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牵引车高强度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147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件221与齿圈300接触,使下托盘200转动时带动齿圈300转动,实现半挂车轮 随牵引车轮同步转向,当齿圈300转动到其限定角度时,第二连接件320与上托盘100接触 并使齿圈300停止转动,而第一连接件221脱离齿圈300,下托盘200可继续转动,牵引车 2的转向方向始终大于半挂车1的转向方向,将半挂车1转向角度限位在一定范围内,如此 使得半挂车轮既能随牵引车轮同步转向,同时也避免半挂车轮过度转向,从而防止半挂车1 甩尾严重或翻车。
[0054] 如图4、图5、图6、图8、图10所示,所述下托盘200上径向开设有第一容纳孔240, 第一连接件221位于第一容纳孔240内并能在第一容纳孔240内径向移动,通过第一连接 件221在第一容纳孔240内移动,能实现第一连接件221与齿圈300接触或分离,当齿圈 300在两第一限位孔111的范围内转动时,第一连接件221伸入第二限位孔310中并使第一 连接件221下端伸入第二限位孔310内,此时,齿圈300的转动能使半挂车轮随牵引车轮转 向,而当齿圈300转动至第一限位孔111时,第一连接件221向第一容纳孔240后端移动并 退出第二限位孔310,第一连接件221与齿圈300脱离后,所述齿圈300上开设有第二容纳 孔330,所述第二连接件320位于第二容纳孔330内并在第二容纳孔330内径向移动,通过 第二连接件320在第二容纳孔330内移动,能实现第二连接件320与齿圈300接触或分离, 第二连接件320在第二直线槽143的作用下在第二容纳孔330内移动,第二连接件320进 入第一限位孔111中,齿圈300不再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半挂车轮转向的锁定。
[0055]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孔111的中线与两第二限位孔310的中线的夹角角度为30°, 第一限位孔111的中线与第二限位孔310的中线的夹角角度决定了齿圈300的转动角度, 而齿圈300的转动角度决定了半挂车轮的转向角度,当第一限位孔111的中线与两第二限 位孔310的中线的夹角角度分别为30°时,半挂车轮可在左右各30°的范围内转向且转向 角度与牵引车2转向角度相反,由于半挂牵引车2的长度不同,牵引车2与半挂车1的转向 半径差有所区别,因此,此30°的转向范围是根据一般半挂牵引车2的长度来确定的,并不 是唯一角度值,当半挂牵引车2的整体长度根据其型号等有所变化时,第一限位孔111的中 线与两第二限位孔310的中线的夹角角度也可为其它角度值,只要与半挂牵引车2的长度 相适应即可。
[0056] 如图12所示,所述半挂车1车轮与转向机构之间设置有转向器400,所述转向器 400包括传动杆410、转向体420、横向拉杆430,所述传动杆410两端分别与齿圈300和转 向体420啮合连接,所述横向拉杆430 -端与转向体420连接,另一端与半挂车轮相连,当 牵引车2向一侧转向时,通过传动拉杆与齿圈300啮合来控制转向体420拉动相反一侧的 横向拉杆430,使半挂车轮向与牵引车轮相反的一侧转向,实现半挂车1随牵引车2同步转 向。
[0057] 本发明在初始状态下,牵引车2与半挂车1的中轴线重合,牵引车2向一侧转向 时,下托盘200转动,第一连接件221上端在第一弧形槽131内移动,在第一连接件221的 限制作用下,齿圈300随下托盘200转动,第二连接件320上端在第二弧形槽132内移动, 下端在第二圆形轨道122内移动,齿圈300转动的同时,使转向器400带动半挂车轮向与牵 引车轮相反的方向转向,从而实现半挂车1随牵引车2同步转向,半挂车1与牵引车2的转 向方向相反且转向角度相同,当第一连接件221由第一弧形槽131进入第一直线槽133内 时,第一连接件221下端逐渐退出第二限位孔310,与此同时,第二连接件320经第二直线槽 143进入到第四弧形槽142内,第二连接件320下端逐渐进入到第一限位孔111内,此时,在 第一限位孔111的限位作用下,第二连接件320停止移动,齿圈300无法继续向下托盘200 相同的方向转动,半挂车轮的转向角度被限定在两第一限位孔111与上托盘100中心所形 成的夹角范围内,而第一连接件221脱离齿圈300,其由第一直线槽133进入到第二弧形槽 132并在第二弧形槽132内继续移动,牵引车轮的转向角度可继续增大,牵引车2向另外一 侧转向时,原理同上。
[0058] 通过该结构,实现了半挂车1与牵引车2同步转向,减小了半挂车轮与牵引车轮转 向时的半径差,从而缩小了盲区的范围,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几率,同时,半挂车1的转向角 度受到限制,也防止半挂车轮转向过度,避免了半挂车1严重甩尾或者侧翻。
[0059] 其中,齿圈300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其主要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 0. 38-0. 50%, Si :0. 10-0. 30%, Mn :0. 60-0. 90%, Cr :1, 10-1. 50%, Ni :0. 15-0. 25%, Nb : 0· 02-0. 10%,V :0· 10-0. 30%,余量为 Fe。
[0060] 作为优选,所述齿圈的主要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0. 45%,Si :0. 20%, Mn :0. 80%,Cr :1. 20%,Ni :0. 20%,Nb :0. 07%,V :0. 20%。
[0061] 作为优选,所述齿圈的主要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0. 38%,Si :0. 30%, Mn :0· 60%,Cr :1· 50%,Ni :0· 15%,Nb :0· 10%,V :0· 10%。
[0062] 作为优选,所述齿圈的主要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 :0. 50%,Si :0. 10%, Mn :0. 90%,Cr :1. 10%,Ni :0. 25%,Nb :0. 02%,V :0. 30%。
[0063] 所述齿圈可通过如下加工方法制得:
[0064] S1、锻造成型:根据齿圈的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配料,将原料在950-1050°C 下根据齿圈的尺寸规格锻造成型;
[0065] S2、粗加工:去除大量余量,将齿圈的孔、端面进行初步成型;
[0066] S3、调质:对粗加工后的齿圈进行调质处理,调质处理中淬火温度为820_850°C, 回火温度为480-520 °C ;
[0067] S4、精车:对调质处理后的齿圈进行精车各部尺寸,外齿面留I. 8-2. Omm氮化后车 削余量,然后送往加工中心钻孔、攻丝;
[0068] S5、氮化处理:将齿圈在520-560 °C下进行氮化热处理;
[0069] S6、粗加工、精加工:车削氮化处理后的齿圈外表面,然后依次进行粗加工和精加 工,将齿圈进行整形;
[0070] S5、热处理齿淬火:将整形后的齿圈在800-840°C下进行热处理齿淬火,保温2-3 小时,最后将齿圈进行抛丸,清洗,去除表面非马氏体,得齿圈成品。
[0071] 实施例1
[0072] 锻造成型:根据如下齿圈的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配料:C :0. 45%,Si : 0· 20%,Mn :0· 80%,Cr :L 20%,Ni :0· 20%,Nb :0· 07%,V :0· 20%,余量为 Fe,将原料在 950-1050°C下根据齿圈的尺寸规格锻造成型;
[0073] 粗加工:去除大量余量,将齿圈的孔、端面进行初步成型;
[0074] 调质:对粗加工后的齿圈进行调质处理,调质处理时淬火温度为830°C,回火温度 为 500°C ;
[0075] 精车:对调质处理后的齿圈进行精车各部尺寸,外齿面留I. 9mm氮化后车削余量, 然后送往加工中心钻孔、攻丝;
[0076] 氮化处理:将齿圈在540 °C下进行氮化热处理;
[0077] 粗加工、精加工:车削氮化处理后的齿圈外表面,然后依次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 将齿圈进行整形;
[0078] 热处理齿淬火:将整形后的齿圈在820°C下进行热处理齿淬火,保温2小时,最后 将齿圈进行抛丸,清洗,去除表面非马氏体,得用于半挂牵引车高强度转向装置的齿圈成 品。
[0079] 实施例2
[0080] 锻造成型:根据如下齿圈的组成成份及其质量百分比配料:C :0. 38%,Si : 0· 30%,Mn :0· 60%,Cr :1· 50%,Ni :0· 15%,Nb :0· 10%,V :0·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