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袋自动装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10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袋自动装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袋自动装盘系统,用于制药生产中输液软袋的自动装盘。
技术背景制药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物品的搬运,特别是软袋输液生产流程中需要灭菌工序,灭 菌器的物料进出是间歇式的,而前后生产线都是连续式的,软袋输液灭菌时是按顺序装在层 叠式的灭菌盘内的,因此,需要进行灭菌前的装盘操作。现有技术中,是靠人工装盘,工人 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过多的人员参与还会影响药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袋自动装盘系统,代替人工,实现机械化操作,节省 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药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包括机架、软袋输送装置、软袋整理排队装置、 摆袋装置、灭菌盘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和摆袋装置对接,摆袋装置的输 送带与灭菌盘的输送轨道相垂直,其中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包括并列的前后输送带,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相对接,前输送带和后 输送带分别设有动力带轮,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设有对应的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摆袋装置包括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和往复移动机构,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皮带、 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环形输送皮带依次绕过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往复移动机构 包括移动架和导向杆,移动架配装在导向杆上,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前端的移动皮带轮设置 在移动架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设有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架连接在移动带上,如皮带、同步带等,也可以用链条传动,移动带套装在可控制 行程的动力轴上,如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实现按照需要控制。对应灭菌盘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上装配有可控行程的动力装置上,如伺服电机或者 步进电机,实现灭菌盘的可控制行程的间歇式移动。对应灭菌盘输送装置还可以设置灭菌盘中转机构,灭菌盘中转机构包括轨道小车和小车 往复移动机构,轨道小车设置在小车轨道上,轨道小车连接在小车往复移动机构上,轨道小车上设有上下往复移动的灭菌盘托架。其中上下往复移动的灭菌盘托架可以直接连接气缸, 由气缸驱动往复移动,结构简单,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的通用驱动机构,如电机一丝杠、电 机一连杆、气缸一连杆等其它直线驱动结构。同理,轨道小车往复移动机构也可以直接选用 气缸、丝杠、连杆等往复移动机构。一些通常的往复移动机构、皮带输送机构、轨道运行机构等,以及根据需要配装的控制 机构,如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光电检测传感器)、伺服控制、步进控制和往复移动控制等, 都属于常规成熟技术,直接借用和配装即可,不再赘述。整机统一配备控制系统,完成统一 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将前序流程输送过来的软袋经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后整理呈整齐一致的排队状 态,然后经过摆袋装置将软袋整齐地摆放到灭菌盘中,最后经灭菌盘输送装置将灭菌盘输送 到指定位置,完成自动装盘。其中的灭菌盘供应由灭菌盘中转机构完成,通过灭菌盘托架将拆盘机拆出来的空盘移送 到灭菌盘输送轨道上,首先灭菌盘托架将灭菌盘托起到指定位置的灭菌盘轨道上方,待前一 灭菌盘被装满移走后,立即补充到装盘位置,实现空盘连续供给。软袋整理排队装置中,根据每次整理的软袋数量不同可设置多条皮带,形成多列排列摆 放,如2—8列等。在软袋整理排队装置中,前输送带快速连续运转,后输送带伺服电机或者 步进电机驱动间歇运行,当软袋进入前输送带时被检测到,系统控制相对应后输送带停止, 待一组软袋都排列整齐后,再同时一起输送到后续的摆袋装置的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上。在摆袋装置中, 一方面,灭菌盘步进移动,另一方面,当软袋到达指定位置时,可伸縮 式皮带输送机的前端快速縮回,在惯性作用下,软袋被抛出,掉落到灭菌盘内的指定位置, 调节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的伸出长度,以实现灭菌盘内软袋的不同排的摆放,使装盘过程连 续进行。装满的灭菌盘被传递到后续的工序上,等待叠盘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结构合理,代替人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节省 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过多的人员参与接触,保证了药品质量。

图l、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简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袋整理排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图2的俯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摆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俯视图。图6、图4中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灭菌盘中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图7的俯视图。图中1、前输送带 2、后输送带 3、软袋 4、摆袋装置 5、灭菌盘 6、灭菌 盘轨道 7、自动拆盘机 8、自动叠盘机 9、光电检测传感器 10、 12、伺服电机 11、 机架 13、移动架 14、导向杆 15、可伸縮式皮带 16、机架 17、光电检测传感 器 18、移动皮带轮 19、固定皮带轮 20、灭菌盘托架 21、气缸 22、轨道小车 23、 轨道小车往复移动机构 24、连接架 25、小车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包括机架、软袋输送装置、由前后 输送带1、 2构成的软袋整理排队装置、摆袋装置4、灭菌盘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软袋整理 排队装置和摆袋装置4对接,摆袋装置4的输送带与灭菌盘5的输送轨道6相垂直,对应灭 菌盘5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上装配有伺服电机,驱动灭菌盘5实现间歇移动。如图2、图3所示,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包括并列的前后输送带1、 2,前输送带1和后输 送带2相对接,前输送带1和后输送带2分别设有动力带轮,分别由伺服电机12、 IO驱动, 前输送带1和后输送带2设有对应的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9;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摆袋装置4包括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和往复移动机构,可伸縮 式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皮带15、移动皮带轮18和固定皮带轮19,环形输送皮带15依次绕过 移动皮带轮18和固定皮带轮19,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支撑皮带轮,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 13和导向杆14,移动架13配装在导向杆14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的移动皮带轮18 设置在移动架13上,可伸縮式皮带输送机前端设有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17,移动架13连接 在移动同步带上,移动同步带套装在伺服电机轴上,由伺服电机驱动。如图7、图8所示,对应灭菌盘输送装置设有灭菌盘中转机构,灭菌盘中转机构包括轨道 小车22和小车往复移动机构,轨道小车22设置在小车轨道25上,轨道小车22通过连接架 24连接在轨道小车往复移动机构23上,轨道小车往复移动机构由伺服电机控制的同步带带动, 轨道小车22上设有上下往复移动的灭菌盘托架20,灭菌盘托架20连接在气缸21上。工作过程一方面,由灭菌盘中转机构,通过往复移动的轨道小车22和通过气缸21驱动的灭菌盘 托架20,将空灭菌盘移送到灭菌盘轨道6上,移动到设定位置时准备装盘,灭菌盘的位置是需要根据装盘的过程变化的,位置变化由灭菌盘推进装置的步进动作实现。另一方面,当软 袋检测传感器9检测到软袋进入软袋整理排队装置的前输送带1时,控制系统判断后发信号 给后输送带2,使后输送带2停止运行,软袋便停留在后输送带的确定位置,当并列的后输送 带(图示中有两列,也可以多列)上都有软袋时,后输送带2运转,将软袋传送到后面的工 序。这样,从前面工序过来的不整齐的软袋经过整理后,变成了整齐的队列,随后进入可伸 縮式皮带15,当整理后整齐排列的软袋输送过来,到达输送机的可伸縮式皮带15的前端,并 且被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可伸縮式皮带15前端的移动皮带轮18跟随移动架13 快速縮回,软袋由于惯性被抛出,落在下面的灭菌盘5上。根据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17的检 测,改变落袋位置,将软袋依次成排的摆放在灭菌盘5上,直到灭菌盘5全部装满,然后传 递到后续的自动叠盘机,完成液体软袋的自动装盘。
权利要求1、一种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软袋输送装置、软袋整理排队装置、摆袋装置、灭菌盘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和摆袋装置对接,摆袋装置的输送带与灭菌盘的输送轨道相垂直,其中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包括并列的前后输送带,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相对接,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分别设有动力带轮,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设有对应的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摆袋装置包括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和往复移动机构,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皮带、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环形输送皮带依次绕过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和导向杆,移动架配装在导向杆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的移动皮带轮设置在移动架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设有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摆袋装置的移动架连接在移动 带上,移动带套装在可控制行程的动力轴上。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灭菌盘设有推进装置,推 进装置上装配有可控行程的动力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灭菌盘输送装置 设有灭菌盘中转机构,灭菌盘中转机构包括轨道小车和小车往复移动机构,轨道小车设置在 小车轨道上,轨道小车连接在小车往复移动机构上,轨道小车上设有上下往复移动的灭菌盘 托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往复移动的灭菌盘托架连 接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袋自动装盘系统,用于制药生产中输液软袋的自动装盘,包括机架、软袋输送装置、软袋整理排队装置、摆袋装置、灭菌盘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和摆袋装置对接,摆袋装置的输送带与灭菌盘的输送轨道相垂直,其中软袋整理排队装置包括并列的前后输送带,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相对接,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分别设有动力带轮;摆袋装置包括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和往复移动机构,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皮带、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环形输送皮带依次绕过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结构合理,代替人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过多的人员参与接触,保证了药品质量。
文档编号B65B5/10GK201086833SQ20072002833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2日
发明者安卫红, 强 张, 张清洁, 殷文平, 东 王, 王君章, 王学亮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