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式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27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即、引导部件46具有沿着上方托架43的上表面的形状。另外,在引导板部4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在组装状态下与构成上方托架43的连续板部44的被引导侧通孔45在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匹配的位置形成引导侧长孔52,所述引导侧长孔52在前后方向上伸长,其宽度方向尺寸比被引导侧通孔45的直径稍大。
[0055]引导部件46被配置在组装了封闭容器21的上方托架43的上方,并且,在使固定板部47的固定用通孔49和封闭容器21的上下方向通孔23匹配的状态下,由用于将封闭容器21向车身固定的未图示出的螺栓结合固定在车身15上。另外,引导部件46的前端部由从下方插通固定凸缘部50的固定侧小通孔51的未图示出的螺栓结合固定在车身15上。因此,引导部件46在二次碰撞时,阻止相对于车身15的前后方向的位移。这样,在将引导部件46结合固定在车身15上的状态下,连续板部44的被引导侧通孔45和引导部件46的引导侧长孔52的前后方向后端部匹配。
[0056]在被引导侧通孔45和引导侧长孔52中插通将其头部配置在连续板部44的下方的螺栓53的轴部,且在该轴部中与引导板部48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形成的阳螺纹部上拧合螺母54。在这种状态下,连续板部44以及引导板部48未被强力地夹持在螺栓53的头部和螺母54之间,而是被结合成能够进行上方托架43相对于引导部件46的前后方向的位移。即、在引导部件46和支撑托架17b结合了的状态下,支撑托架17b以被垂吊支撑于引导部件46的状态由引导部件46引导前后方向的位移。另外,在本例中,滑板55以使螺栓53的轴部中的向引导板部48的上方突出的部分插通形成在滑板55中央的通孔的状态被设置在支撑托架17b的连续板部44的上表面和螺母54的下表面之间。据此,支撑托架17b由引导部件48在前后方向上被平滑地引导。另外,由引导部件48引导支撑托架17b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本例的构造,也能够采用通过被固定在车身上的引导部件和支撑托架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卡合,由前述引导部件引导该支撑托架的公知的各种构造。
[0057]构成本例的倾斜.伸缩式转向装置的施力弹簧32a被架设在构成转向柱4b的外柱Ila和支撑托架17b之间,在组装状态下,赋予转向柱4b的外柱Ila向上方的推压力,与转向柱4b以及和转向柱4b—起升降的部件的重量平衡。本例中的施力弹簧32a具有所谓的双扭弹簧的构造,由弹簧钢制的I根线材构成,具备I对螺旋弹簧部33a ;被设置在螺旋弹簧部33a彼此的宽度方向的之间的部分的推压部35a ;和I对卡定臂部36。但是,本发明的施力弹簧并不限定于本例的构造,能够采用2个扭转弹簧等被架设在转向柱4b和支撑托架17b之间,并且,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任意的构造的弹簧。
[0058]螺旋弹簧部33a分别通过将前述线材的靠两端部分卷绕成螺旋状以相互同心且在宽度方向隔离的状态形成。推压部35a通过对前述线材的中间部实施弯曲成形,将该中间部折返成U字形而形成,具备相互平行的I对直线部37和连结这些直线部37的后端部彼此的圆弧状的第一连结部38。由第二连结部39连结I对直线部37的前端部和两侧的螺旋弹簧部33a的相互相向的一侧的端部。另外,优选第二连结部39中的在组装状态下配置在支撑板部18a的前方的部分(宽度方向靠外端的部分)尽可能地配置在前方。这样,在二次碰撞时,第二连结部39不会成为支撑托架17b向前方位移的障碍。
[0059]另外,I对卡定臂部36因前述线材的两端部而使全体在前后方向长,从上下方向看具有大致直线形状,从侧方看具有Z字形弯曲的形状(三角波形状)。另外,在卡定臂部36的靠后端部分通过将前述线材向上方稍稍突出地(折曲角度为钝角)折曲而形成大致L字形的弹簧侧卡定部40。
[0060]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将在转向柱4b以及支撑托架17b从I对卡定臂部36中的二次碰撞时与卡定片41滑动接触的部分即从弹簧侧卡定部40的前端向前方位移完的状态(图5所示的状态)下处于卡定片41和前后方向匹配的位置的部分(图1中α所示的部分),作为相对于引导部件46引导支撑托架17b的方向(前后方向)上下平行或者上下大致平行的弹簧侧导向部56。换言之,弹簧侧导向部56以相对于引导板部48的上表面上下平行或者上下大致平行的状态被设置。在像本例这样,弹簧侧导向部56由相对于引导板部48的上表面稍许倾斜的多个(本例的情况下2个)直线部构成为Z字形形状的情况下,I对卡定臂部36被配置成这些直线部的斜度的平均值相对于引导部件46引导支撑托架17b的方向上下平行或者上下大致平行。替代性地在弹簧侧导向部56由平缓的曲线构成为整体成为波形的情况下,I对卡定臂部36被配置成由线性近似求出的假想线相对于引导部件46引导支撑托架17b的方向上下平行或者上下大致平行。这些卡定臂部36的前端部以卡定臂部36从I对螺旋弹簧部33a的相反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出的方式被连结在这些端部。另外,这些螺旋弹簧部33a和卡定臂部36形成于在宽度方向大致匹配的位置。换言之,螺旋弹簧部33a和卡定臂部36以在前后方向大致重叠的状态被设置。另外,也可以将这些卡定臂部36设置在与螺旋弹簧部33a相比的宽度方向外方。
[0061]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施力弹簧32a整体性地由低摩擦材制的涂料层覆盖。该低摩擦材制的涂料层通过PTFE(聚四氟乙烯)涂料、氟涂料、二硫化钼涂料、磷酸锌被膜处理等各种表面处理而形成。能够像本例这样,将这样的涂料层形成在施力弹簧32a的整体,也可以仅形成在施力弹簧32a中与构成支撑托架17b、转向柱4b的外柱Ila或杆状部件28等周边部件抵接的部分。若像这样限定形成涂料层的部分,则能够抑制用于形成该涂料层的处理成本。
[0062]这样的施力弹簧32a将螺旋弹簧部33a配置在与支撑托架17b相比的前侧,且通过将这些螺旋弹簧部33a扭转而在每一个螺旋弹簧部33a产生扭转方向的弹力的状态,使卡定臂部36的弹簧侧卡定部40的后侧半部卡定在支撑托架17b的卡定片41的上表面,并且,使推压部35a与设置在杆状部件28的轴方向中央部的下表面的承受面42卡合。在这种状态下,施力弹簧32a经杆状部件28赋予外柱Ila朝向上方的弹力。另外,推压部35a仅通过在其与承受面42之间作用的摩擦力阻止向前后方向相对位移,没有设置除此之外的用于限制推压部35a在前后方向相对位移的构造。另外,承受面42也可以设置在外柱Ila的下端。
[0063]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在I对卡定臂部36的弹簧侧卡定部40和支撑托架17b的卡定片41的卡定部分以及推压部35a和杆状部件28的承受面42的抵接部这两者涂敷油月旨。作为该油脂,在考虑润滑性、粘性的基础上,能够适宜采用任意种类的油脂,但是,优选采用具有滴下以及飞散微小,具有防锈性,可长期使用,使用温度的范围为大范围这样的特性的油脂。
[0064]在组装状态下,被配置在施力弹簧32a中的两侧的卡定臂部36以及螺旋弹簧部33a在宽度方向分别被配置在支撑托架17b的I对支撑板部18a的外侧。即、卡定臂部36和螺旋弹簧部33a被配置于在支撑板部18a和前后方向不重叠的位置。另外,施力弹簧32a的推压部35a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支撑板部18a彼此之间的部分。因此,在支撑板部18a的前方仅配置施力弹簧32a中的靠近第二连结部39的宽度方向外端的部分。
[0065]在组装状态下,施力弹簧32a通过弹簧侧卡定部40向下方推压卡定片41。另外,施力弹簧32a通过推压部35a使以两侧的弹簧侧卡定部40和卡定片41的卡定部分为支点的向上方的推压力作用于转向柱4b的外柱11a。而且,使该推压力(欲使转向柱4b以枢轴16为中心向上方摆动的力)和重力(欲使转向柱4b向下方摆动的力=转矩)平衡,在调节方向盘I的高度位置时,能够减轻用于使转向柱4b以枢轴16为中心摆动所需要的力。另外,在弹簧侧卡定部40和卡定片41进行用于调节方向盘I的高度位置以及前后位置的操作时,施力弹簧32a以不会在前后方向错开的程度的卡定力进行卡合。
[0066]本例的倾斜式转向装置在伴随着碰撞事故的二次碰撞时,若驾驶员的身体碰撞方向盘1,则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平时状态开始,使引导部件46以及左右I对封闭容器21保持停在被固定在车身15上的位置,使外柱Ila以及支撑托架17b向前方位移。此时,支撑托架17b由引导部件46以阻止了其脱落的状态被引导向前方的位移。因此,在二次碰撞时,虽然支撑托架17b沿引导部件46从车身15脱离,向前方位移,但是,即使是在二次碰撞发展了的状态下也不会落下。由此,在二次碰撞时,支撑托架17b不受从驾驶的手向方向盘I施加的力的方向的影响,稳定地向前方位移。另外,不存在施力弹簧32a由于因支撑托架17b的落下而产生的冲击脱开的情况,因此,施力弹簧32a也与外柱Ila以及支撑托架17b一起向前方平滑地位移。
[0067]在外柱Ila以及支撑托架17b可向前方位移的行程的中段,如图3以及图4所示,施力弹簧32a的靠近第二连结部39中的一方(处于图4的下方的第二连结部39)的宽度方向外端的部分,与作为被配置在施力弹簧32的前方的部件的、设置在构成操控力辅助装置5的齿轮壳12的后端部的承受面57抵接,阻止施力弹簧32a进一步向前方位移。
[0068]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齿轮壳12的后端部中的与第二连结部39的前述一方抵接的承受面57被设置在与支撑托架17b的位移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这样,通过设置承受面57,在二次碰撞时,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