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66379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位于第一轴套18内而两端位于第一轴套18的左、右侧板外,即,脚踏板中轴7的左端依次穿过加速箱体8的左侧板802及第一轴套18的左侧板后位于左侧板的左侧,脚踏板中轴7的右端依次穿过加速箱体8的右侧板803及第一轴套18的右侧板后位于右侧板的右侧;位于第一轴套18内的第一齿轮9套设于脚踏板中轴7上。
[0035]大轮盘中轴17穿设于第二轴套19及加速箱体8上,且大轮盘中轴17的中部位于第二轴套内而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轴套的左、右侧板外,位于第二轴套19内的第三齿轮13套设于大轮盘中轴17上,套设于大轮盘中轴端部的大轮盘I位于加速箱体8外。
[0036]所述脚踏板中轴7的左、右端部与第一轴套18的左、右侧板的对应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轴承21 ;所述大轮盘中轴17的左、右端部与第二轴套19的左、右侧板的对应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轴承21。
[0037]与加速箱体轴线平行的第一、二、三转轴14、15、16从上到下依次设于加速箱体8内,且三者的左、右端均对应地与加速箱体8的左、右侧板802、803相连接,且第一、二、三转轴的左、右端均与加速箱体的左、右侧板对应的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第二轴承22,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端各设有一轴承盖23,用于防止的第一、二、三转轴14、15、16左右移动而不影响三者的转动;也可以用一块可拆卸的一块合适的铁板稳固在左、右侧板802、803上,用于替代轴承盖23。
[0038]设于加速箱体内的第二齿轮10套设于第一转轴14上,第一、二复合齿轮11、12均设于加速箱体8内且对应地套设于第二、三转轴15、16上。
[0039]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相啮合,第二齿轮10与第一复合齿轮11的小齿轮Ila相啮合,第二复合齿轮12的小齿轮12a与第一复合齿轮的大齿轮Ilb相啮合,第三齿轮13与第二复合齿轮的大齿轮12b相啮合。
[0040]所述第一轴套18的下部圆周上设有径向孔1801,第二齿轮10通过该径向孔与第一齿轮9哨合。
[0041]所述第二轴套19的上部圆周上设有径向孔1901,第三齿轮13通过该径向孔与第二复合齿轮的大齿轮12b哨合。
[0042]所述第一、二、三齿轮9、10、13的齿数分别是36、68、28 ;所述第一复合齿轮11与第二复合齿轮12相同,二者的大齿轮齿数为35,小齿轮齿数为15,上述齿轮组成的加速装置的传动比为:(36/68)*(68/15)*(35/15)*(35/28) = 6.99,由此可见,在不改变现有自行车轮胎、大轮盘及小飞轮尺寸的情况下,即可提升自行车的行驶速度,而且结构简单。
[0043]如图4所示,大轮盘I由齿圈101及设于其内的棘轮毂102组成,棘轮毂102套设于大轮盘中轴17的端部,采用该结构的目的在于,使大轮盘具备传统自行车的后轮上的小飞轮的功能,当停止踩动脚踏板时,齿圈101与棘轮毂102分离,避免齿圈101在惯性作用下转动而带动棘轮毂102转动,进而带动大轮盘中轴17转动,从而损坏加速箱体内的齿轮以及带动脚踏板中轴及脚踏板转动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0044]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创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包括:大轮盘、小飞轮、链条、左脚踏板、右脚踏板、与左、右脚踏板对应连接的左、右转臂,连接左、右转臂的脚踏板中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箱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复合齿轮、第二复合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大轮盘中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 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均设于加速箱体上,二者的轴线与加速箱体轴线平行,且二者的中部位于加速箱体内而二者的两端分别位于加速箱体的左、右侧板之外; 脚踏板中轴穿设于第一轴套及加速箱体上,且脚踏板中轴的中部位于第一轴套内而两端位于第一轴套的左、右侧板外,位于第一轴套内的第一齿轮套设于脚踏板中轴上; 大轮盘中轴穿设于第二轴套及加速箱体上,且大轮盘中轴的中部位于第二轴套内而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轴套的左、右侧板外,位于第二轴套内的第三齿轮套设于大轮盘中轴上,套设于大轮盘中轴端部的大轮盘位于加速箱体外; 与加速箱体轴线平行的第一、二、三转轴从上到下依次设于加速箱体内,且三者的左、右端均对应地与加速箱体的左、右侧板相连接,设于加速箱体内的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第一、二复合齿轮均设于加速箱体内且对应地套设于第二、三转轴上; 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复合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第二复合齿轮的小齿轮与第一复合齿轮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第二复合齿轮的大齿轮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箱体由圆筒及设于圆筒两侧的左侧板、右侧板组成,所述左侧板焊接于圆筒的左侧边缘上,右侧板与圆筒右侧边缘通过至少两个连接件可分离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六个,连接件由两块相互垂直连接的弧形铁片组成,其中一块弧形铁片焊接在圆筒右侧的内壁上;另一块弧形铁片位于圆筒内且其上设有螺纹孔,其与右侧板通过自攻丝螺丝连接,右侧板的外表面与圆筒的右端边缘平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直径为D,长度为L,且D>L ;左、右侧板的直径与圆筒内径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下部圆周上设有径向孔,第二齿轮通过该径向孔与第一齿轮哨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套的上部圆周上设有径向孔,第三齿轮通过该径向孔与第二复合齿轮的大齿轮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中轴的左、右端部与第一轴套的左、右侧板的对应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轴承;所述大轮盘中轴的左、右端部与第二轴套的左、右侧板的对应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轴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三转轴的左、右端均与加速箱体的左、右侧板对应的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第二轴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齿轮的齿数分别是36、68、28 ;所述第一复合齿轮与第二复合齿轮相同,二者的大齿轮齿数为35,小齿轮齿数为15。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端各设有一轴承盖。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加速装置,包括:大轮盘、小飞轮、链条、左脚踏板、右脚踏板、与左、右脚踏板对应连接的左、右转臂,连接左、右转臂的脚踏板中轴,还包括:加速箱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复合齿轮、第二复合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大轮盘中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通过四级加速传动,加速倍数接近于7倍,有利于在不改变现有自行车轮胎、大轮盘及小飞轮尺寸的情况下,提升自行车的行驶速度,而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电动自行车,降低了可能存在的电动自行车废弃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IPC分类】B62M11-00
【公开号】CN104787225
【申请号】CN201410361082
【发明人】吴康明
【申请人】吴康明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