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20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潜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在水面下部用的一种潜水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装置是人们在游泳或潜入水下的安全防护装置,如人们在游泳池内潜入水面内游泳或工作人员在近海水面内潜入作业都需潜水器,但目前潜水器一般结构复杂,体积大,戴着负担重,而且成本高,一般难以购置,其推广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三、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和潜水的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潜水装置,可有效解决潜水装置价格贵,难以推广使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两导气管置于鼻部固定罩前部的导气管插头内,两个导气管内分别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两端在两管内壁上装有圆形固定档片,上下挡片中心有空气通孔,换气装置能在上、下挡片间活动,换气装置上或下部上的挡板封严相应固定档片的空气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成本低,易生产制造,易推广应用,使用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市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有换气装置部分的导气管放大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个导气管,导气管1与导气管2置于鼻部固定罩10前部的导气管插头8内,导气管1与导气管2内分别有换气装置5与换气装置12,换气装置5与换气装置12两端在两导气管内壁上装有圆形固定挡片3,两端固定挡片中心有空气通孔4,换气装置5与换气装置12能在上、下挡片间活动,换气装置5下部的挡板7向下活动时,封住其内下挡片的空气通孔,换气装置12上部的挡板13向上活动时,封住其内上挡片的空气通孔。
所说的换气装置5或换气装置12其结构相同,但在导气管内放置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换气装置5的挡板7在下部,换气装置12的挡板13在上部,分别可封住下或上部的空气通孔,反之亦然。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换气装置5或换气装置12一端上的挡板两边有通气孔11,另一端上有多个通孔6;导气管1与导气管2间有固定连接体9,鼻部固定罩10外部上有固定带14;两导气管可采用胶皮管。
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5或换气装置12既可采用圆桶式(如图2所示),也可采用圆片式(如图3所示),若是圆片式,其圆片一边由转动支点装在上下挡体(板或条)间的导气管内,圆片直径小于导气管直径,大于上或下的空气通孔,圆片的转动支点转动时,可封住上或下的空气通孔。该圆片工作原理和作用效果相同,属于圆桶式的换气装置5或12的等同物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当潜水使用时,将鼻部固定罩置于鼻部上,导气插头内口置于两鼻孔上封严,两导气管上端露出水面,当使用者潜入水面后,潜水人员在水中呼吸,由于两导气管内的换气装置在呼或吸气的作用下可上下活动,因挡板或圆片上的支点方向相反,一个管内的空气通孔被封住,另一个管内空气通孔畅通,反之亦然,因此,不管潜水者呼或吸总之有一个导气管是同水面外空气相通的,因此,潜水者可长时间潜入水面内,以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潜水者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其推广应用必受人们欢迎。
权利要求1.一种潜水装置,包括有两个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是,导气管(1)与导气管(2)置于鼻部固定罩(10)前部的导气管插头(8)内,导气管(1)与导气管(2)内分别有换气装置(5)与换气装置(12),换气装置(5)与换气装置(12)两端在两导气管内壁上装有圆形固定挡片(3),两端固定挡片中心有空气通孔(4),换气装置(5)与换气装置(12)能在上、下挡片间浮动,换气装置(5)下部的挡板(7)向下浮动时,封住其内下挡片的空气通孔,换气装置(12)上部的挡板(13)向上浮动时,封住其内上挡片的空气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气装置(5)或换气装置(12)一端上的挡板两边有通气孔(11),另一端上有多个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气装置(5)或换气装置(12)为圆桶式或为圆片式,其圆片一边由转动支点装在上下挡体间的导气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气管(1)与导气管(2)间有固定连接体(9),鼻部固定罩(10)外部上有固定带(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潜水装置,可有效解决潜水装置价格贵,难以推广使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两导气管置于鼻部固定罩前部的导气管插头内,两个导气管内分别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两端在两管内壁上装有圆形固定挡片,上下挡片中心有空气通孔,换气装置能在上、下挡片间活动,换气装置上或下部上的挡板封严相应固定挡片的空气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成本低,易生产制造,易推广应用,使用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市场。
文档编号B63C11/02GK2873626SQ20062003028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4日
发明者汪强, 何晓洋 申请人:汪强, 何晓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