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3599阅读:来源:国知局
立管折叠扣(104)、扶手组件(105)。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与前立管(102)通过前立管折叠铰链轴(103)连接,扶手组件(105)插装在前立管(102)上并通过前立管锁紧扣(1024)锁紧。
[0056]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左前方长出有折叠连接下板(1011),前立管(102)下端左前方长出有折叠连接上板(1023),折叠连接下板(1011)及折叠连接上板(1023)均呈下垂状以使折叠后体积更加紧凑。
[0057]前立管(102)上面靠下部设置有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其形式为条状凸起;前立管(102)上面靠上部设置有第二组折叠固定部(1022),其形式为挂钩;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及第二组折叠固定部(1022)会在折叠状态与其他折叠固定部卡位配合,从而固定车辆折叠状态,后面会有相关细述。
[0058]扶手组件(105)上安装有右刹车把(1051)、左刹车把(1052)、变速拨(1053)、刹车把安装座(1054)及刹车把固定座(1055);刹车把安装座(1054)上沿其圆周径向开有换位销固定槽(1054a),相应刹车把固定座(1055)上沿其圆周径向开有换位销滑槽(1055a),换位销滑槽(1055a)内装有换位销(1055b)及换位销复位弹簧(1055c),刹车把固定座(1055)上还设有换位扳手(1055d),换位扳手(1055d)—端与换位销(1055b)通过销轴(1055e)连接,换位扳手(1055d)中段凸起作为杠杆作用支点;换位扳手(1055d)按压时换位销(1055b)被拉动提起从换位销固定槽(1054a)内脱离,安装在刹车夹安装座(1054)上的左刹车把(1052)从而可转动变换位置,以避免折叠后左刹车把(1052)与车辆其他零件碰撞,使车辆折叠后体积更加紧凑。
[0059]前立管折叠铰链轴(103)插接在折叠连接下板(1011)及折叠连接上板(1021)前部并处于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左前侧,前立管折叠扣(104)安装在前立管折叠连接座
(101)右后侧;通过这样布置,折叠操作时前立管组件(I)先逆时针横折转向180度,前立管
(102)再绕前立管折叠铰链轴(103)跨过车辆中心线(307)折向车辆右侧,折叠后扶手组件(105)上的右刹车把(1051)及左刹车把(1052)均突出朝向车辆内侧,这样使折叠后体积更加紧凑。
[0060]二、前束管组件(2):
[0061 ]前束管组件(2),包括前束管(201)、前束管上支杆(202)、前束管下支杆(203)。前束管上支杆(202)焊接在前束管(201)上部前侧,前束管下支杆(203)通过下支杆支撑板(2031)焊接在前束管(201)下部后侧,前束管上支杆(202)及前束管下支杆(203)与前束管(201)前视呈“工”字状;前束管上支杆(202)及前束管下支杆(203)左侧各开一个孔组成横折铰链孔组(2011 ),前束管上支杆(202)和前束管下支杆(203)右侧各开一个开口孔组成横折固定开口孔组(2012);横折铰链孔组(2011)同轴心并且轴心线与前束管(201)侧视呈“X”状交叉;横折固定开口孔组(2012)同轴心并且轴心线与前束管(201)侧视呈“X”状交叉;横折铰链孔组(2011)及横折固定开口孔组(2012)用于连接和固定后述主梁架组件(3),这种连接布置于前束管处及“X”状交叉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前度及连接刚性,从而提升骑行效率及骑行体验。
[0062]前束管(201)上面靠其圆周外侧右边上部设置有转向锁定滑槽(2013),转向锁定滑槽(2013)内设有转向锁定销(2014),转向锁定销(2014)底部连接有转向锁定销复位弹簧(2015);而前述前立管连接座(101)上面靠其圆周外侧下部相应设置有转向锁定凹槽(1012);车辆折叠时转向锁定销(2014)伸入转向锁定凹槽(1012)内从而锁定前束管组件
(2)及前述前立管组件(I)使它们之间不再相对转动,这样便可以握住前述扶手组件(105)进行横折操作,以使折叠操作更加方便。
[0063]转向锁定销复位弹簧(2015)更可以与其他相关横折零件联动,以使转向锁定销(2014)在折叠时复位自动伸入转向锁定凹槽(1012)内,而展开时转向锁定销(2014)自动脱离转向锁定凹槽(1012),更进一步方便使用,后面会有相关细述。
[0064]—、主梁架组件(3):
[0065]主梁架组件(3),包括左梁组(301)、右梁组(302)、横折铰链轴(303)、横折固定扳手(304)、中立管(305)及五通管(306)。左梁组(301)和右梁组(302)沿车辆中心线(307)左右对称分布;左梁组(301)后部及右梁组(302)后部分别与中立管(305)焊接连接;左梁组(301)前端焊接有横折铰链管(3011)并连接上下梁杆,横折铰链管(3011)内插横折铰链轴(303);右梁组(302)前端焊接有横折固定管(3021)并连接上下梁杆,横折固定管(3021)上端安装横折固定扳手(304);横折铰链管(3011)和横折固定管(3021)均与前述前束管(201)侧视呈“X”状交叉;
[0066]左梁组(301)和右梁组(302)上部靠前端焊接加强杆1(3012)连接,加强杆1(3012)上焊接加强杆II (3013)和加强杆III (3023)分别斜向焊接连接在横折铰链管(3011)中下部及横折固定管(3021)中下部;左梁组(301)下部和右梁组(302)下部向中立管(305)后侧延伸并在后端焊接纵折铰链孔(3014)。
[0067]上述布置方式有利于提升主梁架组件(3)的结构强度及刚性,折叠后的后轮组(7)放置与左梁组(301)和右梁组(302)中间并穿过它们上部,而且后轮组(7)折叠前后始终处在车辆中心线(307)上,这使得车辆折叠后高度仅有轮胎高度成为可能,并且有利于提升骑行效率及骑行体验。
[0068]右梁组(302)前上部设置有第三组折叠固定部(3022),其形式为条状凹槽,并且条状凹槽开口设置有导向倒角(3022a);第三组折叠固定部(3022)在折叠状态与前述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卡位配合,第一组折叠固定部(1021)的条状凸起卡入第三组折叠固定部
(3022)的条状凹槽内,从而使上述前立管组件(I)在折叠状态固定。
[0069]中立管(305)上面靠上部设置纵折提手组件(3051),纵折提手组件(3051)上设有纵折挂钩(3052)及复位弹性体(3053),纵折提手组件(3051)通过支撑销(3054)与焊接在中立管(305)上部的纵折支撑板(3055)连接;复位弹性体(3053)使纵折挂钩(3052)处于常闭状态,此时纵折挂钩(3052)钩住后述后叉组件(4)上的纵折定位销(402);纵折操作时提起纵折提手组件(3051)从而提起车辆后部同时纵折挂钩(3052)在杠杆作用下克服复位弹性体(3053)限制而脱离纵折定位销(402),后叉组件(4)及与其连接的后轮组(7)在重力作用下绕后述纵折铰链轴(403)甩向前侧。这种通过纵折提手组件(3051)使折叠操作时自动关联解锁纵折挂钩(3052),折叠操作一气呵成,使折叠操作更加简单,使人乐于折叠操作。
[0070]横折固定扳手(304)上面靠左侧近转轴(3042)处设有转向锁定拨块(3041),车辆展开状态时,横折固定扳手(304)处于扣紧状态,其上的转向锁定拨块(3041)压在前述转向锁定销复位弹簧(2015)上并使之进一步压缩,从而与锁定销复位弹簧(2015)相连的前述转向锁定销(2014)自动脱离转向锁定凹槽(1012)。
[0071]中立管(305)下部焊接五通管(306),五通管(306)处于中立管(305)后侧,五通管(306)左右两侧分别焊有加强杆(3061)并斜向焊接连接中立管(305)后侧及左梁组(301)下部后端以及右梁组(302)下部后端。这种设置使得刚性增强,骑行效率高,并且使得后述鞍座组件(8)调节高度时,五通(306)轴心与鞍座(801)中心点连接线水平角度为74度至72度之间变动并随着鞍座(801)调高逐步变小,使不同高度的骑行者都能调节到适合自己的角度。
[0072]一、后叉组件(4):
[0073]后叉组件(4),包括后叉(401)、纵折定位销(402)、纵折铰链轴(403)、第四组折叠固定部(404)、减震弹性体(405)、后刹车夹(406)及易行轮(407)。后叉组件(4)上面靠右侧后部焊接有第四组折叠固定部(404),其形式为挂环;处于折叠状态时第四组折叠固定部(404)挂在前述第二组折叠固定部(1022)的挂钩上固定,这样折叠后搬动车辆后叉组件(4)也不会因为重力作用散开,同时折叠或展开操作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解锁动作,方便可靠。
[0074]后叉(401)上面靠前部下边焊接有纵折铰链管(4011),纵折铰链管(4011)内插纵折铰链轴(403);后叉(401)上面靠前部上边安装减震弹性体(405),减震弹性体(405)前端连接有纵折定位销(402);后叉组件(4)上面靠上边还安装后刹车夹(406),后叉(401)上面靠前部上边右侧装有易行轮(407),折叠状态时方便推行及支撑。
[0075]二、前叉组件(5):
[0076]前叉组件(5),包括前叉(501)及前刹车夹(502)。前刹车夹(502)安装在前叉(501)上部后侧;前叉(501)穿过前述前束管组件(2)与前述前立管折叠连接座(101)紧固连接,前叉(501)下部安装后述前轮组(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