吸能盒740的每一个的凸缘部744的固定点743将上部碰撞吸能盒740分别连接到上部挡泥板构件720的前端部时,方便了使用工具的进入和组装。

如图2所示,上部碰撞吸能盒740可以连接到上部后梁构件700的各个端部的后表面,并且可以在上部后梁构件700的后表面上的分别与上部碰撞吸能盒740连接的点之间的区域上形成刚性加强筋b。

上部后梁构件700可以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金属框架,并且可以在其中形成具有敞开的后表面的内部空间。上部碰撞吸能盒740可以插入到上部后梁构件700的内部空间中以与其连接。刚性加强筋b可以由例如塑料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形成在上部后梁构件700的内部空间中。

可选择地,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侧构件300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为金属框架,并且可以在其中形成具有敞开的后表面的内部空间。可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在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侧构件300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刚性加强筋b。因此,由于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侧构件300通过压制工艺等由单一材料一体地形成,因此提高了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由于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在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侧构件300中形成了刚性加强筋b,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强度。

此外,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刚性加强筋b的上部后梁构件700联接到上部挡泥板构件720以及侧构件300。这些构件安装在各自适当的位置而不会彼此重叠,从而提供了用于吸收撞击的有效结构。

另外,如图1所示,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下部后梁构件500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在相同的点处,而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因此,上部后梁构件700和下部后梁构件500可以同时吸收撞击,并且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各自的载荷路径,从而防止整个框架和侧构件300屈曲或不平衡。

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该前端模块框架安装在车辆的前侧以固定车辆的部件,并且即使在车辆具有较短的前悬的情况下,也能在碰撞开始时非常有效地吸收撞击,从而减小了传递至整个车辆的撞击强度的峰值。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上面”、“下面”、“向上”、“向下”、“前”、“后”、“后部”、“内”、“外”、“向内”、“向外”、“内部”、“外部”、“内部的”、“外部的”、“向前”、“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的特征。还将理解的是,术语“连接”或其衍生词指的是直接和间接连接。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和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原理和其实际应用,以使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替代方案和修改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