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灌装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39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体灌装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灌装封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液体灌装封口机的走瓶方式多为圆形回转式或直线间歇式。圆形回转式转速较快,不易于容器的平稳行走;直线间歇式则受启动惯量的影响,产量不能过大。且液体灌装封口机采用的灌装计量为玻璃泵形式,易碎、易掉屑,影响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器行走平稳、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计量精确度高的液体灌装封口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灌装封口机,包括机架组、输瓶组、灌装组、走瓶组、带盖组、轧盖组、进瓶拨轮和出瓶拨轮,所述的走瓶组的回转带设置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且在所述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形成有一段直线回转带,所述的灌装组为跟踪灌装组且设置在所述的直线回转带段,所述的灌装组的灌装泵为全不锈钢精密柱塞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液体灌装封口机,由于走瓶组设有一段直线回转带,灌装组为跟踪灌装组且设置在直线回转带段,在灌装时跟踪灌装组跟踪容器在回转带上同步行走,克服了圆形回转式转速较快,不易于容器的平稳行走、间歇式产量不能过大的问题,提高了容器行走平稳性、生产效率和成品率;灌装组的灌装泵为全不锈钢精密柱塞泵,提高了计量精确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容器行走平稳、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计量精确度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液体灌装封口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输瓶组2、进瓶拨轮9、灌装组10、走瓶组5、带盖组6、轧盖组7和出瓶拨轮8设置在机架组3上,走瓶组5的回转带11设置在第一驱动轮1和第二驱动轮12之间且在第一驱动轮1和第二驱动轮12之间形成有一段直线回转带,灌装组10为跟踪灌装组且设置在直线回转带段,灌装组10的灌装泵4为全不锈钢精密柱塞泵。
容器由输瓶组2输送到走瓶组5的进瓶拨轮9处,匀速旋转的进瓶拨轮9将容器带入走瓶组5的回转带11上,由回转带11带动匀速通过由跟踪灌装组10组成的跟踪灌装区、由带盖组6组成的带盖区,带完盖的容器被送入由轧盖组7组成的轧盖工位进行单刀柔性轧盖后被送入出瓶拔轮8带出,完成容器的液体灌装封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破瓶率低、计量精度高、无瓶不灌、无瓶不带盖、无瓶不轧盖的特点,走瓶平稳,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
权利要求一种液体灌装封口机,包括机架组(3)、输瓶组(2)、灌装组(10)、走瓶组(5)、带盖组(6)、轧盖组(7)和出瓶拔轮(8),其特征是所述的走瓶组(5)的回转带(11)设置在第一驱动轮(1)和第二驱动轮(12)之间且在所述的第一驱动轮(1)和第二驱动轮(12)之间形成有一段直线回转带,所述的灌装组(10)为跟踪灌装组且设置在所述的直线回转带段,所述的灌装组(10)的灌装泵(4)为全不锈钢精密柱塞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灌装封口机,包括机架组(3)、输瓶组(2)、灌装组(10)、走瓶组(5)、带盖组(6)、轧盖组(7)和出瓶拔轮(8),所述的走瓶组(5)的回转带(11)设置在第一驱动轮(1)和第二驱动轮(12)之间且在所述的第一驱动轮(1)和第二驱动轮(12)之间形成有一段直线回转带,所述的灌装组(10)为跟踪灌装组且设置在所述的直线回转带段,所述的灌装组(10)的灌装泵(4)为全不锈钢精密柱塞泵。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容器行走平稳、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计量精确度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液体灌装封口机。
文档编号B67B7/00GK2709414SQ20042003615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叶琪, 谢耀辉 申请人:长沙锐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