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90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属于三轮车的技术领域。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三轮车,其车架车身都焊接成一个整体,经过组装,装上车轮、车把、刹车系统,传动机构和脚蹬等零件,然后运送到销售点进行销售,由于车架整体体积庞大,运输上极为不便,一般一辆130型运货汽车最多只能运装10~15输三轮车,效率低,亟待改善,而且整体车架焊接工作量大,质量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采用一五通,其上部有二斜管,可与主梁斜梁固接,五通右部的管中插装架子的弯杆的连接管,再用螺栓、螺母固定,后拉叉也焊有连接块,用螺栓固接,平时架子部分可以脱开,便于装箱运输,减少焊接工作量。装配时也极简易,而且五通质量稳定,整个车架合乎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斜梁一端插入五通的斜管的孔中,予以焊固,主梁的一端也插入五通的斜管孔中,且焊固;后拉叉上端与主梁上端的三通侧面的凸块,用销钉固定,而下端焊接一块矩形连接块,架子有一斜拉叉,其上端也焊有连接块与后拉叉下端的连接块以螺栓、螺母连接,弯杆和弯杆相接,再与斜拉叉下端焊接,斜拉叉上端另焊一弯杆,上、下弯杆之间用竖杆相连接,弯杆右端的连接管就插装在管的孔内,其连接块与管下端的凸块,用螺栓螺母固接,前叉管与主梁上端以及横梁固接,横梁另一端与三通相接。架子半部的弯杆与斜弧杆焊接,弯杆的平直部份与直杆焊接,架子形状互相对称,在弯杆的连接块下部焊有一连接块。五通的圆管上部左右各焊接一斜管,右部水平焊接一管,其下部有局部开口,右端连有凸块,且有孔,左部也有一凸块,且有孔,凸块与凸块互相垂直。


图1 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示意图。
图2 五通示意图。
图3 五通侧视图。
图4 架子示意图。
图5 连接块示意图。
图6 架子与斜拉叉连接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的结构详细叙述由
图1,三轮车车架主要由斜梁(1),主梁(2),五通(3),后拉叉(4),架子(5)等组成。
斜梁(1)与五通(3)上部斜管(17)相接,主梁(2)也与五通(3)的另一个斜管(18)相连接,后拉叉(4)上端与主梁(2)上端的三通(6)侧面的凸块(33)相接,用销钉或螺栓、螺母固接,后拉叉(4)下端焊接一块矩形连接块(7),架子(5)有一斜拉叉(10),其上端也焊有连接块(7)与后拉叉(4)的连接块(7)用螺栓、螺母固定,架子(4)的弯杆(14)和弯杆(24)相接,再与斜拉叉(10)下端相焊接,斜拉叉(10)上端即靠近连接块(7)的位置,另焊一弯杆(14),上、下弯杆(14)之间用竖杆(15)连接,(图6),弯杆(24)左端有一连接管(28),两个弯杆(24)的连接管(28)并列地插装在五通(4)的管(19)的孔(32)内(图3),连接管(28)下部的连接块(31)(图4)与管(19)的凸块(12)用螺栓、螺母固定,前叉管(9)与主梁(1)上端以及横梁(8)一端固接,横梁(8)的另一端又与三通(6)相连接(焊接)。
由图2,五通(3)的圆管(16)上部左右各焊接一斜管(17)(18),与中垂线间角度,θ1为40.7°,θ2是29.5°,在圆管(16)右部,在水平方向焊接一管(19),在管(19)下部有局部开口(23),右部连有二凸块(11),且有孔(21),左部也有一连接凸块(12),也有孔(20),凸块(12)与凸块(11)互相垂直。斜管(17)(18)的孔为(22),(30)。
由图3,管(19)的孔(32)内可放入2根弯杆(24)末端的连接管(28)(图4),在开口(23)下部的凸块(11)的孔(21)中插入螺栓,用螺母固定,另外连接管(28)下部焊固的连接板(31)也与凸块(12)重合,用螺栓,螺母固定。
由图4,架子(5)的半部分,其弯杆(24)和弯杆(14)连成一体再与一个斜弧杆(27)焊接,弯杆(14)的平直部分又焊接二根直杆(25)(26),弯杆(24)的另一端有一连接管(28),架子(5)是互相对称的形状,另半部形状完全相似,(用虚线表示),在连接管(28)下部焊有一块矩形连接块(31),且有孔,在把架子(5)的连接管(28)2个并列地插装在圆管(16)的孔(32)时,连接块(31)正好与凸块(12)重合,其孔也与凸块(12)的孔(21)对准,可用螺栓、螺母固接,同时又从凸块(11)的孔(20)用螺栓、螺母固接,使开口(23)部份合适地箍紧。
由图5,连接块(7)是一矩形,且有2孔(29)。
由图6,斜拉叉(10)下端与弯杆(24)(14)相连接,在斜拉叉(10)上端另外也焊接一根弯杆(14)。斜叉(10)共有2根,其上端均焊有连接块(7),且互成八字形布置(图中未表示),下端才与弯杆(24)(14)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分体组合式的三轮车车架具有下列优点1.分体组装结构,使装配工作简易,提高工作效率。
2.构件之间用螺栓、螺母以及连接板固接,减少焊接工作量,便于拆卸,可分段运输。
3.采用五通,使精度提高。
4.本车架可与另一项专利铰链式轴承座结合,装成三轮车。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斜梁(1)一端插入五通(5)的斜管(17)的孔(22)中,予以焊固,主梁(2)的一端也插入五通(5)的斜管(18)孔(30)中,且焊固;后拉叉(4)上端与主梁(2)上端的三通(6)侧面的凸块(33),用销钉固定,而下端焊接一块矩形连接块(7),架子(5)有一斜拉叉(10),其上端也焊有连接块(7)与后拉叉下端的连接块(7)以螺栓、螺母连接,弯杆(14)和弯杆(24)相接,再与斜拉叉(10)下端焊接,斜拉叉(10)上端另焊一弯杆(14),上、下弯杆(14)之间用竖杆(15)相连接,弯杆(24)右端的连接管(28)就插装在管(19)的孔(32)内,其连接块(31)与管(19)下端的凸块(12),用螺栓螺母固接,前叉管(9)与主梁(1)上端以及横梁(8)固接,横梁(8)另一端与三通(6)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架子(5)半部的弯杆(24)与斜弧杆(27)焊接,弯杆(14)的平直部份与直杆(25)(26)焊接,架子(5)形状互相对称,在弯杆(24)的连接管(28)下部焊有一连接块(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五通(3)的圆管(16)上部左右各焊接一斜管(17)(18),右部水平焊接一管(19),其下部有局部开口(23),右端连有凸块(11),且有孔(21),左部也有一凸块(12),且有孔(20),凸块(11)与凸块(12)互相垂直。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组合式三轮车车架,主梁和斜梁固接于五通上部的斜管,后拉叉上端与主梁上端相接,下端焊有一连接块,另斜拉叉上端的连接块以螺栓、螺母固接,弯杆焊接于斜拉叉上端以及下端,2个弯杆一端的连接管插装在五通的管内用螺栓、螺母固接,上、下弯杆之间用竖杆连接,左右弯杆之间用直杆连接,横梁连接于前叉管和斜梁上端,车架在运输时可以分体装车,组装时用螺栓、螺母固接,可减少焊接量,运输方便,产品精度较高。
文档编号B62K5/06GK2270004SQ96200800
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2日
发明者宋世宏, 宋世兰 申请人:宋世宏, 宋世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