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582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各种客车和 货车的车辆轮对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每个轮对A包括一个车轴Al和两个车轮A2,车轮分别位于车轴的两侧, 车辆轮对包装装置是用于将多个轮对包装在一起,以方便轮对的放置、运输。
相关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呈焊接框架结构,如图1A、 1B所示,其包括由槽 钢制成的底板l',该底板T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型立板2'、第二U型立 板3,和第三U型立板4,,每三个U型立板2, 、3, 、4,均匀分布在底板l, 的一侧上,在第一、二U型立板2' 、 3,和第二、三U型立板3, 、 4,之间均 连接有支撑筋板5,,在底板l,每一侧的各U型立板2, 、 3, 、 4,的顶端固 定连接有一个U型梁6'。
在使用时,将每个轮对连接在底板r两侧的U型立板之间,如图1A所示, 在第一、三U型立板2' 、 4,的上下位置分别连接了两个轮对A,在第二U型 立板3'上连接了一个轮对A,在每个轮对的其中一端需要设置一个支架7', 以使轮对A能方便、顺利地连接在U型立板之间。
上述相关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是框架式结构,并是靠钢材的焊接性能实现 相连补偿钢材抗弯抗压的平行平面的轴向位移和角度变化,尽管能满足轮对包 装要求,但由于钢材连接关节的特点,设计所需的空间尺寸较大,包装结构重 量大,抗扭性能差,不利于轮对包装,给其它相关零件的设计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其使得轮对的拆装不便,不利于长途运输,轮对包装的数量受限制,也 容易碰伤产品,其制造成本也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能减小包装结构设 计空间,降低成本,提高包装结构的牢固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辆轮对包装装 置,其包括至少两组平行放置的钢带组、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每组所述 钢带组在纵向上具有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各组钢带组的第一、二容 置空间分别相互对应放置,其中一个下支架贯穿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另一 个下支架贯穿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每个所述下支架上方均对应放置一个所 述上支架,每个所述上、下支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轮对定位座,各组所述钢带 组中的轮对定位座相互对应,在所述钢带组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两个上、 下支架的压板组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轮对包装装置还包括底部固定座,该底部 固定座的数量与上述钢带组的数量相同,每组钢带组分别固定连接在该底部固 定座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固定座包括一个由槽钢组成的基座,所述 基座上安装有垫板,上述钢带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垫板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钢带组包括两个呈u型的钢带和在所述两
个钢带之间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筋板,其中一个钢带在纵向上具有上述第一容 置空间,另一个钢带在纵向上具有上述第二容置空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钢带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螺栓, 上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数量与上述钢带组的数量相同,所述压板 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上方,所述连杆螺栓穿过所述压板,并通过螺母 锁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压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吊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支架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中支架,所述中支架与所述上、下支架之间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轮对定位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支架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中支架,所述各 中支架之间具有相互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轮对定位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中、下支架由木材制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带组为一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其积木式结构,使得结构紧凑、抗震、抗压、抗弯扭性能好,且其制造及 使用成本低,组装操作简单,便于长途运输。
另外,其还能实现包装结构的可靠性能设计和降低包装制造成本、装箱成 本、运输成本的目的,减少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其中,
图1A是相关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主视示意图1B是相关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侧视示意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主视示意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的侧视示意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组的主视示意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组的侧视示意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的主视示意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的侧视示意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支架的主视示意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支架的侧视示意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组中放入下支架的主视示意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组中放入下支架的侧视示意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组中放入中、下支架以及其中的轮对的主视示意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组中放入中、下支架以及其中的轮对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 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1
如图2A-7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包括两组平行放置 的钢带组1、两个上支架2和两个下支架3。每组钢带组1在纵向上具有第一容 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各组钢带组的第一、二容置空间分别相互对应放置, 其中一个下支架贯穿在第一容置空间内,另一个下支架贯穿在第二容置空间内, 即,上、下支架2、 3是横跨在两组钢带组1之间。每个下支架3上方均对应放 置一个上支架2,每个上、下支架2、 3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轮对定位座4,各组 钢带组中的轮对定位座4相互对应,在两个相互对应的轮对定位座4中可供放 置一个轮对A,在钢带组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个上、下支架2、 3的压板 组件。
如图3A、 3B所示,每组钢带组l包括两个呈U型的钢带ll,两个钢带ll 之间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筋板12 (此处连接有三个支撑筋板12),以及在每个 钢带1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的连杆螺栓13。此处的两个钢带11通过支撑筋 板12组成一体,由此可限制钢带11的轴向位移和角度变化控制其自由度。其 中一个钢带11在纵向(上下方向)上具有上述第一容置空间14,另一个钢带 11在纵向上具有上述第二容置空间15。在每个钢带1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 有连杆螺栓13,上述压板组件穿过连杆螺栓13以将各支架进行固定。其中, 支撑筋板12可由角钢制成。如图4A、 4B所示,所述下支架3呈长方体,其厚度H与第一、二容置空间 14、 15相当,以方便设入其中,下支架3的顶部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有两个平 行的圆弧孔31,两个圆弧孔31之间的距离较佳地是大于或等于轮对A的车轮 的直径,且圆弧31的直径以小于轮对A的车轴直径为佳,以使轮对A能更好地 被卡固在轮对定位座4中,不会摇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支架2、 3 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中支架,此处是具有两个中支架,即第一中支架51和第二中 支架52,如图5A、 5B所示,所述第一中支架51呈长方体,其厚度与第一、二 容置空间14、 15相当,第一中支架51的底部和顶部位置在其厚度方向上均设 置有两个圆弧孔511、 512,其底部上的圆弧孔511与下支架3的圆弧孔31分 别对应,组成两个轮对定位座4。如图2A所示,与上述轮对定位座4相同的形 成结构,在第二中支架52与第一中支架51之间形成有两个轮对定位座4,在 第二中支架52与上支架之间形成有一个轮对定位座4。其中,各支架之间所形 成的轮对定位座4的个数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需要将各 组钢带组中的轮对定位座4相互对应。
上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6,压板6的数量与钢带组的数量相同,所述压板6 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支架2的上方,在压板6上设置有贯通孔,上述连杆螺 栓13从贯通孔中穿过所述压板6,并通过螺母61锁紧,从而将安装有轮对A 的各支架固定住。也就是说,上述各支架安装后,上支架2的上端部应处于连 杆螺栓的位置,如此压板6才能将各支架压紧。在每条压板6的上部固定连接 有吊环62,此处该吊环62是与所述钢带11的位置相互对应。
为了保护轮对A在运输时不会被碰坏或损坏,在轮对的两端安装了轴颈保 护套7。
其中,上述上支架2、中支架、下支架3较佳是由木材制成,如此可通过 木材的抗扭抗压性能来实现补偿钢材抗扭抗弯相连的平行平面的轴向位移和角 度变化。
在安装使用时,摆放好两组钢带组1,使其第一、二容置空间分别相互对应,其中每组钢带组1的钢带11之间的距离是根据轮对A的内侧距来决定的;
将其中一个下支架3贯穿在两个第一容置空间14内,另一个下支架3贯穿在 两个第二容置空间15内,且两个下支架3相互对应;将两个轮对A依次放入 相互对应的两个下支架3的圆弧孔31上,并使轮对A的车轮位于下支架3的 外侧;将两个第一中支架51分别放入第一、二容置空间14、 15内,并与两个 下支架3分别对应,以夹住第一层(最下层)的轮对A;再将两个轮对A对应 放入两个第一中支架51的顶部的圆弧孔512内,此处为第二层轮对A;将第 二中支架52分别放入第一、二容置空间14、 15内,并与两个第一中支架51 分别对应,以夹住第二层轮对A,第一层轮对与第二层轮对的端面靠紧;再将 一个轮对A对应放入第二中支架52顶部的圆弧孔内,并以上支架2夹住该第 三层(最上层)轮对A,第三层轮对与第二层轮对的端面靠紧;然后将两个压 板6从连杆螺栓61中穿过,分别对应压在两个上支架2上,将螺母连接在连 杆螺栓61上,从而将各支架紧紧压接在一起;最后在轮对的两端装上轴颈保 护套7。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l中限制了钢带组l的数量为两组,但是并不以此为限,如果
需包装的轮对较多,可以适当增加钢带组1的数量;如果需包装的轮对较少,
可以只用一组钢带组l。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 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轮对包装装置还包括底部固定座8,底部固定 座8的数量与钢带组1的数量相同,使得每组钢带组1分别固定连接在该底部 固定座8上。具体而言,每个底部固定座8包括一个由槽钢组成的基座81,所述基座81上安装有垫板82,每组钢带组1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垫板82上。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 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需包装的轮对数量较少的话,可以不使用中支架, 而仅仅使用上、下支架2、 3即可,只是此时上、下支架2、 3之间具有相对应 的轮对定位座4,其中轮对定位座4的形成方法及形成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 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 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平行放置的钢带组、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每组所述钢带组在纵向上具有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各组钢带组的第一、二容置空间分别相互对应放置,其中一个下支架贯穿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另一个下支架贯穿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每个所述下支架上方均对应放置一个所述上支架,每个所述上、下支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轮对定位座,各组所述钢带组中的轮对定位座相互对应,在所述钢带组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两个上、下支架的压板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对包 装装置还包括底部固定座,该底部固定座的数量与上述钢带组的数量相同,每 组钢带组分别固定连接在该底部固定座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座 包括一个由槽钢组成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垫板,上述钢带组固定连接在 所述垫板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钢带组 包括两个呈U型的钢带和在所述两个钢带之间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撑筋板,其中 一个钢带在纵向上具有上述第一容置空间,另一个钢带在纵向上具有上述第二 容置空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带的 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螺栓,上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数量与 上述钢带组的数量相同,所述压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上方,所述连 杆螺栓穿过所述压板,并通过螺母锁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板的 上部固定连接有吊环。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架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中支架,所述中支架与所述上、下支架之间分别具 有相互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轮对定位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架 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中支架,所述各中支架之间具有相互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轮 对定位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下 支架由木材制成。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组为 一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轮对包装装置,其包括至少两组平行放置的钢带组、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每组所述钢带组在纵向上具有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各组钢带组的第一、二容置空间分别相互对应放置,其中一个下支架贯穿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另一个下支架贯穿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每个所述下支架上方均对应放置一个所述上支架,每个所述上、下支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轮对定位座,各组所述钢带组中的轮对定位座相互对应,在所述钢带组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两个上、下支架的压板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减小包装结构设计空间,降低成本,提高包装结构的牢固稳定性能。
文档编号B65D85/00GK201268470SQ20082013151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1日
发明者刘明杰, 李维忠, 敬 王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