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防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61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船舶防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是船用设备。
目前,现有船舶所采取的防摇措施效果很差。当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时,船舶就会发生激烈的摇摆,这时,不仅造成船上人员晕船,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会危及船舶安全,在大幅度摇摆时极易造成翻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防摇装置,来显著提高船舶的防摇效果和增强船舶的抗沉能力,从而使船舶的适航能力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有利于船上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以及船舶的安全航行。
本实用新型是由圆弧形舱体、轨道、轮子、橡胶所组成,它们的设计要求、结构特点及装配方法如下1、圆弧形舱体圆弧形舱体是指船舶防摇部分和非防摇部分,就其两者对应面按同心圆方法设计成圆弧形状,这种外观呈圆弧形状的舱体称为圆弧形舱体。圆弧形舱体由船舶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和非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组成。两者是一对统一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船舶防摇部分是指需要保护、不受风浪影响、需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的船体部分。与之相对应的船体部分则称为非防摇部分。防摇部分与非防摇部分关系是防摇部分在内,非防摇部分在外,防摇部分处于非防摇部分之上,两者也是一对统一体。
圆弧形舱体设计,需根据整船防摇和局部防摇两种情况来设计。其中整船防摇分整船既防横摇又防纵摇和整船只防横摇两种情况;局部防摇又分局部既防横摇又防纵摇和局部只防横摇两种情况。整船防摇,需用双层船壳体,内船体属防摇部分;外船体属非防摇部分。两者的对应面是指内船壳体底部外表面和外船壳体内表面。圆弧形舱体的设计方法是,把内船壳体底部外表面和外船壳体内表面,就两者的横向外观形状,按同心圆的方法设计成圆弧形状;纵向外观形状也按同心圆方法设计成圆弧形状。
局部防摇,不需双层船壳体,只需在既定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和原理来设计圆弧形舱体。
2、轨道轨道是由一个滑道、两个侧壁、两块护板组成。对于既防横摇又防纵摇的船舶,其轨道截面形状均为 或 两种,即两个侧壁分别与滑道的两边垂直连接,侧壁的另一边与护板的一边垂直连接,两个护板呈对称状态,且隔开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妨碍轮子在轨道内运动。凡外观形状呈纵向圆弧形状的轨道称为纵向轨道,与纵向轮子相配对,只供轮子纵向滚动;凡外观形状呈横向圆弧形状的轨道称为横向轨道,与横向轮子相配对,只供轮子横向滚动。
每一条轨道的圆弧形状的设计,均应根据其所对应的圆弧形舱体的圆弧形状,接同心圆方法设计成相应的圆弧形状。轨道内的滑道与护板的圆弧形状也按同心圆方法设计而成。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分别根据船舶的防摇部分或非防摇部分的宽度和长度,每隔一定的距离安装一条相应的轨道。对于只防横摇的船舶,只安装横向轨道,其截面形状为 或 两种。这种轨道也是由一个滑道、两个侧壁、两块护板组成,不同的是两块护板只焊接在侧壁的中间。
3、轮子轮子为双轮式结构和四轮式结构两种类型。双轮式结构的轮子,是由一金属棒(截面为方形或圆形)、两个轮子、一条圆形轴组成。金属棒位于两块护板之间,一端用来与船体或轨道背面牢固焊接,另一端装上一圆形轴,轴的两端各装上一轮子,轮子或轴可灵活转动。凡安装在横向轨道内,只能横向运动的轮子称为横向轮子;安装在纵向轨道内,只能纵向运动的轮子则称为纵向轮子。
对于只防横摇的船舶,还需考虑船舶的摇摆并非是单一的横摇,会受纵摇的影响,这样,轮子在轨道内运动时会对轨道侧壁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防止轮子损伤轨道侧壁,在设计时,可在上述轮子基础上略作变化。这种类型的轮子为四轮式结构,是由两只大轮子、一条大圆形轴、两只小轮子、两条小圆形轴、一条大金属棒(截面为方形或圆形)、4条小金属棒(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组成。两只大轮子分别安装在大圆形轴的两端,大圆形轴的两端分别对着轨道的两个侧壁,大圆形轴的中间安装在大金属棒的一端,大轮子或大圆形轴可灵活转动。大金属棒的另一端垂直焊接在船体上,并在靠近此端大金属棒的两侧各焊接两条小金属棒。每两条小金属棒的一端焊在大金属棒的侧面,另一端安装一条小圆形轴。小圆形轴与大金属棒、轨道的侧壁相平行。在小圆形轴中间安装一小轮子。小轮子或小圆形轴可灵活转动。大金属棒位于轨道的两块护板之间,大轮子在轨道里面,可在滑道上作横向滚动。小轮子可在护板与轨道口之间的侧壁上作横向滚动。
4、橡胶为了防止水进入船舶的两个圆弧形舱体之间和轨道内,船舶防摇部分和非防摇部分在甲板面上的开口处,需用弹性强的软橡胶用常用的固定方法将开口处密封住。用弹性强的软橡胶密封开口处,除了可以防水外,还可通过橡胶的收缩力来阻碍非防摇部分大幅摇摆,以及帮助船舶的非防摇部分向防摇部分复位。
安装方法对于既防横摇又防纵摇的船舶,可在其中一圆弧形舱体上开横向圆弧形槽;在另一圆弧形舱体上则开纵向圆弧形槽;为了节省材料,可将其中一圆弧形槽在槽口的槽壁上焊接两块护板使之成为轨道;在另一圆弧形槽底部焊接相应的双轮式结构的轮子,并在槽内装上相应的轨道,在轨道背面焊接另一种双轮式结构的轮子,将这种轮子装入焊接有两块护板的圆弧形槽内,使轮子可在槽内滚动。
例如附图中的


图1和图2是表示圆弧形舱体、轮子、轨道三者安装方法的其中一种方法。
图1是纵向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横向切面结构示意图。在船舶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1上开横向圆弧形槽,槽底6和槽壁12与舱体壁所共用,把横向双轮式结构的轮子2焊接在槽底6上,横向轨道3安装在横向双轮式结构的轮子2下面,使横向双轮式结构的轮子2可在横向轨道3内的滑道11作横向滚动,在横向轨道3内的滑道11的背面焊接纵向双轮式结构的轮子4,在纵向双轮式结构的轮子4下面的非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13内开纵向圆弧形槽作为纵向轨道5,纵向轨道5内的侧壁7、滑道8与非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壁所共用。在纵向轨道5的开口处,即侧壁7的上端,各焊接一块呈纵向圆弧形状的金属板作为轨道5的护板9。两护板9呈对称状态,并隔开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妨碍纵向双轮式结构的轮子4在纵向轨道5内的滑道8上运动。横向圆弧形槽底6、横向轨道3内的护板10、横向轨道3内的滑道11,三者的圆弧均属同心。纵向轨道5内的滑道8和护板9,两者的纵向圆弧属同心。这是船舶既防横摇又防纵摇中的圆弧形舱体、轮子、轨道三者安装方法中的其中一种方法。
对于只防横摇的船舶,可在其中一圆弧形舱体上开横向圆弧形槽,槽底和槽壁与圆弧形舱体壁所共用,并分别作为横向轨道的滑道和侧壁。在槽壁中间焊接两块横向圆弧形金属板作为轨道的护板,便可使横向圆弧形槽成为一条横向轨道。然后,在另一圆弧形舱体上焊上四轮式结构的轮子,使四轮式结构的轮子可在横向轨道内滚动即可。
在制造时,圆弧形舱体做好后,根据船舶的防摇部分或非防摇部分的宽度和长度,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圆弧形舱体上安装一条纵向轨道或横向轨道,在每一轨道内装上若干个相应的轮子,最后,将船舶防摇部分和非防摇部分在甲板上的开口处用橡胶密封住,即成本实用新型。
当船舶受风浪影响时,非防摇部分就会发生摇摆,这时,船体内的轮子就会在各自的轨道内作相应的滚动,由于船舶的防摇部分的圆弧形舱体和非防摇部分的圆弧形舱体之间互不阻碍,防摇部分的圆弧形舱体不会随非防摇部分的圆弧形舱体一起摇摆,同时,由于轨道内的护板可防止轮子脱离轨道,也就防止了船舶的防摇部分倾斜,这样,可使船舶的防摇部分能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状态。此外,安装有本装置的船舶与没有安装本装置的船舶相比较,在吨位、船形相同的条件下,在受同样的风浪影响下,对于没有安装本装置的船舶来说,当横摇角超过60°时,船舶就会发生倾覆的危险。但对装有本装置的船舶来说,非防摇部分横摇角超过60°时,防摇部分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状态或小幅度摇摆。船舶摇摆时,非防摇部分和防摇部分开口处将会错开,由于开口处用橡胶封住,不仅可以防止海水进入船体内,而且橡胶被拉开后,可通过橡胶本身的收缩力来阻碍非防摇部分继续倾斜,以及帮助非防摇部分向防摇部分复位,这样,无形中提高了船舶的抗沉能力。要想这种船舶的防摇部分大幅摇摆,除非受到更为强大的风浪影响。这就是本实用新型可防摇和增强船舶抗沉能力的原理所在。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图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是本装置的其中一种型式,是整船只防横摇、轮子安装在外船壳体内的一种型式,是由内船体圆弧形舱体、外船体圆弧形舱体、轨道、轮子、橡胶所组成。
图3是表示内船体圆弧形舱体1、外船体圆弧形舱体2、轨道3、轮子4之间关系的横向切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说明如下(1)内船体圆弧形舱体1
整船只防横摇需用双层船壳体,其中内船体属防摇部分,设在外船壳体里面。整个内船壳体外表面呈横向圆弧形状。
(2)外船体圆弧形舱体2外船壳体属非防摇部分,它的内表面形状呈横向圆弧形状,与内船壳体外表面横向圆弧属同心。外船壳体内表面和内船壳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很小,但相互之间不接触,不会磨擦和阻碍。
(3)轨道3根据船舶内船体的长度,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内船体圆弧形舱体1内开一条横向圆弧形槽作为轨道3。轨道3由一个滑道5、两个侧壁6、两块护板7所组成。滑道5在上,两个侧壁6在下,两个侧壁6分别与滑道5两边垂直连接。侧壁6和滑道5与船舱体壁所共用。两块护板7在滑道5下方,分别垂直焊接在两个侧壁6的中间部位上,护板7呈横向圆弧形状,与滑道5圆弧属同心。两块护板7属对称状态,且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既可防止四轮式结构的轮子4脱出轨道3,又可避免阻碍轮子4在轨道3内横向滚动。
(4)轮子4轮子4为四轮式结构,是由两只大轮子8、一条大圆形轴9、两只小轮子10、两条小圆形轴11、一条大金属棒12(截面为方形)、4条小金属棒13(截面为方形)所组成。两只大轮子8分别安装在大圆形轴9的两端,大圆形轴的两端分别对着轨道3的两个侧壁6,大圆形轴9的中间安装在大金属棒12的一端。大轮子8或大圆形轴9可灵活转动。大金属棒12位于两个护板7的中间,且不与护板7接触,另一端向下垂直焊接在外船体圆弧形舱体2上,并在靠近此端的大金属棒12两侧,各焊接两条小金属棒13。每两条小金属棒13的一端垂直焊接在大金属棒12的侧面,另一端安装一条小圆形轴11。小圆形轴11与大金属棒12、侧壁6相平行。在小圆形轴11中间装上小轮子10。小轮子10或小圆形轴11可灵活转动。大轮子8在上,小轮子10在下,由护板7将两者上下隔开。大轮子8和小轮子10可分别在滑道5和侧壁6上作横向滚动。每一横向轨道装上6个四轮式结构的轮子,以承受内船体的重量。
为了防止雨水或海水进入内船壳体与外船壳体之间和轨道内,并通过软橡胶的收缩力来阻碍外船体大幅横摇,以及帮助外船体能及时复位,需用弹性强的软橡胶用常用的固定方法,将内船体和外船体在甲板面上的开口处牢固密封好。
本装置所用的零、部件的制造与装配,均可采用通用的机械制造方法进行。
除标准件及通用产品可采购外,其它材料均可用重量轻、强度硬的金属制造。
本装置实用性强,效果好,非常适合舰艇和客船安装使用,尤其是整船防摇装置在舰艇上安装使用,一是双层船壳体可提高舰艇的刚强度;二是人员、设备等不受船摇影响,有利于减少对设备的操作误差,提高武器发射命中率;三是抗沉能力大大提高,可使舰艇的适航能力大为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海军的战斗力。
权利要求1.一种船舶防摇装置,其特征是由圆弧形舱体、轨道、轮子、橡胶所组成,其中A、船舶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和非防摇部分圆弧形舱体,两者均同时呈纵向和横向圆弧形状。在两个圆弧形舱体上的圆弧形槽中,将其中一个舱体上的圆弧形槽做成横向圆弧形槽,另一个则做成纵向圆弧形槽。并将其中一个圆弧形舱体上的圆弧形槽,在其槽口的槽壁上各焊接一块呈圆弧形状的金属板作为护板,使槽直接变成轨道。B、轨道由一个滑道、两个侧壁、两块护板组成。外观呈纵向圆弧形状的轨道,与纵向轮子配对,外观呈横向圆弧形状的轨道,与横向轮子配对;两种轨道的截面均为 或 形状,即两个侧壁其中一边各与滑道两边垂直连接,另一边与护板垂直连接。两块护板呈对称状态,且隔开一定的距离。C、轮子为双轮式结构,是由一金属棒(截面为方形或圆形)、两个轮子、一条圆形轴组成。金属棒位于两块护板之间,一端用来与船体或轨道背面牢固焊接,另一端装上一条圆形轴,轴的两端各装上一轮子。在没有焊接护板的圆弧形槽底部焊接相应的双轮式结构的轮子,并在槽内装上相应的轨道,在轨道背面焊接另一种双轮式结构的轮子,并将这种轮子装入焊有两块护板的圆弧形槽内使轮子可在槽内滚动。D、橡胶为弹性强的软橡胶,把船舶防摇部分和非防摇部分在甲板面上的开口处牢固密封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船舶防摇装置,其特征是A、圆弧形舱体只呈横向圆弧形状,其中一个舱体上开有横向圆弧形槽,另一个舱体不开槽。B、轨道由横向圆弧形槽改造而成,其截面为 或 形状。C、轮子为四轮式结构,是由两只大轮子、一条大圆形轴、两只小轮子、两条小圆形轴、一条大金属棒(截面为方形或圆形)、四条小金属棒(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所组成。两只大轮子分别安装在大圆形轴的两端,大圆形轴的两端分别对着轨道的两个侧壁,大圆形轴的中间安装在大金属棒的一端,大金属棒的另一端垂直焊接在无槽的圆弧形舱体上,并在靠近此端大金属棒的两侧各焊接两条小金属棒。每两条小金属棒的一端焊接在大金属棒的侧面,另一端安装一条小圆形轴。小圆形轴与大金属棒、轨道的侧壁相平行。在小圆形轴中间安装一小轮子。大金属棒位于轨道的两块护板之间,大轮子在轨道里面,可在滑道上作横向滚动;小轮子可在轨道的护板与轨道口之间的侧壁上作横向滚动。
专利摘要一种船舶防摇装置,所属的技术领域是船用设备。本装置是由圆弧形舱体、轨道、轮子、橡胶所组成。它安装在船舶的防摇部分和非防摇部分之间。当船舶的非防摇部分受风浪影响摇摆时,轮子会在各自的轨道内运动,确保船舶的防摇部分不随非防摇部分一起摇摆,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状态,同时,橡胶的收缩力可有效阻碍非防摇部分大幅摇摆,并帮助其及时复位,从而,使船舶防摇效果和抗沉能力显著提高,有利于船员工作和船舶安全航行。
文档编号B63B39/00GK2450079SQ0022882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7日
发明者骆军中 申请人:骆军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