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423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设置在船舶用动力装置上,动力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一动力源,动力源连接有一热交换器,动力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动力源相连接,还包括一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设在动力装置上,循环系统包括吸热部和散热部,吸热部设置在热交换器上,散热部环绕设置在动力装置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存储海水的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船舶上设置的入水口相连,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所述散热部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以及余热回收再利用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专利说明】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喷雾抑尘系统其在分区治理点均采用就地控制箱,其受控方式为干接点形式,无法与抑尘系统主机之间形成双向通讯。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以及余热回收再利用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设置在船舶用动力装置上,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一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连接有一热交换器,所述动力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动力源相连接,还包括一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设在所述动力装置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吸热部和散热部,所述吸热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所述散热部环绕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存储海水的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船舶上设置的入水口相连,所述冷水箱的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所述散热部相连。
[0005]进一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一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分别与所述吸热部和所述散热部相连。
[0006]进一步,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管路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将所述冷水箱中的冷水泵送至循环管中。
[0007]进一步,所述循环系统的吸热部来回贯穿于所述热交换器上。
[0008]进一步,所述循环管为一导热管。
[0009]进一步,所述循环管为一中空的金属管。
[0010]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将该动力装置中动力源所散发的废热导出,以防止该船舶用动力装置因为过热而停止运转,且可将散发的废热回收进行再利用,同时,所述冷却系统所用的冷水源不需要利用水泵从船底抽水进入所述冷却系统进行冷却,而是直接在船舶中螺旋桨的上方设置有海水的入水口,利用船舶行驶的惯性,使水不通过水泵的抽取即可进入到所述冷却系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施例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10,该冷却系统10设置在船舶用动力装置I上,所述动力装置I的一端设置有一动力源2,所述动力源2连接有一热交换器3,所述动力装置I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螺旋桨7,所述螺旋桨7与所述动力源2相连接,还包括一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设在所述动力装置I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吸热部12和散热部5,所述吸热部1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3上,所述散热部5环绕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I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存储海水的冷水箱8,所述冷水箱8的进水口与所述船舶上设置的入水口 6相连,所述入水口 6设置在所述船舶靠近所述螺旋桨7的上方,所述冷水箱8的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11,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13,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3与所述散热部5相连,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3可用于将所述动力装置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使所述冷却系统更加节能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001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一循环管4,所述循环管4分别与所述吸热部12和所述散热部5相连。
[001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4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箱8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冷水箱8的出水口管路上设置有水泵9,用于将所述冷水箱8中的冷水泵送至循环管4中进行冷却循环,达到给所述动力源进行冷却降温的目的。
[001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系统的吸热部12来回贯穿于所述热交换器3上。
[001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4为一导热管。
[001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4为一中空的金属管。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设置在船舶用动力装置上,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一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连接有一热交换器,所述动力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动力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设在所述动力装置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吸热部和散热部,所述吸热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所述散热部环绕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存储海水的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船舶上设置的入水口相连,所述冷水箱的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所述散热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一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分别与所述吸热部和所述散热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管路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将所述冷水箱中的冷水泵送至循环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的吸热部来回贯穿于所述热交换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为一导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为一中空的金属管。
【文档编号】B63H21/38GK103879538SQ201410129501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李有权 申请人:重庆市长寿湖船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