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汽车的侧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686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轮汽车的侧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支撑装置现代汽车或摩托车技术的发展几乎已经尽善尽美,但仍有一些各自的问题和缺点。
摩托车在雨天就不能让驾乘人员不被淋湿,而普通汽车虽有封闭的座舱,却必须用双倍的承载能力去负担一倍的有效负荷,因为转弯的离心力会使全部重量集中于一侧,大大增加了自重、零部件的数量、制造成本和能源消耗。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提供一种自重轻、制造成本低、能源消耗小的两轮汽车。但是,首先存在的是两轮汽车的低速和停车时的安全性及其支撑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两轮汽车的侧支撑装置,不仅解决其支撑,而且能提高稳定性、保证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在车架中段两侧的下横梁上,铰接有可向后收起的撑杆,撑杆的底端由轮轴固定辅助轮,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钢索A和钢索B,其中,钢索A另一端向前正向绕至卷筒;钢索B另一端向后经定滑轮反向绕至卷筒,所述卷筒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联动。
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能向后收起或落下的带有辅助轮的两侧支撑结构,可为车辆在低速行驶和静态停止时,提供侧支撑,提高稳定性、保证安全。同时,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收起侧支撑,以减小阻力、提高行驶速度、降低能耗。本实用新型为两轮汽车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非限定性描述。
实施例参见
图1、图2,撑杆2铰接在车架中段两侧的下横梁1上,撑杆2的底端由轮轴固定辅助轮7,撑杆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钢索A4和钢索B5,如图所示,钢索A的另一端向前正向绕至卷筒3,而钢索B的另一端向后经定滑轮6之后,反向绕至卷筒3,卷筒3通过蜗轮8或其它带锁定的减速机构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联。卷筒3和定滑轮6均由轴承固定在车架上。
在车轮圈上装置数个永久磁铁,车轮转动时,与车架上的一个电感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脉冲,整形后即得到车速信号,计算机自动检测此脉冲间隔,当间隔小于某设定值时,输出驱动信号收起辅助轮,脉冲间隔大于设定值时,放下辅助轮。在辅轮臂上装有一压力检测开关,当某一侧辅助轮先接触地面时,自控装置自动停止这一侧辅助轮,并继续放下另一侧辅助轮。当两侧辅助轮都落地后,另一检测开关自动比较两侧受力大小,如受力不等时,就自动放下受力大的一侧,并收起受力小的一侧,直至两侧辅助轮受力接近相等为止。在手动控制杆上装有一个检测开关,按下时,可转换手动操作方式,以分别调整两侧辅助轮高低位置。
所有这些自动检测的开关量和速度量,统一由一个单片计算机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完成自动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汽车的侧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车架中段两侧的下横梁(1)上,铰接有可向后收起的撑杆(2),撑杆(2)的底端由轮轴固定辅助轮(7),撑杆(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钢索A(4)和钢索B(5),其中,钢索A(4)另一端向前绕至卷筒(3);钢索B(5)另一端向后经定滑轮(6)反向绕至卷筒(3),所述卷筒(3)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联动。
专利摘要一种两轮汽车的侧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车架中段两侧的下横梁上,铰接可向后收起的撑杆,撑杆底端由轮轴固定辅助轮,撑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钢索A和钢索B,其中,钢索A另一端向前正向绕至卷筒;钢索B另一端向后经定滑轮反向绕至卷筒,所述卷筒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电机输出联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解决两轮汽车的低速和静态支撑,而且能提高其经济性和稳定性,保证安全。
文档编号B62J99/00GK2280652SQ9623247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日
发明者周南 申请人:周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