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677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暖装置,特别是指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
目前冬季户外驾驶摩托车对骑乘者的手、腿等部位尚无较好的保暖措施,常因行驶速度较快给驾驶人员带来关节疼痛等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发动机冷却水的出水管(4)与端部开设进风口(11)的散热器(1)内腔上部连通,散热器(1)内腔下部通过循环泵(5)与发动机冷却水的入水管连通,散热器(1)后部开设的气窗(3)末端分别开口于骑乘者的手、腿、胸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结构还有散热器(1)后部设置有风扇(2)。
气窗(3)一侧的散热器(1)侧壁开设出风口(9),出风口(9)和气窗(3)之间活络配合有转换气道(10)。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转换气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散热器端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
图1、图2所示,其中转换气道(10)与散热器(1)后部内壁活销配合,散热器(1)末端开设的气窗(3)分别通至骑乘人员的手、胸、腿部,散热器(1)端部呈栅栏状,其余结构如前述。当行驶气流经栅栏状散热器(1)端部进风口(11)吹入散热器(1)内腔后,散热器(1)内流动的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传递给行驶气流并经气窗(3)导向骑乘人员的手、胸、腿等相应部位,如不需取暖,则可扭转转换气道(10)使其与出风口(9)连通、则被加热的行驶气流可由出风口(9)直接排出、如车速较低或暂时停车时,可打开风扇(2)吸入气流进行强制采暖、散热。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3、图4,散热器共有两组,每组呈上、下串接设置,上部散热器(6)的出水口与下部散热器(7)的入水口通过管件(8)连通,上、下散热器(6)、(7)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4)及循环泵(5)连通,上部散热器(6)的气窗(3)开口于骑乘者的手部及胸部,下部散热器(7)的气窗(3)开口于骑乘者腿部。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前述。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该采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驾驶水冷式摩托车驾驶员的冬季取暖问题,零部件选配合理,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1.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冷却水的出水管(4)与端部开设进风口(11)的散热器(1)内腔上部连通,散热器(1)内腔下部通过循环泵(5)与发动机冷却水的入水管连通,散热器(1)后部开设的气窗(3)末端分别开口于骑乘者的手、腿、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器(1)后部设置有风扇(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窗(3)一侧的散热器(1)侧壁开设出风口(9),出风口(9)和气窗(3)之间活络配合有转换气道(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采暖装置,特别是指水冷式摩托车采暖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与发动机冷却水出水管和进水管连通的散热器,开设于散热器端部及尾部的进风口和气窗等构件,利用行驶气流与散热器内发动机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对驾驶人员的手、腿、胸部供暖、解决了冬季摩托车驾驶人员的取暖问题,具有零部件选配合理、结构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J33/00GK2290534SQ97211398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7日
发明者黄捷 申请人:黄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