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梯组件和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648阅读:2275来源:国知局
舷梯组件和船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舷梯组件和船舶。



背景技术:

舷梯装置是供人员登离船舶的设施,适用于所有船舶。由舷梯立柱、舷梯本体、舷梯绞车和紧固装置组成。舷梯装置为整体订货,由专业的制作厂家生产提供,船厂负责布置及安装。

舷梯装置一般布置在甲板,结合船舶甲板特点,选择方便使用的区域,供船员和引水员上下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时,利用舷梯绞车1’将舷梯本体2’翻转出舷外,舷梯本体2’上的滚轮紧靠船外板下放,到合适角度,供人员上下。船舶航行时,舷梯应收起,并在甲板上通过舷梯立柱紧固。

舷梯装置的整体设计、制作均由专业的制作厂家完成,通常结构和规格较为固定,船厂根据设备资料在船上布置具体位置,结合船型特点,舷梯的布置往往不能满足甲板通道宽度和舷梯绞车的检修要求,因而需要设计一种新型舷梯的布置方式,来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舷梯装置的整体设计、制作均由专业的制作厂家完成,通常结构和规格较为固定,船厂根据设备资料在船上布置具体位置,结合船型特点,舷梯的布置往往不能满足甲板通道宽度和舷梯绞车的检修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舷梯组件,包括舷梯本体,设置在船舷上的用于固定舷梯本体的舷梯立柱、用于将舷梯本体放下和收起的舷梯绞车以及用于将舷梯本体固定在舷梯立柱上的紧固装置,所述舷梯绞车上缠绕有钢丝绳,与所述舷梯绞车平行的位置还设置有导向滑轮组,所述钢丝绳通过舷梯绞车的卷筒的正转或反转以完成舷梯本体的收起或放下,所述舷梯绞车在导向滑轮组的配合下位于结构紧凑区域的前侧或后侧,且避开结构紧凑区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两个转向滑轮,所述两个转向滑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利于舷梯绞车安装时适应不同船体的区域布置,避开结构紧凑区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舷梯立柱有两个,所述船舷上还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舷梯通过所述紧固装置和舷梯立柱固定连接在船舷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舷梯绞车下部设置有与紧固装置相平行的定位件,所述钢丝绳将舷梯本体收起与紧固装置平行后,其在定位件上处于锁定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舷梯本体可旋转的连接在下船口处,所述下船口向外延伸出可收放的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舷梯本体的顶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舷梯绞车下部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焊接在甲板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舷梯立柱焊接在甲板上,且所述舷梯立柱靠近船舷以利于舷梯本体收起时与紧固装置连接牢固。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船舶,其包括所述的舷梯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舷梯组件和船舶,所述舷梯绞车在导向滑轮组的配合下位于结构紧凑区域的前侧或后侧,且避开结构紧凑区域的设置,使得船厂根据设备资料在船上布置具体位置,结合船型特点,舷梯的布置需要满足甲板通道宽度和舷梯绞车的检修要求。舷梯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制作;整体性强,船上安装方便;舷梯绞车调整性强,满足各种通道宽度要求;维修保养方便;可适用于设计有舷梯装布置的所有船舶,特别是布置紧凑型船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舷梯组件在船舶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舷梯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舷梯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舷梯组件在船舶上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舷梯绞车;2、舷梯本体;3、导向滑轮组;4、钢丝绳;5、舷梯立柱;6、甲板;7、船舷;8、紧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舷梯组件,包括舷梯本体2,还包括设置在船舷7上的用于固定舷梯本体2的舷梯立柱5、用于将舷梯本体2放下和收起的舷梯绞车1以及用于将舷梯本体2固定在舷梯立柱5上的紧固装置8,所述舷梯绞车1上缠绕有钢丝绳4,与所述舷梯绞车1平行的位置还设置有导向滑轮组3,所述钢丝绳4通过舷梯绞车1的卷筒的正转或反转以完成舷梯本体2的收起或放下,所述舷梯绞车1在导向滑轮组3的配合下位于结构紧凑区域的前侧或后侧,且避开结构紧凑区域。所述导向滑轮组3包括两个转向滑轮,所述两个转向滑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利于舷梯绞车1安装时适应不同船体的区域布置,避开结构紧凑区域。

所述舷梯绞车1在导向滑轮组3的配合下位于结构紧凑区域的前侧或后侧,且避开结构紧凑区域的设置,使得船厂根据设备资料在船上布置具体位置,结合船型特点,舷梯组件的布置需要满足甲板6通道宽度和舷梯绞车1的检修要求。舷梯组件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制作;整体性强,船上安装方便;舷梯绞车1调整性强,满足各种通道宽度要求;维修保养方便;可适用于设计有舷梯装布置的所有船舶,特别是布置紧凑型船舶。

所述舷梯立柱5有两个,所述船舷7上还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8,所述舷梯本体2通过所述紧固装置8和舷梯立柱5固定连接在船舷7上。所述舷梯绞车1下部设置有与紧固装置8相平行的定位件,所述钢丝绳4将舷梯本体2收起与紧固装置8后,其在定位件上处于锁定状态,所述定位件优选为手动操作的紧固件,以防止舷梯绞车1控制故障时,舷梯本体2掉落,提高了舷梯本体2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所述舷梯本体2可旋转的连接在下船口处,所述下船口向外延伸出可收放的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舷梯本体2的顶部连接。在具体实施中,因为下船口的位置不定,因此,收起并固定在紧固装置8上的舷梯本体2可随着下船口位置进行相应的变动,使用更为便利。

所述舷梯立柱5焊接在甲板6上,且所述舷梯立柱5靠近船舷7以利于舷梯本体2收起时与紧固装置8连接牢固。为了防止大风大浪的情况下舷梯绞车1的固定出状况,所述舷梯绞车1下部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焊接在甲板6上,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多设定几个备用的安装底座,以备舷梯本体2在不同位置处使用。

两个所述舷梯立柱5上还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船舷7保持水平。所述横杆的设置便于舷梯本体2通过链条进行缠绕固定,无论是锁紧还是放开都较为便利。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舷梯结构,不符合关于3000吨渔政船项目的政策要求,主甲板两侧作为逃生通道,按SOLAS公约要求,通道宽度要求≥700mm,公务船两侧通道较窄,并且围壁上有钢质门,门打开后舷梯绞车1处的通道宽度不满足要求。如图5所示,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舷梯组件在船舶上的装配示意图,通过调整导向滑轮组3的定位,改变舷梯绞车1的布置,图中舷梯绞车1到舱门的距离可根据实船布置调整,使通道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船舶,其包括包括所述的舷梯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舷梯组件和船舶,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舷梯绞车在导向滑轮组的配合下位于结构紧凑区域的前侧或后侧,且避开结构紧凑区域的设置,使得船厂根据设备资料在船上布置具体位置,结合船型特点,舷梯的布置需要满足甲板通道宽度和舷梯绞车的检修要求。

2、舷梯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制作;

3、整体性强,船上安装方便;

4、舷梯绞车调整性强,满足各种通道宽度要求;

5、维修保养方便;

6、可适用于设计有舷梯装布置的所有船舶,特别是布置紧凑型船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