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975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
日前市面上所见的容器筒(如油漆筒、化学剂筒等)其均需加装一盖体方可防止内容物外漏,然而在运送的过程中其盖体与筒体易因撞击等外力影响,导致盖体与筒体分离,因此部份厂商则于盖体上加装一卡钩等外加式固定构件,期望通过该固定构件可将其盖体与筒稳固结合在一起。然而,此种装置则会导致整体的成本增加,因此便有其他厂商设计另一种一体成型的盖体(如


图1所示),通过该盖体的实施可稳固的将其盖体与筒体结合,且可大幅降低其成本,而该盖体1主要是于内缘侧一体成型设置一主卡齿11与副卡齿12,通过其中一齿端121较长的副卡齿12与筒体3卡边31卡合而无法自由脱落,而使盖体1呈稳固的状态与筒体2相结合。,当使用者使用时,则需利用工具钳将其盖体1周缘的翼板13向上扳起破坏,如此即可将其副卡齿12与筒体3的卡边31分离,以此可将盖体1与筒体3分离,而使用者欲再次将其盖体1与筒体3盖合时,其齿端111较短的主卡齿11则可与卡边31轻易卡合与分离,然而,盖体虽相对于固定构件的盖体成本为低,但其使用时的不便则为使用者所指责,因此,此时若能有一全新的盖体能克服已知盖体的缺点,且又能重复使用将是所有使用者所乐见与期待的。
鉴于上述问题的所在,本创作人特将其盖体内缘以双重卡齿设置,当使用者欲将其盖体与筒体分离时,可快速方便的将其主卡齿与副卡齿分离,以达到其分离盖体与筒体且盖体又可重复与筒体盖合的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主要是于一盖体的内周缘处设置一倒齿造型的环状主卡齿,且其盖体的底缘另加装一拉环,而该拉环与盖体间则为一以薄接的方式一体成型固定在一起,又该拉环的内缘另加设有一呈倒齿状的环状副卡齿,而该副卡齿的齿端则较长于主卡齿的齿端,且齿面系为直角九十度造型,又拉环的适当处另开设有一拉柄,当使用者将其拉柄拉开时,其拉环边连同副卡齿即被拉开与盖体分离,当盖体与筒体相结合时,其副卡齿即可与筒体的筒缘卡边相卡合,由于副卡齿的齿面是呈直角的造型,因此其盖体则无法与筒体分离,而欲将其盖体与筒体分离时,则需将其前述的拉环拉开,使副卡齿与卡边分离而使筒体与盖体分离。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与实施,可得到下列各项的优点1.通过本实用新型主卡齿与副卡齿的设计,可使盖体与筒体能轻易结合,即使遇外力撞击时亦不致脱落。
2.由于拉环与盖体之结合是呈薄接的方式,当使用者首次使用时无需使用任何工具,而仅需将其拉环前端之拉柄向外拉开,如此即可将其拉环与副卡齿拉开与盖体分离,将其盖体与筒体拆离,且分离后的盖体顶缘亦无残留的毛边。
3.当使用者将其拉环与盖体拆离后,其盖体仍能通过主卡齿再次与筒体重覆结合使用。
图1所示是已知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实施图;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实施图;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其中1盖体 2211 齿端11 主卡齿2212 齿面111 齿端 222 拉柄12 副卡齿223 穿孔121 齿端 224 磨擦面13 翼板 225 立板2盖体 23胶条21 主卡齿24固定卡板
211 齿端 3筒体212 齿面 31 主卡边22 拉环 32 副卡边221 副卡齿以下特列举一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作用与特征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主要是于一盖体2的内周缘处设置一倒齿造型的环状主卡齿21,该主卡齿21的齿面212主要呈一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以四十五度为最佳的实施角度),又盖体2的底缘另加装一拉环22,而该拉环22与盖体2之间则为以薄接的方式一体成型固定在一起,又该拉环22的内缘另加设有一呈倒齿状的环状副卡齿221,而该副卡齿221的齿面2212主要是呈接近直角的造型,又该副卡齿221的齿端2211则可较长于主卡齿21的齿端211或相等(视其筒体的卡边长度而定)。当盖体2与筒体3相结合时,副卡齿221即与筒体3周缘的副卡边32相卡合,使其筒体3能与盖体2卡接在一起并无法分离,又拉环22的适当处另开设有一拉柄222,该拉柄222的宽度则较拉环22窄,且其前端另形成有一便于使用者拉取及握持的穿孔223及磨擦面224,当使用者将其拉柄222拉开时,其拉环22连同副卡齿221即被拉开与盖体2分离。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实施图,其图中揭示盖体2的内周缘处设置有一主卡齿21,而该主卡齿21的齿面212则呈一角度倾斜(该角度以四十五度为最佳实施角度),而盖体2底缘的拉环22是采取薄接的方式相接合,此时由于副卡齿221的齿面2212为一直角造型,因此其盖体2即使遇外力冲击仍无法轻易将盖体2与筒体3分离,而欲将盖体2与筒体3分离时,则需将其前述的拉环22拉开,使副卡齿221与副卡边32分离方可将其筒体3与盖体2分离,再者,使用者欲再次将其盖体2与筒体3相结合时,即可通过盖体2内侧的主卡齿21与筒体3筒缘的主卡边31相卡和即可。而由于主卡齿21的齿面212是呈一角度倾斜,且其齿端211亦较副卡齿221的齿端2211为短,因此盖体2除可与筒体3相结合外,使用者稍加施力时,其盖体2仍可与筒体3分离,最后,为使其筒体3与盖体2能稳固的相结合在一起,因此,特于盖体3的内周缘设置一胶条23与一固定卡板24,且透过胶条23的设置,亦可防止筒内容液外漏。
请参阅图5、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图,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盖体2的底缘薄接有一拉环22,而拉环22的前端则形成有一穿孔223,通过该穿孔223的设置可供使用者将拉环22前端的磨擦面224拉起,用以将其拉环22拉开,使其拉环22与盖体2相分离,而该拉环22与盖体2之间呈薄膜状的连接状态,因此拉环22受外力拉动时即可轻易与筒体3相分离,且分离后的盖体2底缘亦呈光滑面不致有毛边产生。最后,当拉环22与盖体2完全分离时,其盖体2仍留设有一立板225,通过该立板225的设置,当盖体2置放于地上时可形成为一倾斜角度,由此除可方便使用者拿取盖体2外,亦可防止盖体2底面直接接触地面而玷污;最后,已与拉环22相脱离的盖体2,则利用其盖体2内缘的主卡齿21与筒体3筒缘的卡边31相卡合,且由于主卡齿21的齿面212与齿端211是与卡边31呈部份倾斜相抵,因此使用者能轻易将其盖体2从筒体3上取下。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于一盖体的内周缘处设置一倒齿造型的环状主卡齿,且其盖体的底缘另加装一拉环,而该拉环与盖体间则以一薄接方式一体成型固定在一起,又该拉环的内缘另加设有一呈倒齿状的环状副卡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副卡齿的齿面是呈一直角造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主卡齿的齿面是呈一倾斜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主卡齿齿面的倾斜角度以45度为最佳的实施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副卡齿的齿端可较长于主卡齿的齿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拉环的适当处另开设有一拉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当拉环与盖体完全分离时,其盖体的底缘仍留设有一立板。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卡合筒盖的改进结构,主要是于一盖体的内周缘处设置一倒齿造型的环状主卡齿,盖体的底缘另加装一拉环,该拉环内缘另加设有一呈倒齿状的环状副卡齿,该副卡齿齿端则较长于主卡齿齿端,其齿面为直角,拉环的适当处另开设有一拉柄,由于副卡齿的齿面呈直角,因此其盖体无法与筒体分离,而欲将其盖体与筒分离时,则需将其前述拉环拉开,使副卡齿与卡边分离,从而使筒体与盖体分离。
文档编号B65D45/00GK2451511SQ0025202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5日
发明者郭锦平 申请人:良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