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583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该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本体;至少两个吸能盒挡板;与所述吸能盒挡板一一对应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上设置有多个减重槽,且所述吸能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本体上,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吸能盒挡板固定连接在汽车的前纵梁上。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吸能盒上设置减重槽,使得吸能盒具有间隔分布的薄厚区域,从而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引导碰撞力的传递,降低碰撞峰值力,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进而提高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身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另一方面,随着能源的枯竭,油价的上涨,环境的日益恶劣,汽车轻量化技术已成为各大汽车主机厂设计研发的重点。
[0003]其中,防撞梁吸能盒的应用是为了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吸收碰撞能量,缓解冲击力,保护车身后部结构,提高车身碰撞安全性能。目前的防撞梁吸能盒一般采用上下两块等厚度薄板冲压焊接而成,而且有些吸能盒会在盒体上增加压溃筋来引导压溃变形。然而,这种传统的等厚度吸能盒的重量受尺寸大小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实现轻量化设计,另外,在碰撞过程中峰值力比较大,吸能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有效引导碰撞力的传递,降低碰撞峰值力,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
[0007]前防撞梁本体;
[0008]至少两个吸能盒挡板;
[0009]与所述吸能盒挡板一一对应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上设置有多个减重槽,且所述吸能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本体上,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吸能盒挡板固定连接在汽车的前纵梁上。
[0010]可选地,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所述吸能盒上板和所述吸能盒下板固定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减重槽分别设置于吸能盒上板的内表面和所述吸能盒下板的内表面。
[0012]可选地,所述减重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吸能盒上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吸能盒下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0013]可选地,所述吸能盒上板和所述吸能盒下板分别呈U型结构,且所述吸能盒上板的U型口与所述吸能盒下板的U型口相对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吸能盒挡板上,所述吸能盒挡板与所述前纵梁螺栓连接。
[0015]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防撞梁总成,将设置有多个减重槽的吸能盒的一端与前防撞梁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对应的吸能盒挡板固定连接在汽车的前纵梁上。其中,减重槽的设置使得吸能盒具有间隔分布的薄厚区域,因而相比传统防撞梁吸能盒具有较轻的重量。此外,当汽车车身发生正面碰撞时,减重槽的设置位置能够取代传统吸能盒上设置的压溃筋的作用,来引导碰撞变形,降低碰撞峰值力,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
【附图说明】
[0018]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表示沿图1中A-A的剖面图;
[0020]图3表示沿图1中B-B的剖面图;
[0021]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到汽车的前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中:1、吸能盒;2、吸能盒挡板;3、前防撞梁本体;4、吸能盒上板;5、吸能盒下板;6、减重槽;7、前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4]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如图1?4所示,该前防撞梁总成包括:
[0025]前防撞梁本体3;
[0026]至少两个吸能盒挡板2;
[0027]与所述吸能盒挡板2—一对应的吸能盒I,所述吸能盒I上设置有多个减重槽6,且所述吸能盒I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本体3上,所述吸能盒I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吸能盒挡板2固定连接在汽车的前纵梁7上。
[00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吸能盒I上设置多个减重槽6,使得吸能盒I具有间隔分布的薄厚区域,既减轻了吸能盒I的重量,又能通过减重槽6取代压溃筋的作用引导碰撞变形,有效降低碰撞峰值力和增加吸能。
[0029]其中,减重槽6的设置位置处属于较薄区域,除去减重槽6的其他位置为较厚区域。其中,较薄区域的厚度可设置为0.7毫米,较厚区域的厚度可设置为1.5毫米。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吸能盒I的较薄区域和较厚区域的具体厚度并不局限于此。
[0030]优选地,所述吸能盒I包括吸能盒上板4和吸能盒下板5,所述吸能盒上板4和所述吸能盒下板5固定连接。相应地,减重槽6则分别设置在吸能盒上板4和吸能盒下板5上。举例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可在吸能盒上板4上设置三个减重槽6,在吸能盒下板5上设置两个减重槽6。即,在吸能盒上板4上设置有三个较薄区域,在吸能盒下板5上设置有两个较薄区域。其中,为了使得吸能盒I的外观更加美观,可以将减重槽6分别设置吸能盒上板4的内表面和吸能盒下板5的内表面。
[0031 ]其中,通过碰撞实验数据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碰撞能量在吸能盒I上的能量衰减过程,可以确定吸能盒I在碰撞过程中易发生严重变形的区域,所以,可将减重槽6设置在此位置处。优选地,设置减重槽6的长度方向分别与吸能盒上板4的长度方向和吸能盒下板5的长度方向垂直。
[0032]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吸能盒上板4和所述吸能盒下板5分别呈U型结构,且所述吸能盒上板4的U型口与所述吸能盒下板5的U型口相对固定连接。其中,吸能盒上板4与吸能盒下板5之间可采用二氧化碳烧焊连接。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吸能盒上板4和吸能盒下板5的具体形状以及其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0033]优选地,所述吸能盒I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吸能盒挡板2上,所述吸能盒挡板2与所述前纵梁7螺栓连接。其中,具体地,吸能盒I的一端可以通过二氧化碳烧焊连接方式与前防撞梁本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同样也可通过二氧化碳烧焊接方式与吸能盒挡板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防撞梁本体3、吸能盒I和吸能盒挡板2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00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防撞梁总成,通过在吸能盒I上设置减重槽6,使得吸能盒I具有间隔分布的薄厚区域,从而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引导碰撞力的传递,降低碰撞峰值力和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进而提高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
[0035]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
[0036]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防撞梁本体(3); 至少两个吸能盒挡板(2); 与所述吸能盒挡板(2) — 一对应的吸能盒(I),所述吸能盒(I)上设置有多个减重槽(6),且所述吸能盒(I)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本体(3)上,所述吸能盒(I)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吸能盒挡板(2)固定连接在汽车的前纵梁(7)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I)包括吸能盒上板(4)和吸能盒下板(5),所述吸能盒上板(4)和所述吸能盒下板(5)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6)分别设置于吸能盒上板(4)的内表面和所述吸能盒下板(5)的内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6)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吸能盒上板(4)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吸能盒下板(5)的长度方向垂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上板(4)和所述吸能盒下板(5)分别呈U型结构,且所述吸能盒上板(4)的U型口与所述吸能盒下板(5)的U型口相对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I)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吸能盒挡板(2)上,所述吸能盒挡板(2)与所述前纵梁(7)螺栓连接。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
【文档编号】B62D21/15GK205499062SQ20162017204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7日
【发明人】张振明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