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车辆备用轮胎液压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62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车辆备用轮胎液压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车辆备用轮胎装卸机构,具体说是一种操纵备胎的液压升降装置。
许多轮式车辆都要带有备胎,并要求其固定牢靠、装卸方便。传统的装卸大都靠人工搬动或机械式移动备胎,而随着车辆的变大和备胎重量的增大,装卸备胎就越来越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备胎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构,通过液压助力,使备胎的装卸省力、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固定在车体上的机架,铰接在机架上的摆杆和带活塞杆的油缸构成,油缸的活塞杆可以直接铰接在摆杆上,也可以通过一连杆机构铰接在摆杆上。通过活塞杆的伸缩来驱动摆杆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装在摆杆上的备胎也就随之转动,从而达到升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式备胎架,结构紧凑,通用性好,适合于各种车辆,摆动角度可大于180°,且摆动空间小,操作方便。备胎升降过程平稳安全,无任何冲击,并可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换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Ⅰ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Ⅱ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Ⅱ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Ⅲ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Ⅰ如图1所示,机架1由横向构件和竖向构件构成,摆杆4一端铰接在机架1的横向构件上,另一端固定着备胎5,活塞杆2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油缸3铰接在机架1的竖向构件上。整个装置置于驾驶室和车廂体之间,机架1固定在廂体上。活塞杆2是通过管路连接在油缸3上的手摇油泵系统来驱动的。活塞杆2推动摆杆4转动,实现备胎的上升和下降。
实施例Ⅱ如图2、图3所示,机架1由横向构件和竖向构件构成,并固定在车廂体上,摆杆4一端铰接在机架1的横向构件上,另一端固定着备胎5,油缸3铰接在机架1的竖向构件上,活塞杆2与连杆7、摇臂6铰接在一起,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摇臂6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的横向构件上。活塞杆2在油泵系统的驱动下,通过连杆7将动力传给摆杆4,使其转动到地面进行备胎装卸操作。图2是其一种使用状态图。
实施例Ⅲ如图4所示,它是实施2的一种变形,区别在于与连杆7铰接的摇臂6不是直的,而是呈弯弧状,活塞杆2铰接在摇臂6的中部一点上。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为使装有备胎的摆杆(4)在备用时牢固、稳定,在机架(1)的竖向构件的上端有一凹槽,摆杆(4)就卡在该凹槽上。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备胎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摆杆(4)和带活塞杆(2)的油缸(3),其特征在于机架(1)由横向构件和竖向构件构成,并固定在车体上,摆杆(4)一端铰接在机架(1)的横向构件上,另一端固定着备胎(5),油缸(3)铰接在机架(1)的竖向构件上,活塞杆(2)直接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或通过一连杆机构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备胎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通过一连杆机构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即活塞杆(2)与连杆(7)、摇臂(6)铰接在一起,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摇臂(6)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的横向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备胎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通过一连杆机构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即活塞杆(2)铰接在呈弯弧状的摇臂(6)的中部,摇臂(6)一端铰接在机架(1)的横向构件上,另一端与连杆(7)的一端相铰接,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摆杆(4)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辆备胎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竖向构件的上端有一凹槽,备用时,摆杆(4)就卡在该凹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辆备胎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置于驾驶室和车廂体之间,机架(1)固定在车廂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杆(2)是通过管路连接在油缸(3)上的手摇油泵系统来驱动的。
专利摘要一种轮式车辆备用轮胎的装卸机构,通过液压助力,操纵备胎升降。它主要由固定在车体上的机架,铰接在机架上的摆杆和带活塞杆的油缸构成。用一手摇泵驱动活塞杆,再通过一连杆机构带动摆杆转动,装在摆杆上的备胎就随摆杆的转动而升降。它结构紧凑,通用性好,操作平稳、安全、方便,适合于各种车辆。
文档编号B62D43/00GK2134954SQ92219110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6日
发明者屠捷, 史国金 申请人:青岛专用汽车制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