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

文档序号:9354225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作为微小正面碰撞的对策,已知有专利文献I记载的内容。微小正面碰撞是指障碍物在比在车身侧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侧梁更靠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从车身前方碰撞的情况。
[0003]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中,在侧梁的前端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的保险杠加固件。另外,以从保险杠加固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设有加强延伸件。加强延伸件在侧梁侧形成为凸状的凸部在微小正面碰撞时与侧梁接触而产生弹性极限应力。而且,此时,凸部通过设置于侧梁的挡块托架被挡住,防止侧梁向后方偏移。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OO8 - 213739号公报
[0007]然而,在现有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在碰撞负荷从车身前方作用于侧梁的例如完全正面碰撞等中,沿着侧梁配置的加强延伸件成为障碍,侧梁难以被压坏。因此,侧梁的变形量减少,可能导致冲击吸收性能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课题而创立的。于是,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负荷的吸收性能的车身前部构造。
[0009]本发明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具备: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构架部件、配置于构架部件的车身内侧的动力传动系。另外,车身前部构造具备负荷传递部件,该负荷传递部件设置于构架部件,承受来自车身前方的障碍物造成的碰撞负荷并与动力传动系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接触,且以夹持于障碍物和动力传动系之间的状态向动力传动系传递碰撞负荷。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身前部的左侧周边的平面图;
[0011]图2是表示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侧面图;
[0012]图3是表示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13]图4是表示在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微小正面碰撞(微小lap collis1n)时的车身的变形状态的作用说明图;
[0014]图5是与动力传动系一起表示负荷传递部件的其它例的侧面图;
[0015]图6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完全正面碰撞时(full lap collis1n)的碰撞初期的作用的图;
[0016]图7是与图6连续的作用说明图;
[0017]图8是与图7连续的作用说明图;
[0018]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0019]图10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底面图;
[0020]图11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负荷传递部件的立体图;
[0021]图12是用于说明负荷传递部件的分解图;
[0022]图13是用于说明负荷传递部件的二视图;
[0023]图14是在图13的SI — SI位置的剖面图;
[0024]图15是用于说明在侧延部件安装负荷传递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5]图16是用于说明在侧延部件安装负荷传递部件的状态的上面图;
[0026]图17是用于说明对车身前部构造进行微小正面碰撞的情况的动作的底面图;
[0027]图18是用于对施加于负荷传递部件的碰撞负荷进彳丁说明的不意图;
[0028]图19是用于对碰撞负荷的分力进行说明的图表;
[0029]图20是用于说明进行了微小正面碰撞的情况的车身的动作的底面图;
[0030]图21是表示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悬架构件的碰撞能量的吸收的碰撞前状态的侧面图;
[0031]图22是表示与图21对应的碰撞后的状态的侧面图;
[0032]图23是对使用了负荷传递部件的情况的碰撞时的旋转进行说明的前面图;
[0033]图24是对使用了负荷传递部件的情况的碰撞时的旋转进行说明的前面图;
[0034]图25是从下方侧观察动力传动系和负荷传递部件的示意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UM 车身
[0037]3、3A 障碍物
[0038]5、101、101L、1lR 前侧梁
[0039]9、9A、107、107L、107R、107LA 负荷传递部件
[0040]11 横梁
[0041]23、102动力传动系
[0042]102SLU02SR 支承位置
[0043]104悬架构件
[0044]104L、104R 侧延部件
[0045]104Lc能量吸收部
[0046]107a外侧壁部
[0047]107b内侧壁部
[0048]CLl车身前后方向轴线
[0049]MK车身前部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附图的尺寸比率为便于说明而被夸大,有时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0051](第一实施方式)
[0052]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图1表示车身I的左侧前部与障碍物3碰撞的初期的状态。此外,图中的箭头FR所示的方向是车身前方,箭头LH所示的方向是车身左方向。
[0053]在车身I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侧部,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设置有作为侧梁的一对前侧梁5。在前侧梁5的车身前部附近的下部,如图2及图3所示,连结有设置于上下方向(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连结部件7的上端。而且,连结部件7的下端与负荷传递部件9的上部连结。而且,负荷传递部件9与设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横梁11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连结。负荷传递部件9的详细的形状后述。
[0054]如图1所示,在横梁11的车身后方侧配置有前围板13。以该前围板13为界,在车身前方侧形成有发动机室15,在车身后方侧形成有车室17。车室17在底部具备地板面板19。在地板面板19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向车身上方(图1中纸面外侧)突出并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中央通道部21。
[0055]发动机室15是被左右前侧梁5、横梁11和前围板13围成的区域。而且,在该区域配置有包含发动机及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系23。动力传动系23经由未图示的安装托架安装于左右的前侧梁5。
[0056]在比发动机室15的前侧梁5更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有机罩脊板25。而且,在机罩脊板25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前围板13附近设有撑杆27。在撑杆27的前方下部形成有机罩脊板下前部28。另外,前支柱29位于机罩脊板25的车身后方。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侧门框31的前端与前支柱29的下端连结。
[0057]如图3所示,负荷传递部件9具备扁平且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基部9a、在基部9a上向上方突出的长条且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凸部%。在此,相对于图3的负荷传递部件9,以从车身上下方向观察的平面看,使长度方向为X方向,使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为Y方向。
[0058]凸部9b在基部9a的Y方向的大致中央沿着X方向设置。基部9a的车身前方侧的前端面9al以弯曲部9a2为界,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车身后方弯曲而形成弯曲面9all。而且,弯曲部9a2处于与凸部9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缘部大致对应的位置。其结果,前端面9al形成向车身前方凸的形状。与此对应,如图1所示,基部9a的车身后方侧的后端面9a3以弯曲部9a4为界,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车身后方弯曲。而且,弯曲部9a4处于与凸部9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缘部对应的位置。其结果,后端面9a3形成向车身前方凹的形状。
[0059]如图2及图3所示,凸部9b的上面9bl形成为凹状的弯曲面,并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9b2也形成为凹状的弯曲面。另外,基部9a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面9a5也与凸部9b的上面9bl同样地形成为凹状的弯曲面。即,本实施方式中,负荷传递部件9在表面上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形成凹状的弯曲面。
[0060]如图1所示,这样的负荷传递部件9在对前侧梁5及连结部件7的安装状态下,作为整体,车身前方侧位于比车身后方侧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即,负荷传递部件9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向车身左右方向倾斜。
[0061]在此,在负荷传递部件9向车身I的安装状态下,基部9a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9a6的车身前方侧在与横梁11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Ila接触的状态下经由安装件33固定。另一方面,图2及图3所示的连结部件7的下端固定于基部9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面9a5的X方向大致中央。由此,负荷传递部件9设置于前侧梁5和横梁11之间。
[0062]而且,如图1所示,基部9a的车身后方侧的后端面9a3及凸部9b的后端面9b3与动力传动系23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前方的角部23a相对。另外,在这种安装状态的负荷传递部件9中,后端面9a3及后端面9b3与角部23a设置一定的间隔。
[0063]接着,对于具备上述那样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而言,如图1所示,对从前方与其它汽车等障碍物3碰撞时的碰撞负荷的传递路径进行说明。此外,此处的碰撞假想为障碍物3与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前侧梁5附近碰撞的情况。此处的对前侧梁5附近的碰撞包含在比前侧梁5靠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碰撞的微小正面碰撞。
[0064]在微小正面碰撞中,如果障碍物3经图4所示的前保险杠35传递到负荷传递部件9,则负荷传递部件9与安装有负荷传递部件9的横梁11及连结部件7 —起向车身后方移动。通过该移动,负荷传递部件9的后方侧的后端面9a3、9b3与动力传动系23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前方的角部23a接触而传递碰撞负荷。这时的负荷传递方向为与负荷传递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