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788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汽车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电池包(1),本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本体(2),所述电池包(1)位于本体(2)的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后端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2a1),所述凸起(2a1)呈长条状且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沿车身竖直方向,所述凸起(2a1)的底部低于所述电池包(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a1)远离电池包(1)的一侧侧壁上具有若干凸出的凸条(2a2),若干凸条(2a2)沿凸起(2a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凸条(2a2)的底部与凸起(2a1)的底部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2a2)与凸起(2a1)的侧壁之间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包括后横梁(2a)、上前横梁(2d)、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所述后横梁(2a)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的后端,所述上前横梁(2d)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前端的上侧,所述后横梁(2a)、上前横梁(2d)、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之间合围形成框状结构,所述凸起(2a1)设置在后横梁(2a)上且沿后横梁(2a)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横梁(2d)的两端还设有用于安装稳定杆的安装架(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还包括下前横梁(2e),所述下前横梁(2e)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的前端下侧,所述上前横梁(2d)、下前横梁(2e)、左纵梁(2b)以及右纵梁(2c)之间合围形成框状结构,所述上前横梁(2d)的两端以及下前横梁(2e)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转向器安装的安装孔(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的后端还均设有用于安装后下摆臂的安装槽(4),所述下前横梁(2e)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架(6)且通过连接架(6)分别与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连接,所述下前横梁(2e)上的安装孔(3)开设在连接架(6)上,所述连接架(6)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前下摆臂的安装口(6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2b)和右纵梁(2c)的中部之间还连接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板(7),所述上前横梁(2d)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前悬置的连接孔(8),所述左纵梁(2b)的后端、右纵梁(2c)的后端以及后横梁(2a)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左右悬置的安装凸台(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易被飞石或者路面凸起会撞击造成损伤的问题。汽车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电池包,本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本体,所述电池包位于本体的后方,所述本体的后端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呈长条状且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沿车身竖直方向,所述凸起的底部低于所述电池包的底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好的路况时,产生的飞石或者路面凸起会先撞击到副车架上的凸起,不会碰到电池包,从而起到对电池包保护的作用,避免了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辉;戴强;刘新;付涛;艾涛;魏宁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